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庞德与黄忠的武力比较(2/2)
    总体上,关平军器马战武力略高于夏侯渊;两人防守能力不相上下。

    因此,如果黄忠与夏侯渊20余合战平不算黄忠的污点的话,那么庞德与关平30合战平也不能算作庞德的污点。这就是前面所有分析所要推出的结论。 下面以罗本为据进行分析:

    1 张飞-夏侯渊之战

    罗本原文是:

    原来张飞比及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与龚都报仇,杀散夏侯渊,迤逦赶去 (罗本)

    按照罗本,张飞杀散的显然不是夏侯渊本人,而是夏侯渊所部;而且张飞也没有“奋力”。

    罗本的描写比之毛本,更加无法证明夏侯渊在此战中的防守能力表现。

    2 关平-徐晃之战

    两阵对圆,关平出马,与徐商交锋,只三合,徐商大败而走;吕建出战,五亦败走。关平乘势追杀二十余里。蜀军忽报城中火起。平乃勒兵回救偃城。正撞一支军摆开。徐晃立马在大旗下,高叫曰:“关平贤侄,好不知死!汝荆州已被东吴夺了,犹然在此狂为!”平大怒,纵马轮刀,直取徐晃。战至三十合,三军喊叫:“偃城中火光!”平不敢恋战,杀条大路,径奔四冢寨来。 (罗本)

    关平是在连续两场单挑并追杀20余里,又得到败报的情况下,才与以逸待劳、神完气足的徐晃交锋30合的。能在体能受损且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与徐晃这种攻击型猛将30合势均力敌,而且还能随意出入想走就走,关平的武力根本不是徐晃能奈何得了的!从这个战例也可以看出,关平基本上与徐晃是一个档次的人物。夏侯渊行吗?我看够呛~~~(此处罗本原文,悉数来自辽东管宁,评论部分也基本上取自辽东管宁。)

    3 关平-丁奉之战

    以下全文引自辽东管宁兄原文:

    饱食上马,开门出城。正遇吴将丁奉截往。被关平冲杀一陈,奉大败,廖化乘势杀出重围。投上庸去了。关平入城,坚守不出。 (罗本)

    评:

    在这一次里,丁奉的败退是跑不掉了,可毛本是关平“奋力冲杀,奉败走”,好象是关平要拼命打,丁奉才跑了,反观罗本,关平“冲杀一陈,奉大败”,可见关平只是随手一打,丁奉就落个狼狈而逃的下场。

    虽只几字之差,毛本把关平的武力降低了,还给丁奉一点面子。从罗本看,就知道关平的武力是可随手把丁奉这号料打得一塌糊涂的。

    ---- 辽东管宁

    酒评:罗本中的关平比毛本更强,而罗本中的夏侯渊却与毛本并无大异。根据罗本,关平较夏侯渊的武力优势更加明显,而且关平的防守能力比夏侯渊经受了更严峻的考验。同理,庞德30合无法取胜关平,决非其污点。

    --------------

    注:

    所谓“污点”战例,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在比较两人或多人武力时,这个概念才具有意义。比如在比较庞德和黄忠的武力时,如果你说某某战例是庞德污点战例,那么你实际的意思是:黄忠在类似对手类似情景下比庞德表现得好。如果你无法证明黄忠表现更好,那么庞德的所谓“污点战例”的说法就无法成立。

    还有朋友说,黄忠20余合不胜夏侯渊,和庞德30合不胜关平,都是污点战例。这种说法,在比较庞、黄武力时就没什么意义,但在拿庞、黄与其他武将相比时,就是有意义的,比如与关羽、马超、赵云相比,黄忠20余合不胜夏侯渊,就可以被视作污点战例 (因为关赵马分别速胜比夏侯渊武力高或相当的华雄和张颌)。

    一句话,“污点”战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我们使用时,一定不要忘记我们心中隐含的比较对象是谁。如果跟黄忠相比,庞德30合不胜关平,就决不应被视作什么“污点”战例。

    本贴是针对一些反对意见的回复。以下讨论全部以毛本为据。

    1 对迤逦一词的理解,我同意d君的“曲折连绵” 的说法。感谢d君指出煮酒将其仅理解为“连绵” 的问题。

    关平战徐盛之前曾饱餐战饭,这个细节也是煮酒读书不细而致疏漏。也感谢d君指正。

    不过这两个地方并不影响煮酒前文的分析,具体见下。

    2 吕布-夏侯敦濮阳之战

    d君认为,这场是“夏侯敦率军士合战吕布,清清楚楚”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原文: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众将随后也到,寻路归寨。看看天色傍晚,背后喊声起处,吕布骤马提戟赶来,大叫:“操贼休走!”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蔼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如果此战真如d君所言,是夏侯率军士合战吕布,那么d君如何解释如下两个问题呢:

