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煮酒正熟
许多朋友都将黄忠武力排在庞德之上。甚至还有一些朋友认为庞德武力不过就是张辽、夏侯敦那个档次的。煮酒不太赞同,因此特开此贴,为庞德张目 :-)
首先声明:本文以罗本为据。
其次,这里的武力,仅指军器马战武力。
另外本文依然延用煮酒的二维武力分析方法,结合实战,从攻击和防守这两个角度,比较二人武力。
黄忠具有分析价值的交锋战例有:
1 百合平关羽,但己方恐有失而先鸣金;
2 数合之内逼退冷苞,但接下来10数合却无法占到冷苞什么便宜 (此时冷苞已经稳住心神);3 40-50合无法拿下李严;
4 对夏侯渊20余合势均力敌;
5 对张颌20合势均力敌;
6 对徐晃、张辽之围攻;(此战例存在严重争议)
7 对潘璋数合战平,但潘璋料敌不过而逃
突袭阵斩夏侯渊不属单挑,因此不予考虑。
庞德具有分析价值的交锋战例有:
1 以步斩骑,单人冲阵,步战保护韩遂杀透重围;2 短暂车轮战后与许褚50余合势均力敌;
3 暴走状态下奋力战退魏延;
4 与陈武大战并追斩之;(此战例存在争议)
5 战关平30合势均力敌;
6 百合平关羽,但己方恐有失而先鸣金
粗略浏览一哈两人的重要战例,感觉是两人武力应属同一档次。
一些朋友认为黄比庞高、甚至庞德与黄忠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我的记忆中,好像主要是这么几个论据支持:
(1) 黄忠阵斩夏侯渊,而庞德所斩之将的重量级较逊;(2) 庞德虽战平关羽,但其时关羽臂伤未愈;(3) 庞德有个污点战例 ---- 30合居然占不到小关平任何便宜;(4) “黄忠这么老还如此厉害,如果年轻20岁,一定更厉害”的思维方式;以下就这几个看法分别反驳一哈。
(1) 由於阵斩夏侯渊根本不是单挑,因此这个战例无法表现出黄忠军器马战的实力。与关羽斩良一样,是一个伟大而辉煌的无效战例。
(2) 这个属於记忆有误。关羽带伤出战那个是对徐晃,对庞德之战关羽是完好无损的。
(3) 首先这个不能算是庞德的污点战例。因为关平武力不容低估!
其次,如果非把这个算做庞德的污点的话,那么黄忠40-50合不胜李严又该怎么算?
为了更好地分析庞德的这个所谓“污点” 战例,有必要先对关平的武力做一个大致定位,并对关平与夏侯渊、李严等进行一个比较。
关平在严格单挑中完胜两员曹将,在混战中以寡弱之军击溃丁奉所率众多军马。这后一个战例具有70%以上的单挑性质。可见关平的攻击力颇为不俗。
关平在连续单挑两场并追杀20余里之后遇伏,在较为不利的情势下与徐晃30合战成势均力敌,并在得到败报的情况下可以随意杀开一条路奔回大本营。关平能在攻击型武将徐晃的大斧下战平并来去自由,显示出相当强的防守能力。
关平与庞德30合战平这场,由於庞德是被研究对象,因此这个战例不予考虑。(统计学中的“degree of freedom” 的概念)
夏侯渊在严格单挑中阵斩一将,在具有一定争议的交锋中擒斩2将,拖刀斩杨任。所取胜擒斩之将中,没有丁奉那个实力的人物。因此攻击力最多与关平相当。
防守方面,夏侯渊严格单挑中最强的对手包括马超、黄忠和庞德。对马超一场交锋时间极短,就被曹操的出现所终止;而曹操之所以出来,完全是因为他认定夏侯渊不敌马超。总之,此战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又由於黄、庞二人为研究对象,因此夏侯渊与二人这两战均不予考虑。至此,夏侯渊防守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考验和表现,其防守得分最多与关平相当。
综上,夏侯渊武力与关平相当或稍逊。
李严除去与黄忠一战之外,再无其他战例。我们只能认为他的综合武力还在夏侯渊之下,更在关平之下。
如果我们硬要将庞德30合不胜关平看作其污点战例的话,那么黄忠20余合不胜夏侯渊、40-50合不胜李严,就不是污点战例吗?呵呵,只怕是污点更大吧?
