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几岁上,梅巧玲接四喜班班主。旁人要坐到这个位置,又会视之为是个来钱的道。但他在这个位置上,眼中看到更多的却是需要帮助的同道。因此“四喜班班主”的头衔对梅巧玲来说,反而是一个散财的差事。班中每遇青黄不接,他都尽出私蓄,维持班内同业生活。
梅巧玲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为什么如此仗义呢?
原来,根源就在于梅巧玲的一番苦难经历。他幼时家贫,被典身进了堂子。当时的伶人,大部分都是由开始这条道路的。这导致被卖去的孩子和买家是一种生意关系。为收回成本,买家对徒弟采取最严厉的教育手段,虐徒是普遍现象。梅巧玲更加不幸,他被转卖了多次。每个买家都怕他不成才赔本,所以对他的虐待变本加厉。
少年时代,梅巧玲尝尽了人间苦楚。
几经辗转,他被卖到“福盛堂”,班主杨三喜专以虐徒出名。他被指定跟从师父夏白眼学戏。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虐待狂的主儿。梅巧玲的苦日子,看不到尽头。就在他不堪折磨即将绝望的时候,慈祥的罗巧福出现在梅巧玲面前。
罗巧福与梅巧玲属同门,也出身在杨三喜门下。他此刻已出师,自己开办了“醇和堂”。杨三喜的手段,罗巧福有切身体会。看到这个可怜的小师弟,他物伤其类动了恻隐之心。他自己出资赎出师弟,带回自己家中精心培育。梅巧玲到了这位厚道师兄的门下,这才算脱离苦海。最终他凭借天赋加努力,学艺大成,在同光年间的伶界打下一片江山,电影《霸王别姬》其实就有梅巧玲的生活影子。
成名后,梅巧玲开了自家的堂子“景和堂”。从堂子出身,当时是伶人尤其是旦角演员的必由之路,而成功后开堂子,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就标志。
梅巧玲的景和堂以“云”字辈排列招收弟子,聚集、培养出了不少名旦。有余三胜的儿子余紫云,陈秀华的父亲陈啸云,朱霞芬的父亲朱霭云,以及刘倩云、孙馥云、王佩云、周绮云等等。景和堂生意火爆,梅巧玲也成了男旦资源的掌控者,后来还以旦角身份接掌四喜班班主。
梅巧玲重恩义,发达之后始终不忘罗巧福的再造之恩,梅罗两家世代交好。他还把这份恩情升华为悲天悯人的胸怀,用温情回馈人间。怎样回馈?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于是,就有了伶界及时雨梅巧玲。
只可惜,好人不长命,梅巧玲堪堪活到四十岁上,就去世了。他身后留下四个子女,长子梅雨田十三岁,次子梅竹芬十岁,另外还有两个女儿。他给孩子们留了一处李铁拐斜街的宅子,但是没留下多少积蓄。
唱戏的一天能上台,就有一天的收入。梅巧玲这一死,梅家倒了顶梁柱。好在这时家道倒也殷实,应对生活还不成问题。只是想让梅家改换门庭却有心无力,只好顺延到下一代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