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坛评论精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诸葛亮受十命随论
    作者:杨文理

    《三国志》裴松之注载:诸葛亮集有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或以九锡称王,十命自然称帝,以之为诸葛亮怀贰心作证,其实不然。

    九锡出于周。锡者,赐也。九锡即九命。周礼有依:上公九命。王之三公八命。郑玄有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

    故,九锡本为天子尊礼贤臣之器物耳,与称王并不等同。降至近世,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时亦未承王爵。

    诸葛亮身居相宰,位极人臣,自为八命。其德布于蜀中,乃至身故之后,百姓巷祀,戎狄野祀,称为上公,自不需如司马昭之流自脸贴金。故亮受九锡,与古礼并无不合。然高祖有誓:非刘氏不王。李严此书之要害,在于劝进称王,而非受九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