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因 果
    因果

    大爱无言。佛教人放下,让人懂得悲悯,学会宽容。在长满莲荷的池中放生,相信今生所求之愿,一定会得以圆满。在佛前点亮一盏酥油灯,相信今生走失迷途,亦可以重新找到出路。在求佛的路上转动经筒,相信起伏跌宕的命运,从此会云淡风轻。

    “我未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每个生存于世间的人,都时常会发出这样迷惘的感叹。不知道自己是谁,又不知道谁是我。有时候行走在路上,总觉得有些擦肩而过的人似曾相识,却又可以确定今生从未曾见过。难道前世在忘川河畔有过相逢?又或是奈何桥上,也曾擦肩?

    许多人对于那个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有着宿命般的眷念。就像三生石,这石头上写下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曾经的你我,立于三生石畔,将轮回看得真真切切。以为这样就可以记住一切,不再犯相同的错,不再辜负不该辜负的人。谁知匆匆过了奈何桥,还是要喝下那碗用自己今生的眼泪熬下的孟婆汤。孟婆汤是忘情水,喝下之后,便将一切都忘记,从此以干净的灵魂进入轮回。

    所以许多喇嘛在死去之前预测其转世灵童的下落,是因为他还未死去,还没有走过忘川河,没有喝下忘情水。倘若喝下,今生一切便真的成了云烟过眼,一笔勾销了。那些被选定为转世灵童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前世,他们是因为别的预言和种种猜测,才为前世的灵魂,承担今生的责任。但我们应该相信,佛是圆满的,不会惩罚任何人,不会无缘由地纠缠任何人。所以历代喇嘛,无论经受过怎样的波折,都不会有任何的怪怨。因为今生的一切,缘起于前世,无论今生是福是祸,我们都要以一颗悲悯而寻常的心去对待,去消解。

    仓央嘉措的一生太过迷离,生得迷离,死得迷离,青海湖失踪之后更加迷离。就连他的转世灵童,亦让人难以辨别。仓央嘉措到底是不是五世的转世灵童,倘若不是,那万千的人,又为何偏偏将他寻找?可既是五世转世灵童,又为何会有那样百结的柔肠,为何偏偏是他卷入纷乱的政局中,做了多年的傀儡,最后还遭遇废黜的命运?害得在押解至京的途中,将自己弄得下落不明。青海湖,因为文成公主而美丽,因为仓央嘉措而耐人寻味。

    仓央嘉措被人误会为假,但西藏十万信众敬爱他,始终认定他就是六世喇嘛,不曾更改。哪怕他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坐在高高的佛座上,却贪恋世间男女之情。游荡在拉萨城的小酒馆,摇身一变,成了许多姑娘梦里风流倜傥的情郎。多少人被他的情诗迷得神魂颠倒,而忘记他是佛,是一个注定不能拥有爱情的活佛。他的使命就是住在布达拉宫,弘扬佛法,度化众生,除此别无其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