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遗恨隆中对》补证
作者:杨文理
拙作《千秋遗恨隆中对——关羽北伐纵横探》一文,提出了关羽覆败之时,刘备方驻汉中之论,似发前人所未发,论证又失于简略,故颇有方家见争。今作此文详加阐述,以为补记。
建安二十四年闰十月,孙权乘关羽与曹氏大军对峙于汉水之机,全力偷袭荆州。士仁、糜芳先后叛降,荆州守军诱杀吕蒙之计亦败,公安、江陵两大重镇遂落入东吴之手。孙权又遣陆逊飞夺宜都,堵塞两川峡口。至此,关羽军团已陷入前狼后虎,补给断绝的死地。十一月末,全军溃散,十二月初,关羽父子即授首于临沮。功名回首无一物,英雄末路竟断头,虽千载之下,犹使痴人掩卷长叹。
细数偷袭荆州战役,东吴由吕蒙打前阵,孙权亲自挂帅,可谓精锐尽出。曹军亦云集于荆北,虽有坐山观虎斗之雅意,但犹似达摩克利斯之剑,足使人不寒而栗。前后一月余,关羽以区区三郡之力,独当吴、魏,兵败地亡,理之当然,非战之过。然关羽并非割据政权,其背靠两川,大树底下好乘凉。而蜀中主力军团在夺取汉中后,无论人才士气,皆处于巅峰状态,遭逢荆州事变,竟无一兵一卒相救,其可怪也欤!
或论:刘备鏖战汉中,虽获全胜,军力已疲,故荆州之变,无力迅速东援。
难曰:昔刘备之入西川,军有数万,几番攻战,已至兵不满万,其嫡系部队可谓损失惨重。备以建安十九年取川,喘息未定,东吴即偷袭荆州,长沙、桂阳二郡守皆弃城走。然刘备闻讯,即率蜀中主力下公安,吕蒙大军犹围零陵不克,可见其速。①建安二十四年秋五月,汉中战事即告结束,至孙权背盟,蜀中大军休憩已近半年,何其反不如昔?且关羽亡后,陆逊犹大闹秭归,军民抵抗不绝,仍不见川中大军来援,家门之祸,视若无睹,以措手不及论,断不可解。②又论:关羽桀骜不驯,尾大不掉,故刘备舍荆州,假孙权之手除之。
难曰:关羽边将耳,傲于士大夫,向无驭人之能。守荆州则糜芳、士仁齐叛,其乏政治之才,不必智者而后知。羽既非荆楚之士,又非蜀中之豪。如此一位既无乡党之附,更乏从政之能,与君主有父子之情,垂垂老矣的人物,何惧之有?③刘备以荆楚集团为统治核心,古人乡里观念强烈,故荆州失后,刘备舍魏就吴,率军东征,以诸葛亮为首之荆楚人士无一人劝谏,就此可观一孔。若刘备以荆州为关羽陪葬,不但因莫须有而丧其名将,使赖以起家的数万荆州军化为乌有,更寒一众荆楚士人之心,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可谓一无是处,万本无利。古来君主收拾属下手段多矣,自属镂之剑始,可谓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然未闻有如此蚀本买卖,虽赵构不为,而况刘备乎?
故关羽之败,刘备不救,乃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日后诸葛统事,廖立位不及将军,怨气冲天,趁蒋琬、李劭来访,大发牢骚,其中便论及此事云:“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④廖立虽“诽谤先帝”,然其论史实,若夏侯渊、张郃之入巴,大略合当,不过在评论之时耍些倒果为因,攻其一点之类的花样罢了。且听众系朝廷重臣,昭烈帝行踪,岂会不知?故廖氏所言刘备入汉,当为可信。
按:刘备于建安二十三年初入汉中,二十四年秋七月庚子称王后即回成都。关羽于闰十月受袭,十二月败亡。显而易见,刘备初至汉中与“关侯身死”毫无关系。综其前后,当指关羽遭袭之时,刘备率军再入汉中,以致救援不及。
曹操自汉中败退,一直屯兵关中,以备刘玄德得寸进尺。然关羽在荆北横扫千军,兵锋直逼许都,操迫不得已,于秋十月率六军回援。关中相对虚弱,仅长安有强守,陈仓道口有汉中残军驻戍而已。昔日孙权讨荆州,刘备以需得凉州为辞,虽为推托之语,亦可察刘备之动向。法孝直论取汉中之策云:“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至此,刘备集团夺取汉中后的战略目标可称呼之欲出。至曹丕继位,凉州尚叠有叛乱,可见曹魏在彼统治之薄弱。避实击虚,兵家至言,更枉论刘备手头有马超这张王牌?⑤如此良机,刘玄德岂会放过?无论其进逼关中,亦或走诸葛亮一次北伐路线,曹魏主力陷在荆北,恐皆大高而不妙。
刘备定汉中,即起馆舍,筑亭障,便利两川交通,更遣股肱之臣诸葛亮率军出屯骆谷。⑥种种迹象,皆预示其弦外之音。若曹操仍率大军镇守关中,刘备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现下曹孟德忙于荆州救火,刘备不来趁火打劫,岂有此理?
或以为刘备鏖战汉中,强弩之末,心有余而力不足。然昔日曹操征伐河北,苦战七年,以横绝沙漠,疲弊不堪之众,犹休整半年即行南征,横扫荆襄。故兵法云:良将之趋时也,遗履不蹑。刘备,曹氏之俦也。虽得计少晚,然此刻身边高参已众,岂不虑此?⑦刘备取汉中之劳,未及曹氏平河北之疲,曹孟德既能自幽燕直抵大江,刘玄德何不能图眼底之雍凉?故曹操于秋十月率军返洛之后,刘备再至汉中,以窥雍凉,合情合理,时间上亦与荆州事变合榫。
刘备主力屯驻汉中,则救荆州近者,惟有顺汉水而下,经上庸,出襄樊。然“金城千里”,道路险绝,故孟达取上庸,刘封乘舟自汉水下,蒋琬图谋上庸,亦大造舰船。⑧今刘备欲东救,必行汉水,临时抱佛脚,显然晚矣。且此刻曹军云集于荆北襄樊,此路不通。故刘备惟有走建安二十年的旧道,自汉中返成都,下江州,出白帝。以关羽败亡之速,万事休矣。“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的把柄就此落下。
或以《武帝纪》、《先主传》不记此事,以证其非。然刘备此次出屯汉中,并未与曹军交兵,蜀中兵力调动不记于曹操本传,理所当然,如刘备初伐汉中之时间即一笔不录。陈寿作传,向为传主讳。刘备复入汉中,倒果为因,自为败招,承祚讳之,详略互见于《廖立传》,亦在数中。
①《三国志?先主传》: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