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事
林肯一生都在面对失败,但他并没有被击垮。
林肯下达命令,征召75000名士兵。这时整个北方掀起一股爱国热潮,全国到处在举行聚会、演说,军乐高奏,旗帜飘场,男人们放下手中的农具和笔,成群结队朝军队拥去。
10个星期之后,就有19万新兵高唱着歌曲进行操练:
别说约翰·布朗的身躯,
在坟墓里腐烂,
你看他的英灵在继续前进。
可是,这只军队将由谁来指挥呢?当时,恰好有一位军事奇才,也是惟一的一位可以担任军事指挥的人选。他就是罗勃·e·李。李是南方人,但是林肯希望他能够指挥联邦军,假如李将军接受了的话,南北战争的历程将会大不相同。他也曾考虑接受林肯的请求,他反复思量,彻夜不眠,捧着圣经向主祈祷,力图做出合理的决断。
李在许多问题上和林肯看法接近。他也十分厌恶奴隶制度,他的奴隶早就获得了自由。他也热爱联邦,相信联邦是“永久性”的,退出联邦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但是,不幸的是,李将军是弗吉尼尼人,一个傲慢的弗吉尼尼人。在这样的弗吉尼尼人心中,“州”远比“国”更为重要。他的祖先在两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该州命运的支配者;曾经协助华盛顿追击乔治国王的军队的“轻骑哈利·李”是他的父亲,这个人后来是弗吉尼尼的州长,他对儿子的教导是要爱“州"甚于一切。
当弗吉尼尼加入南方联盟后,李终于坦承自己不能够指挥联邦军队去进攻自己的家乡父老。“我必须回去,分担他们的苦难。”
可以说正是李的这个决定,致使内战多打了两三年。
那么,现在林肯怎么办呢?温菲尔·史考特将军是当时军队总指挥,1812年战争期间,他在伦迪巷打了一个著名的胜仗。但是那可是49年以前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861年了。他早已衰老,而且脊骨还有毛病。他对林肯说:“这几年来,我没法骑马,一次只能挪上几步,就痛得受不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病症:“晕眩和水肿病”。
林肯所指望的就是这样一个浑身是病、早该由医院由护士照料的老人。
到7月份,4月间征召的75000名军人的3个月兵役期就满了;因此到六月份,要求作战的呼声日益高涨。
那个主持《纽约论坛报》的荷瑞斯·格里莱,每天在社论的顶端印上大字标语:“全国呼吁战斗”、“向李奇蒙进发”。
商业萧条,银行紧缩银根,政府的借款也需要支付百分之十二的高息。社会情绪很不安定。民众大声叫嚷:“听着,别再这样混下去了,根本不管用。我们要猛烈地进攻,消灭李的军队,干净迅速地结束这个混乱的局面。”
这些论调确实很动听,而且每个人都这样看。
但是,那些懂得军事行动的人十分清楚,联邦军队仓促聚集,缺乏必要的准备,根本没有战斗力。可是,总统终于服从了民众的要求,下令进攻。
7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麦克朵威尔率领3万多人的一支“大军”进发,向弗吉尼尼州“牛径溪”的南军发起了攻击。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哪位将领指挥过这么多人的军队。
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缺乏必要的训练,没有战斗经验,其中不少人入伍才几天,完全谈不上什么战斗纪律。有一个指挥官说:“我拼命地约束这些士兵,可是根本拦不住。士兵们在路上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地取水,跑到路边去摘黑莓吃,随意离开队伍。”
很多土兵都学当时法国东方籍轻步兵的打扮,因此在这支开往“牛径溪”的军队之中,有几千人头戴大红巾,身穿红色口袋裤,好像是一支滑稽团在游行,一点也不像是向死亡挑战的勇士。
紧跟着他们的还有几位戴着丝帽的众议员,他们开着车子赶来看打仗,还携带太太和宠物,篮子里提满三明治和葡萄酒。
就是这样,在7月底的一天上午10点钟,南北战争的第一次战斗打响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