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清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四章 老马识途
    金山县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原来是个市辖区。金山县成立后,市,省和中央国家部委给予了重视和扶持。像李荣,邓开锡,岳明这些人都是金山*,他们从金山县成立时就在县委和政府担任实职,为金山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这些人大多观念陈旧,因循守旧,无形中站在改革的对立面,成了金山发展中的障碍和阻力。

    金山要前进,改革是必然趋势。除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还有一些束缚改革的旧的条条框框要打破。从理论上说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运作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成德政任县委书记时,改革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在会议上请专家上上课,讲一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改制基本上维持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模式,对市场经济还很陌生。短短几年,全国各地的改革形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成德政和李荣就分期分批地带队外出考察学习。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领导,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批一批地出去,广东,深圳,珠海,厦门,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照先进找差距,看准金山的发展思路。还有一批到江苏,山东,学习温州模式,张家港模式,山东模式等等。金山是个山区大县,集老少山边穷于一体,要改革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成德政调走后,张明到任,孙锋和胡国就将县委办公室和政研室的外出考察报告请张书记过目,在报告的建议部分提出了结合金山改革实际的发展思路,这就是后来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主题报告中出现的几句话,它囊括了金山最近几年和一段时间的县委工作思路的核心,就是“两线穿珠,旅游突破,科技兴县,强农兴工。”这个发展思路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围绕甲级旅游风景线和国道经济,以旅游经济为突破口,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强调科技,稳定发展农业,超速发展工企业,使金山县经济建设有个快步发展,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迈上新的台阶,这对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停滞不前的金山,犹如注射了一支强心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