    (1) 曹操当时身边众将都在,虽然疲惫不堪,但面对只身赶来的吕布,再怎么样也不至於连打都不打就要“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吧?多员骁勇善战的名将,居然面对吕布一人,连打一打、拖一拖时间的勇气都没有?我觉得实在很难理解。

    (2) 最关键的是后文明确交待“(吕布、夏侯)各自引军分散”

    如果真如d君说的是夏侯率军士合战吕布一人,那吕布那个引军分散又该怎么解释呢?

    不要告诉我:夏侯开始率军合战吕布一人,后来吕布军马上来才展开混战的哟。这种原文没有的情节,我们最好不要自己编出来。再说,如果合战时间很短(数分钟 =数合),而混战时间很长,那么当然应该判此战为混战。

    结论:此战为两军混战。

    3 张飞-夏侯渊之战

    我的看法很简单,张飞并非孤身一人去救龚都的,而夏侯渊杀龚都并击溃其所部,也决不可能是一人之功,那么此后的张飞与夏侯渊的碰面,必然是与各自所部在一起的。由於原文没有使用任何单挑特征性词语,因此无法判定此战为单挑。

    吕布、夏侯敦那场也是两人各率所部,且交锋中没有任何单挑特征性词语,我们根据原文的“各自引军分散” ,得以判定此战为混战。既然如此,张飞-夏侯渊之战也无法判为单挑。

    我将此战视作“灰色战例” ,即:无法排除单挑的可能,但也无法判定一定是单挑。

    由於无法确定是单挑,那么d君根据张飞奋力战退夏侯渊来得出夏侯渊虽败犹荣、防守能力强的结论,就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认为这个战例对於“张飞武力高” 这个判定还是有一定支持作用的,因为存在较大可能夏侯渊所部战力比张飞所部战力高、要战退夏侯渊所部主要依靠张飞个人武力这个情况。

    但却无法得出夏侯渊防守能力强的结论。这个结论只有在你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一场单挑的情况下才可以得出。

    可惜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一场单挑。既然吕布-夏侯敦那场是混战,那么这一场同样有可能是混战,你无法排除混战的可能。

    结论:此战不支持夏侯渊防守能力强的说法。

    3 庞德-魏延之战

    我认为此战,魏延是孤军犯险,深入到曹军中心地带企图一举擒获曹操。因此魏延此时应该是典型的“得手就溜,不得手也得赶快溜”的心理。所以说魏延孤军犯险、身处险境,是没什么问题的。不知d君为何不同意。

    另外,d君反对我说魏延擒曹希望破灭于庞德出现的说法,d君自己的理解是:魏延擒曹希望破灭于为庞德战退之后。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魏延此前曾与庞德短暂交锋,应该明白自己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战胜对方的。而且本身就孤悬敌境,随时都可能有大股曹军出现将魏延孤军围歼的可能,打长了对魏延绝对是凶多吉少,因此庞德刚一出现,魏延就明白擒曹已无可能了,而无须等到被魏延战退。所以我说“魏延擒曹希望破灭于庞德出现” 。

    个人觉得,这个环节究竟该如何理解对武评关系不大,不知d君为何要抓住这个地方表示反对?当然,偶欢迎您提反对意见,只是觉得如果能针对武力方面的不同看法提出反对意见,更好一些。

    4 关平击败丁奉之战

    d君坚持将此战理解成一方是关平/廖化、另一方是丁奉及较远处的江东军马,那么好,就按照这个理解吧。由於参战者始终是关平和丁奉,那么此战当判为严格单挑了吧?这也就是说,关平在严格单挑用了不长的时间,奋力击败了丁奉。

    按照通常的理解,只要是在短时间内击败的战例,则说明双方武力至少相差一个档次,因为象张飞、张颌这种相差一个档次的对手也能打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呢。关平既然能快速击败丁奉,我说两人相差一个或一个半档次有什么不对吗?d君认为两人有可能是一个档次的,那么你能否举出另一个这样的例子,即公认两人同属一个档次,一方速胜另一方?

