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再写三国(六) 一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上)(2/2)

    孙坚曾经是朱儁的司马,打过黄巾军,也立了些功劳。又曾随张温,去打羌人,和董卓做了些时的同事。再后来,就被保举为长沙太守。黎东方认为孙坚由于没有能够赶到怀县与酸枣,与袁绍汇合,所以没有加入联盟。这种说法,我是有些疑惑的。

    我更倾向于,袁绍把孙坚视为袁术部将的说法。

    从各镇统帅的官职,我们可以看到,官位最高的是袁术,后将军。而孙坚在北上对付董卓的时候,袁术还特地表他为破虏将军。这俨然已经是部将的待遇了。(类似于刘备刚寄居于曹操处的情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孙坚的长沙太守是自己封的,并没有获得朝廷的认可。而自封的名号是不能拿出来现眼的,因为这样会降低联盟的正义性。所以孙坚就十分委屈的落在了名单之外。

    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上盟主的是袁绍,而不是袁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袁术的官位无疑比袁绍高,在袁氏家中的地位也是袁术高的多。(庶出亏啊。

    )但在选盟主的时候,偏偏袁绍抢了头筹。这当然有袁绍身为发起人的因素。另一方面,袁绍以前的活跃表现,也帮他不少的忙。

    除宦官的时候,他是最积极的一个。不断怂恿何进杀尽阉党的是他,杀宦官杀的最起劲的是他,明确和董卓对着干的也是他。更何况,他所交的朋友到处都有,谁提到这位袁公的第一反映,都是“忠义之士”。而袁术在人望上,较他的哥哥就差的太多了。

    到此,联盟算是成立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进军,如何对付董卓的事情了。

    --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