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二、师 承(2/2)
    卫夫人对王羲之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有高度评价,她在一封信中说:"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即今楷),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①《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王羲之渡江北游见到以前名家的书法碑版后,发出感慨,从而改弦更张,即所谓"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王羲之学书期间未曾北游,向卫夫人学习书法是"徒费年月",有人认为是虚构的,但先学卫夫人后改师伯父王廙倒是事实。

    王廙在司马睿出镇建康时,"扶持老母,携将细弱",由濮阳过江南下,除了任过短期的庐江、鄱阳二郡郡守,荆州刺史外,其余时间都在建康任职,他在江南生活了十六年。王羲之二十岁时王廙才去世,在这段时间内,王羲之受到了伯父的关怀,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王廙书画方面修养极高。王僧虔《论书》:"王平南厚是右军叔(实为伯),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廖为最。画为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廙擅长行书、草书、飞白书,而卫夫人只是"正体尤绝"。如果说王羲之"少学卫夫人"是基础训练,那么改师王廙则是书法高层次的各种书体的学习。王羲之在多种书体上取得卓越的成就,这与王廙的言传身教和艺术上的熏陶是分不开的。王廙曾将索靖的草书妙品《七月二十六日帖》赠送给王羲之,使他从中原书风中吸取营养。王廙逝世后王羲之已二十岁出头了,以后他师法何人,历史上没有更多的记载,王羲之在《自论书》中说:寻诸旧书,惟钟张故(固)为绝伦,其余为(惟)是小佳,不足在意。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尤当雁行。

    钟繇、张芝不仅是卫夫人、王廙的楷模,也是王羲之追慕的对象。钟、张的书艺在当时公认为最高水平,王羲之在研习书艺上不仅仅停留在顶礼膜拜上,而是想超越他们,建构新的书法高峰。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他自己认为,事实上也大致如此:有些方面超过了他们,有些方面与他们不相上下。庾肩吾认为就功夫而言,王羲之不及张芝,但其天然之姿胜过张芝。王羲之却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意思是说,他的功夫不及张芝,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