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大败。王敦也因忧愤使病情加剧而去世。历时两年的"王敦之乱"就此结束。王羲之当时已经成年,亲身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士族的分裂,特别是周被王敦所杀,对他刺激很大。他深深感到当时官场的黑暗和无情,战争的残酷,政治舞台风云的突变,时局动荡,前景令人难测,王羲之曾在以后的兰亭诗中发出"合散固所常,修短定无始"的叹息。
咸和三年(328 年)二月发生了苏峻、祖约叛乱。苏峻出身北方坞主,以军功为历阳内史,因恃功"骄溢自负",又以"单家聚众"发迹,对门阀大族心怀不满,他们以诛庚亮为借口南渡长江,攻占南京,纵兵大掠,驱役百姓。王羲之的叔父王彬等,还被勒令负担登钟山。叛军甚至剥去女性衣衫,裸暴于众,无恶不作。这次叛乱使建康"台省及诸营寺署,一时荡尽",大库内藏损大惨重。当年九月,陶侃、温峤、庚亮等起兵讨伐苏峻,苏峻很快败死,祖约失败后投奔北方石勒,最终亦被杀。
王敦叛反与苏峻反晋,均属统治集团的权力之争。叛乱平息了,但当时的政局没有丝毫变化,人们认为:庚亮以外戚辅政,引发了危及国家存亡的大祸,他当时窜身苟免,晋室内争权夺利;皇帝幼小,听人摆布,无能为力。王敦和苏峻的两次叛乱,王羲之虽然未曾遭祸,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官场的和朝廷的无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