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得到很大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文学、绘画、书法、雕塑、音乐都是大家辈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①特别是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大,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只有在这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才能造就王羲之这位书法艺术的巨匠。那末,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书法艺术如此兴盛呢?
文学艺术不可否认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但它更直接地受到当时精神气氛的影响。在汉代,对人们思想精神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孔子的学说了。孔子是礼法社会的建设者,他创立的道德体系、儒家学说是人们所遵循的唯一标准。孔子提倡"臣事君以忠",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尽力事君,"臣事君以忠"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君使臣以礼",如果君行无道,那就无所谓忠了。自从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学被定为一尊,君权被极大的强调,提出天-君-臣-民,天子法天而行道,有绝对的权威,对于君,对于政权要求不加任何前提地"忠",自己要承受屈辱以至牺牲生命,为天、君而存在。孔子的道法精神是"仁",爱人是仁的出发点,这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上,在于真性情,真血性。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何礼?"假借名义为其私,那就是孔子所说的"乡原",孔子是深恶痛绝的,他说:"乡原,德之贼也"。当时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带来豪门横行,政治,俗儒钻进利禄之途。乡原满天下,儒学成了一部分人谋取利禄的手段,成了一切寡廉鲜耻的遮羞布。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战争不断,人民颠沛流离,知识分子痛苦失望。
他们寻求解脱和心理上的平衡,于是终日醉酒吃药,裸裎放诞,追求刺激,他们思考宇宙、生命的本质,发挥个性;他们以狂狷来反抗乡原社会,反对统治者借礼教维护自己权位的恶势力。这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不顾名誉、地位,甚至杀身之祸,与虚伪的礼教社会作斗争。曹操以"败伦乱俗、讪谤惑众、大逆不道"的罪名杀了孔融,孔融七岁的女儿、九岁的儿子都死于曹操的刀下,曹操维护伦理的虚伪性可想而知了。司马昭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乱群惑众"罪名杀了嵇康。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奏《广陵散》,悲壮而感人。
魏晋风流名士反对名教到极致的程度,例如孔子的二十代裔孙孔融,曾大胆反对名教对待父母的理论,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①孔融从生物家的观点阐述父母之情,令人想到了今天的试管婴儿,可谓妄为大胆,这是一般入难以接受的,但这种对儒家"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的伦理纲常不能不说是一种叛逆。许多事实使士人对君主,对朝廷失去了信仰,更多的人再不把忠于朝廷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被强化①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
① 见《后汉书》卷七○,中华书局版,简装本第2278 页。
了的儒家伦理观念的种种束缚开始松动了,他们任情纵欲,尽情享乐人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我,价值取向由原来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从一个规范的理论天地向感情的世界过渡,名士风流受到了崇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