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孙武在用兵过程中有他的错误和局限。比如,纵容伍员、伯的烧杀抢掠,没有对阖庐及时诤谏,甚至孙武自己"亦妻"楚大臣之妻(《吴越春秋·阖闾年传》)等,但是孙武也有他难言的苦衷。孙子主张:"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史记》本传)但他任将指挥的历次战争,都是与君一起出征的。这样,军队的进退赏罚,只能由君主的一言为定,孙武最多不过作一点劝谏而已;同时,与孙武一起出征的夫概、伍员、伯等,其地位都比孙武高而难以制服:夫概是吴王阖庐之弟,是最高阶层的贵族,而且他也统领着一部分军队,当夫概违犯军纪时,如何能像斩杀宫女那样对他也施以刑戮?伍员早就与谋国政,是吴王最亲信的大臣,且是孙武的推荐人;伯在吴国参政也比孙武为早,同样受到吴王重用。孙武的谋略不能不受到上述诸人的牵制,使他难以很好地发挥。
然而,扼杀孙武军事才能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当时的君主制度。
处在封建社会初期的吴国,其君主权威已达到至高无上的地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在吴国已经实行。军事征伐、任用官吏、赋税徭役、生杀予夺的大权,都操在君主一人之手。阖庐早年勤于朝政而到晚年贪图享乐,导致他在公元前506 年代楚入郢时势如破竹,而到公元前496 年伐越对阵时军败身亡。夫差在伐越胜利后,好战喜功,麻痹轻敌,对诸大夫说:"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国语·吴语》)谁来谏诤也无济于事。由于伍员违拂夫差之意而伯则阿谀逢迎,于是,"夫差不信伍子胥而任太宰"(《越绝书·外传计倪》)。孙武当也由于不合夫差之意而得到同样的结果。特别是"夫差好罢(疲)民力,以成私好,纵过而翳谏。一夕之宿,台榭陂池必成,六畜玩好必从"(《国语·楚语下》)。因为他"骄溢纵欲,拒谏喜谀",弄得"大臣怨忽,百姓不附"(《淮南子·兵略训》)。这样的局势,有十个孙武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伍员因触犯夫差的逆鳞、受伯之谗而惨遭杀害,孙武作为伍员的好友可能受牵连而得到同样的下场,孙武辛苦经营的吴国也随即濒临到灭亡的边缘。
显然,孙武的军事才能得不到发挥,孙武最后的不幸结局和吴国的迅速覆亡,导致这场历史悲剧的总根源是君主制度。这是封建史家在评论孙武时没有说,不敢说,也是不能说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