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权之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刘伯温:藏露之间,天机大师(2)
    刘伯温:藏露之间,天机大师(2)

    刘伯温爽朗地说:“不必客气,有啥吃啥才好哩!”

    欧阳苏的母亲就把鸡翅和黄豆一同上灶热了。等菜热好后,刘伯温一尝,不禁叹道:“好味道!”并说,“这菜叫什么名?”

    欧阳苏的母亲说:“这不就混在一起热一下吗?有什么名字?”

    刘伯温却不那样说,他把这菜叫做“凤翅烩金豆”。刘伯温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吃完后,提笔写道:“来时三月三,去时九月九,半个凤翅半碗豆,半碗金豆半杯酒,乡亲情谊最长久。”

    然而,家乡淳厚的乡情只是抚慰心灵的一种方式,元朝形势越来越糟糕的消息不时地传到青田,冲击着刘伯温,让他不能释怀。那一段时间,他思考的问题有两个:大元帝国究竟怎么样了?大元帝国要到哪里去?经过思考,他觉得有必要走一遭,考察一下民情。

    公元1345年,刘伯温北游,恰好黄河在济南南部决堤,百姓的房屋被冲毁,饥民塞途,沿途处处白骨。刘伯温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觉察到社会有大变,他的心里再次升腾起匡世济穷的强烈愿望,刘伯温从遁世到用世的转变,主要是以有感于民生之困苦,朝政之败坏。

    此次北上,刘伯温感慨甚多,是他重新步入仕途的重要思想动因。

    公元1346年,江浙行省以儒学副提举第二次起用他,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从事教育铨选之职。但这次当官与前次一样,并未长久。到任后不久,他见不平事激愤直言的脾气又犯,上书揭发了监察御史失职的事。上司斥责他多管闲事,所言不实。一气之下,他又辞职而去。在心灰意懒中,他移居杭州,寄情山水,在西子湖畔、武林山麓,饮酒赋诗,遣兴自娱。

    就在刘伯温以为自己会终老山林时,时代让他的命运又拐了一个弯。

    刘伯温回家后,悠闲地游走在江浙一带,每日寻访奇人异士。而这时的天下,已是烽烟四起,反元义军已呈燎原之势。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也率众起事,据有东南沿海。方国珍的部队军纪不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刘伯温的家乡在战火中化成一片瓦砾。刘伯温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对方国珍的义军极其仇恨,他向当地的行政长官出谋划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