这个是以罗本为据。即使以毛本为据(因为多数三国米读的都是毛本),也同样无法得出夏侯渊比关平武力高的结论。姑且按两人武力相当来算吧,那么上述结论也基本成立,即:如果我们硬要将庞德30合不胜关平看作其污点战例的话,那么黄忠20余合不胜夏侯渊、40-50合不胜李严,就不是污点战例吗?呵呵,对李严那场只怕是污点更大吧?即使有朋友坚持认为夏侯渊武力高于关平,但却依然无法绕过黄忠40-50合无法取胜李严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硬要指称庞德30合不胜关平是其污点战例的话,那么黄忠拥有一个更大的污点战例。
在这一轮比较中,庞德至少不占劣势,甚至还可以占据一定优势,因为同样是无法取胜对手,黄忠的对手实力较逊(李严),且黄忠用时较长。
(4) “黄忠这么老还如此厉害,如果年轻20岁,一定更厉害”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於:
一,在三国演义这种半现实主义半理想主义的作品中,武将的武力未必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张颌、丁奉、廖化等在后期都威风八面。即使考虑到后期武将总体水平降低这个因素,也无法得出张颌、丁奉、廖化武力下降的判定来。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又有何理由认定黄忠年轻时比年老时更厉害呢?
二,我们所关注的是出场以后的黄忠,而不是出场前的黄忠。他年轻时武力曾达到过多高的水平,我们没有兴趣、也没有任何证据来判定。如果照这种“年轻时一定更厉害”的思维来分析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定位严颜和董卓的武力呢?
综上,这种思维方式不合理。
以上是针对“庞不如黄” 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看法的驳论。(第1、2、4点与两本差异无关。第3点有关,但依据毛本依然无法得出庞不如黄的结论) 下面提出“庞微胜黄” 的立论。
本文将首先以罗本为据,完成分析并推出结论,然后再比较两本差异对结论进行必要校正。
首先分析庞德-魏延之战。
此战魏延身处险境,在擒曹希望破灭之后,首要想法自然是如何尽快撤离险境,因此无心恋战;反观庞德,救主立功心切,自然全力施为并处於暴走状态。因此这一战的结果,庞德武力有很大通涨成份,我们不能认定庞德真的具有数合之内完胜魏延的能力。但其能在对手无心恋战的情况下迅速抢得绝对上风,攻击武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瞬间武力爆发非常可怖!此战属“灰色战例”。
再来分析黄忠-冷苞之战。
有人以冷苞30合逼平魏延为据,来说明冷苞武力较强。我认为这个论证过程存在一个弱化因素。不错,魏延的确在30合之内没占到冷苞什么便宜,但是魏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开始的这场单挑呢?魏延是在率部夜间急行军2个时辰之后才与冷苞发生单挑的,有理由认为魏延在2个时辰的行军中,攻击力有所下降。吕布就是在行军50里之后马上与张飞交锋而被百合逼平的。可见,长途行军之后,武将的攻击能力似有下降。另外,魏延稍后发生的莫名其妙的马失前蹄,似乎也印证了我的推测:魏延此战的确有点疲劳作战的意思。还有一个细节也证明了魏延的疲劳作战,就是在冷苞冲出之前,魏延与其所部正在休整 ---- 如果不是行军疲惫,何须休整?
因此,我认为冷苞此战的表现有些水份;也许在正常情况下,冷苞未必能30合逼平魏延。但此战基本还是有效战例。
接下来是黄忠挟箭射邓贤和突然杀出之威,令冷苞在卒不及防的情况下一时招架不住而退走。这一战,冷苞处於明显吃亏状态,而黄忠的表现则有些水份。此战亦属“灰色战例”。
再往下,冷苞稳定下来,凝神接战黄忠。这一战两人的处境较为对等,黄忠经过1个多时辰的行军,而冷苞也经过近一个时辰的交战(30合加混战),因此属於非常严格意义上的单挑。结果却是黄忠无法取胜冷苞。
此战其实对黄忠武力判定价值不大,反倒对冷苞的武力判定具有较大价值。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哈,如果换做庞德,他会比黄忠作得更差么?我以为不会。从庞德暴走状态下迅速战退魏延的情形看,庞德也完全可以在冷苞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迅速将其战退。而且由於公认魏延武力高于冷苞,因此在这一轮攻击能力的比较中,庞德占优!
