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关于帐中遇险(2/2)

    如果上述事情发生在王允之身上,能否成立呢?王允之卒于342 年,四十岁逝世,出生年代与王姜之相同即303 年。《晋书·王舒传》先叙述王允之字深猷。尔后从未成年的"总角"写起,从叙述的逻辑上我们领会到"帐中假醉"躲过杀身之祸,是"总角"以后发生的事。粗一看年龄与事件的发生的年代有矛盾,仔细分析,并无抵触。"时父工舒始拜廷尉,允之求还省,敦许之。"王舒拜廷尉是323 年,王敦与钱凤起兵反叛是324 年,这在时间上没有矛盾。

    《晋书》是唐代修撰的,九五之尊的唐大宗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菱之两传后论,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再说唐大宗对王姜之书法佩服得更是五体投地,上述轶事对王羲之的形象增色不少,如果有依据证明是王羲之之事,《晋书·王羲之传》是绝不会弃之一旁而不收的,更不会将此事移至王允之身上。

    可能由于"诸书皆云王允之事"的舆论压力,《晋书》的编撰者不得不恢复事情的本来面貌。至于《世说新语》为何张冠李戴,将工允之的事移到王羲之传中。有人认为那是因为王羲之名气大,撰写者将好事集中他身上,是有这种可能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