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武力话题和其他
    作者:煮酒正熟

    一、单骑冲阵能力 与 正战单挑能力 是否有正比关系?

    首先,我承认,一对一单挑跟单骑冲阵这两种能力表现是不同的 (以一敌多将的能力表现介于此二者之间)。不过我发现,具有出色冲阵能力的武将,其单挑能力也具有同等程度的出色。仅以三国论之,多数人都认为,按单挑能力排,赵云 大于 太史 大于 周泰 大于 徐盛,而这四位恰巧都曾有过单骑入阵的乱战表现,而且四人的这种乱战表现,以出色程度来排的话,同样是这个顺序--赵云太史周泰徐盛。从这里我们似可得到这样一个猜测:单挑能力与冲阵能力这两种不同的能力表现,很可能是缘于一种共同的能力。

    这里请朋友们注意“能力表现”和“能力”的不同。打个比方吧,百米短跑和跳远是两个不同的竞技体育项目,分别展现运动员的两种不同能力。但世界上有若干顶级短跑选手同时也是顶级跳远选手,至于刚练田径的年轻选手们存在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了。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百米和跳远这两种能力外现,是缘于同一种内在能力(肌肉爆发力等)。

    以上是以三国和现代竞技体育为据。我们还可以看看与三国演义高度可比的水浒传。在水浒中,全书中唯一一次严格的单骑冲阵战例,给了书中明确交待的“枪棒天下无双”的卢员外(以一敌四恶战一个时辰后,还能杀散千余辽军!)虽然不是同一本书,不能用这个证据来严密论证“单挑能力与冲阵能力绝对成正比关系”,但做为参考证据,还是很有力的。

    既然我们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两种能力表现完全有可能取决于同一种内在能力,而且水浒中也出现了单挑最强与冲阵最强出现在同一人身上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单挑能力与冲阵能力就不能也是这种正比关系呢?

    二、出色的单骑冲阵之秘诀是什么?

    如果哪位朋友少年时曾孤身面对四个气势汹汹要狠狠教训你的小街霸的话,您大概会同意我的说法:此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迅速干掉离你最近的那个家伙!出手越快、越狠(当然不能弄出人命来。比较合适的尺度是把他脑袋开了),你就越有可能让后面那仨抱头鼠窜。(我可没说那仨“一定”会鼠窜哦,如果碰上亡命之徒,您就是出手再快再狠,后面那哥儿仨也还是会一拥而上)

    演义里(其实也包括实战中)的单骑冲阵,道理也是一样:如果能以最快速度干掉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十几个军卒,后面的军卒必然会气为之夺,一时多半不敢上前了,而只有在这个时候,单骑武将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的优势局面。

    演义中有两个典型的战例,一个是太史北海冲阵,见对方追得太凶,于是翻回头一口气搠翻十数黄巾骑勇,余众皆不敢近。如果这个时候太史不急于进城而是直接冲入黄巾军阵的话,相信也可以上演一段“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当然时间长了还是不行)。演义中另一个战例就是文鸯单鞭退百将,也是连续干掉数员魏将后余众败退,然后只敢远远尾随。

    赵云、马超都是公认速度绝伦的武将(因为两人都曾用长枪拨打雕翎,其中马超的表现更恐怖一些,居然能从容应对八方夹射!赵云还有汉水之战中的枪舞犁花,骧山之战十数合打得枪将张合气力不加,明显是速度跟不上趟儿),难怪他们冲阵表现极为抢眼。而赵云面对平庸对手一招秒杀的能力超强,这也是为何赵云在冲阵方面比马超表现更为出色的原因。

    回到那个假设情景--假设神亭之战孙策带的是蒋钦(前文的徐盛是笔误)和赵云、马超,当孙策、蒋钦分别绊住太史和小将之后,马超在后策应,赵云一马冲入千余人的军阵,瞬间就搠翻十数军卒,刘繇军岂会不为之气沮?此时赵云马超双双冲入,多半又是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把前军搅散,哪里会象程普黄盖周泰之伦那般让人家围着打、追着打?

    三、笑笑提的张飞张任的话题,俺已记不清了。也许我们可以另开一贴讨论一哈?

    这里想对我前文的一个观点稍做修改。我前文说,单骑武将要想彻底冲散敌军,一个条件是对方不能是殊死硬战的状态。这里我修改成,要想彻底冲散敌军,条件是对方缺乏统帅河心(应该是“核”)。比如赵云在长坂杀夏侯恩、在骧山挑高览后,均能轻松冲散曹军,就是因为这两股曹军的首脑已死;而赵云在骧山击败张合后虽也强行撞阵,却没能冲散曹军,就是因为张合依然在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同样的情形还可见磐河对袁绍数百亲军冲突不入那个战例。

    四、文鸯的武力

    谢蓝带兄回贴。蓝带兄贴中有几个问题,无法展开,只能简单说明如下:

    1 魏将的官职和能力

    当时邓艾援军最少也有一万,假定一万五吧,应该是步卒为主 骑军较少。可以理解战马主要由中下级军官(即“将”)骑乘。

    一万五的军队,连长、副连长应该有250人之多吧?排长、副排长则应有700人吧?

    所以我觉得,追击文鸯的那数百魏将,主要组成部份应该是连排级下级武将。既然文中明确交待是魏将,我以为就不能理解为普通骑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