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节 新式教育的创设(2/2)

    随着各类新式学堂的开办,师资问题日显突出。张之洞“查各国中小学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故认师范学堂为教师造端之地,关系至重。”①他陆续开办了一批师范学堂。

    〈1〉湖北师范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之洞于武昌宾阳门南开办湖北师范学堂,课程除普通中学堂所开设的诸门以外,另开师范专业必修的教育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学额一百二十名。学制两到三年。为应付师资急需,又设速成科,一年毕业。学堂以廪生陈毅、举人胡钧(1869—1944)为堂长,又聘日本师范教员一人为总教习。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独立完备的师范学校。

    〈2〉两湖总师范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之洞拨出库平银四万三千两巨资,将两湖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旧址)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又设初等、高等小学堂各一附属于内,作为学生实习之处。学校规模宏大,设仁、义、礼、智、信五斋,计划招生一千二百名,号“千师范”,学制五年。实际招收七百多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889—1971)即为该学堂毕业生。

    〈3〉湖北师范传习所实为简历师范,这是我国教师进修学校的开端,光绪三十年(1904)开办,所学课程有教育学、教学法、学校管理等。

    〈4〉支郡师范学堂在张之洞的倡导下,湖北各属纷纷办起新式中、小学堂。不久,之洞发现,由于合格师资力量不足,小学教育质量不高,“其实府中学堂此时安有许多合格学生,此正如无根之条终归于萎,虽长奚为,无址之墉,立见其倾,虽高安用,徒张虚名,不求实济,始基一坏,补救无从”①,于是令各府将所设中学堂一律暂改为初级师范学堂,或先办速成师范,或先办师范讲习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于省城开设六所支郡师范学堂,分府录取,为各地培养合格师资。另外,张之洞还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创办湖北敬节学堂,培养幼儿教师。创办湖北育要学堂,培养婴儿保育员。

    (三)大量派遣游学生

    中国学生出洋游学,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元年(1872—1875年),容闳主持,选派十至十六岁儿童一百二十人,分四批赴美游学。其后,又陆续有不少青少年学生负籍欧美、日本。张之洞督鄂期间,亦十分热衷于派遣学生出国游学。他认为“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人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①另外,他还以出洋游学为加速培养合格新式教员的捷径:

    “学堂固宜速设矣,然而非多设不足以济用,须多设,则有二难:经费钜一也;教习求师之难,尤甚于筹费。天下州县,皆立学堂,数必逾万,无论大学小学,断无许多之师,是则惟须外国游学之一法。”②在游学方向上,之洞认为,“西洋不如东洋”。一则日本路近费省,二则易于考察控制,三则相对于欧美语言,日文更便于中国学生掌握,四则日人已对西学作了选择介绍,便于学习。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派出湖北第一名公费留日学生戢翼翚(1878—1908)。以后又陆续派出大批学生赴日学习实业、师范、法律、警察、军事。“据光绪三十三年的统计,留日学生全国各省共计5400多名,湖北所派学生即有1360余名,占了四分之一,所以湖北在当时有先进省之称”①。

    ③《奏定学堂章程》。

    ①《全集》,卷五十七,奏议五十七,《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

    ①《全集》,卷一百零六,公牍二十一,《札各府暂停中学先办师范讲习所》。

    ①《劝学篇·外篇·游学第二》。

    ②《张文襄公牍稿》卷三十二。

    ①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34页。

    ①《张文襄公治鄂记》第7—12页。

    ①《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

    ①《张文襄公奏稿》卷二一,《设立自强学堂片》。

    ①《张文襄公牍稿》卷二九,《设立农务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

    ②《张文襄公牍稿》卷二九。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