黄忠还有一场对潘璋的单挑,也是数合之内不分胜负,但黄忠奋力恶战,也是处於暴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潘璋料敌不过而败走。同样是暴走状态,黄忠逼退的是潘璋,而庞德逼退的是武力更高的魏延,因此还是庞德占优!
再来分析黄忠对李严之战。
此战为有效战例。黄忠在战后曾有“李严可擒”之语,似乎可以凭此推测出黄忠在单挑中占据上风。可惜李严再无其他交锋战绩,按照一般理解,李严并非以武力著称的人物,而黄忠对这样一个对手却居然40-50合迟迟无法取胜。这显然比庞德30合无法取胜关平的战绩更加不利。因此,在黄忠-李严之战与庞德-关平之战的比较中,依然是黄忠处於劣势,而且这个比较劣势再一次指向黄忠的攻击能力。
黄忠在汉水劫营的军事行动中遇伏被围,遭徐晃、张颌所部围困,无法杀出重围。原文对这一战的文字描写,令我们很难判定黄忠对徐晃和张颌究竟是不是严格以一敌二,因此只好做为“灰色战例” 处理。
庞德在渭水劫营时也遇伏被围,更糟糕的是,庞德掉进了陷阱里,并因此而失去了坐骑。但是庞德却步战单人冲阵,以步斩骑,抢得战马后保护韩遂杀出重围。
在这一对战例中,我们可以凭直觉来比较一哈,如果将黄忠、庞德两人换个位置,我相信庞德面对徐晃、张颌的围困,不会比黄忠表现得逊色,而让黄忠在失去坐骑的情况下以步战来个单人冲阵?呵呵,我感觉非常悬。
因此,在这一对战例比较中,黄忠依然居于劣势。当然,这个比较结果搀杂了相当的直觉成份,但武力比较这种东东,本身就少不了直觉和常理的辅助。有说服力的武评,其关键之处在於客观地、合理地运用直觉和常理。
庞德还有两场值得一提的战例,一场是在三场短暂交锋之后与许褚50余合战平。由於此战之前曹操已起收服之意,并叮嘱众将“皆与缓斗,使其力乏”。因此不应视作有效战例。但此战例依然表现出庞德的防守能力。
另一场是追斩陈武。由於陈武最后被斩的直接原因是被树枝挂住肢体,似乎非战之罪,此战应判无效。但从上下文看,追陈武者,唯庞德也,文中并无文字表明庞德是率军追击。而陈武在逃跑之中,大白天的居然慌乱到判断不出前方有树枝的地步,可见是相当狼狈的,比孙坚遭华雄追杀更显狼狈。从这个细节来看,显然陈武对庞德的武力是深为忌惮的,最后的回身再战,也是因为被追得走投无路才如此的。我以为,此战应判为灰色战例。
最后,两人都曾百合战平关羽,交锋细微情形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己方恐其有失而首先鸣金。但是有几点因素对庞德不利:
1关庞对刀时,关羽是以一镇诸侯的身份,接受曹军先锋庞德的挑战。又因为庞德此次是抬棺而来,是抱了决死之心的。由於这两方面因素,有理由认为,在处於单挑劣势时,庞德比关羽更有可能使用同归于尽的拼命打法来挽回单挑劣势。关黄对刀时,两人身份落差并不悬殊,黄忠也没有殊死恶战的念头。在这种不很对等的情形下,黄、庞对关羽战绩相同,令我们怀疑黄忠的形势更从容安全一些,而庞德则更凶险一些。
2 关庞对刀时,关羽已是暮年,而关黄对刀时,关羽正直盛年,有一定理由认为战庞德的关羽之武力,较战黄忠之关羽微有下降。
结论:这一对战例的比较,庞德处於劣势。
当然,以上这两点分析以及庞德处於劣势的结论,也搀杂了相当的直觉和推测成份。
综上,经仔细分析和比较庞、黄二人的全部战例,煮酒认为二人武力表现各有千秋,应属同一档次,但庞德优势较多,因此微胜黄忠。同时,由於有多场战例显示黄忠攻击力与庞德相比不够强悍,而庞德的防守似乎不如黄忠稳健,因此判定黄忠相对来说攻弱守强,而庞德相对来说攻强守弱。当然,这种“攻弱守强”和“攻强守弱”,都是黄、庞两人之间相对而言的。
以上为根据罗本描写所进行的分析。在这一篇分析中,两本差异没有太大影响;如果一定要指出差异的话,就是毛本将冷苞的武力降低了(最后冷苞为魏延速擒,很象是一场单挑,而罗本则是为乱军所擒) ,这反而对黄忠更加不利。因此,以毛本为据,依然会得出庞德微胜黄忠的结论来。