    5 关于武力爆发或超常发挥

    d君言:因为庞胜魏爆发多少难以确认,即俗话是120%呢,还是150%呢,还是200%呢,用公认魏延武力高于冷苞,不能得出庞德占优。

    煮酒答:如果照d君这个说法,那么许多情况都会陷入不可知论。

    我认为,比较现实可行的分析,只能将状态简化成三种:正常发挥(如太史慈-张辽之战、关黄对刀) ,超常发挥(关羽秒斩华雄) ,发挥不佳(关羽30合无法取胜纪灵) 。而完全不必再去辛苦地猜测超常了120%还是150%。

    同样处於超常状态,黄忠逼走的是潘璋,而庞德逼走的是武力比潘璋明显更高的魏延,因此在这个比较方面,庞德的攻击得高分。

    6 关于关黄对刀

    我现在比较同意这样的看法:即,在关羽眼里,黄忠的确是靠常规马战不可战胜的。所以关羽才要用拖刀。因此,关黄之战表面上谁攻势多一点,意义不大,不能据此就说关羽真的占优势。

    单以对关羽的单挑来看,显然黄忠比庞德得分高。

    7 黄忠、庞德的武力比较

    由於黄忠在与关羽首日交锋中的完美防守表现明显超越了庞德,(从前我认为他是占微弱劣势的) 因此我现在只好将两人武力视作完全相同。其中庞德攻击更出色,黄忠防守更稳健。

    虎牢吕布  磐河文丑  白马颜良  渭水马超(演义)

    [ 作者:煮酒正熟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69 | 更新时间:2005-3-12 | 文章录入:眼镜 ]

    我们平时从事一些技巧性强的体育活动时,比如乒乓、网球、羽毛球等等,常常会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如果开始几下打顺了,马上手感(敏捷度、准确度)和自信心都达到极盛状态,接下来是怎么打怎么有,就连平时难度较大一直做不好的一些技术动作,这个时候居然也能做出来!

    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个人项目里,足蓝排三大球也是如此,比如80年代中国女排比赛时,教练常有“千万不能让古巴队打疯了”的说法。许多有经验的教练,在场面落后的情况下紧急叫停或要求换人,其实并非真有新战术要向队员贯彻或者真有必要换人,而是希望借助比赛中断来终止或减弱对方的“疯劲儿”。(足球比赛的一般做法是场上有经验的队员大脚把球开出界)

    一般情况下,这种“打疯了”的现象,多出现在自己一方场面主动有利的情况下。

    我发现三国演义里的马战交锋情景也暗合这种规律,就是武将在先胜一两场单挑之后,往往在后面的马战中会表现出极其惊人的武力来。标题里的那四场战事,应该算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和战例了。

    先看温侯。

    吕布挟连胜两阵之威,搦战八路诸侯,在对方无人出战的情况下,直扑名扬塞北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不两合即完胜公孙。这令吕布的自信和武力状态达到极盛,在接下来对张飞的单挑中,吕布在不长的时间里,将张飞逼得矛法散乱、败相初显!

    什么人能让堂堂三爷在不长的时间里如此狼狈?我看这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虎牢吕布,就是一尊战神!

    磐河文丑。

    还是这位白马将军公孙瓒。当其10数合不敌文丑落荒败走之后,再次令敌人找到怎么打怎么有的感觉 ----- 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如入无人之境,往来在阵中追赶。

    瓒手下健将四员齐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奔走。”想那公孙,世居边北,麾下将士,多为马军,常年与胡奴交锋,战力不可谓不强,不意今日遭文丑如此蹂躏!

    磐河文丑,何其凶悍骁勇!河北名将,谁敢直撄其锋!

    (子龙叫一声:“我!” 俺喜欢子龙,所以这里给他加一句台词)

    再看颜良。

    白马坡前速斩宋宪、魏续,连胜之下,状态奇勇,20合完胜大斧徐晃!攻击之强悍,岂许褚之伦可及?

    白马颜良,已经强悍到不相信会有人敢於出马应战的程度了。所以他死了。

    渭水马超。

    神威将军怀父弟血仇、挟西凉锐勇,渭水河畔,白马长枪,8-9合击溃于禁之后,居然以3合速败河间张颌!复奋神威枪挑李通、率亲军驱散虎豹骁骑直扑曹操中军!

    渭水马超,温侯复生!

    ------------------

    注1:演义中四大惊人单挑战例,上面就占了三个,分别是吕布平欺张飞、颜良完胜徐晃,和马超速败张颌。(还有一场是关羽一合斩华雄。)

    注2:以上全部以罗本(嘉靖元年本)为据。罗本比网上能找到的毛本要精彩且合理真实许多。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