下一篇将对关平、夏侯渊等人的战例做进一步分析,以使庞、黄武力比较更趋完整和严密。
本篇及下篇的主旨是 clearing up some dirty issues,其实就是完成对夏侯渊和关平的武力判定和比较。希望这个工作能让前两篇的驳论和立论更加严密和完整。
本篇以毛本为据,下篇将以罗本为据。
夏侯渊在骧山有这样一个战例:
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 (毛本)
由“迤逦”二字,我们可以得知,张飞和夏侯渊之战,决非只有两个人,而是各率所部进行的交锋。(迤逦有零零落落、联绵不断之意) 后文的“云长路逢败军”,更说明了张飞是带着兵马去的,同样证明了张飞、夏侯渊双方都有军马。从这个分析中,我认为无法判定这是一场严格单挑。如果硬要判定此战为单挑,那么第13回中夏侯敦引军与吕布所部的交战也是单挑了?夏侯敦在严格单挑中战平吕布?这显然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蔼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两本相同)
当然我也不敢武断地判定张飞-夏侯渊之战一定就是两军混战。由於原文语焉不详,我只能将其视作“灰色战例”。又由於原文没有说明张飞经过多长时间才杀退夏侯渊、双方军力对比如何,因此,该“灰色战例”对武评参考价值甚微,我们最多只能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张飞攻击力很强,但是否强到足以单挑击败夏侯渊、究竟要打多少回合才能击败夏侯渊,这个都无从知道。
最关键的是,这个灰色战例无从证明夏侯渊的防守能力。虽然张飞要“奋力”才能杀退夏侯渊,但我们却不知道夏侯渊当时是一人出战呢还是和亲随一起与张飞交锋。如果是前者,那当然可以证明夏侯渊防守不错,但如果是后者,恐怕反会证明夏侯渊防守不怎么样。这里又是一个灰色情况。由於这个战例本身就是灰色的,而此战例中的这个情况又是一个灰色情况,本来就价值微弱的战例还要再打个折扣,因此我认为此战对我们判定夏侯渊的防守能力,几乎毫无价值!
结论:夏侯渊的防守能力究竟如何,这个战例没有价值。
夏侯渊除与黄忠战平以外,再无与其他强劲对手交锋的有效战例来证明其防守能力。
关平除与庞德战平以外,亦无与其他强劲对手交锋的有效战例来证明其防守能力。
因此,对两人武力的比较,只能根据其攻击能力。这里只能认为两人防守能力相当。
下面来看二人的攻击能力表现。
关平击败丁奉的战例:
饱食上马,开门出城。正遇吴将丁奉截往。被关平奋力冲杀,奉败走,廖化乘势杀出重围。 (毛本)
从原文来看,似乎一方只有关平和廖化两人,而另一方则是丁奉以及背后不远处的大批军马;交锋双方是关平与丁奉,结果是关平要奋力冲杀才能击败丁奉,感觉比较吃力,但战斗持续时间较短。
如果理解成关平率部与丁奉率部交战,也未尝不可。结果相同,关平所部以较短时间比较吃力地击败丁奉所部。又由於此时关羽关平所部一共只有五六百伤残败兵,而丁奉所部及其他江东人马是以逸待劳且人数众多的军马,可知,此战能有如此结果,主要是关平个人武力明显高出丁奉的因素,而不是关平所部军力高出丁奉所部军力。再考虑到关平此时已冲杀恶战一整天,在疲惫饥饿的情况下仍然能杀退丁奉,因此应判定:关平武力比丁奉高出许多!两人相差一个档次、甚至一个半档次。
由於公认丁奉武力与于禁相当甚或略高,因此关平武力应与徐晃、周泰、张颌等列同一档次。
又因为公认汉中杨任武力不如丁奉,而夏侯渊却30合无法胜之,由此可以判定:夏侯渊攻击不如关平强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