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的较量
10月19日,拥有10万之众的法军放弃了莫斯科。由4万多辆大车组成的庞大辎重队伍绵延数公里,塞居尔这样描写法军撤退的队伍:
“可想而知,在你面前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运输队,或者说是游牧民族,起码是一支经过长途跋涉、带着战俘和战利品的古老的军队。”
法军沿卡卢加故道走了两天。拿破仑向将士们宣布:
“我们就是要在俄国统帅刚刚取胜的地方打败他!”
但是,当拿破仑在红帕赫拉得知俄军并未追踪缪拉军队,而返回塔鲁季诺时,他突然决定把军队调转右方,沿乡间小路向前挺进,尔后再把军队调向卡卢加新道。他派内伊军到沃罗诺沃,与缪拉被击溃的前卫残部会合,以掩护这次行军。同时,他派贝特米上校持法军参谋长贝蒂耶元帅伪装成在莫斯科草拟的信函去见库图佐夫,以麻痹塔鲁季诺营地里的俄军,同时也是为了探听虚实,看俄军是否还在塔鲁季诺。信中贝蒂耶再次提出签订和约的条件,并请求元帅“采取措施,使战争的进程能按规矩进行”。
拿破仑干这些狡猾勾当的用心不外乎是:为自己摆脱困境创造有利条件。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他才把两个师派往福明斯考耶,他才突然决定把军队撤离莫斯科并沿卡卢加故道运动。拿破仑本以为俄军主力会同法军前卫恋战,这样,当俄军从具有良好防御设施的塔鲁季诺阵地出击时,他就可以在开阔地上将俄军击败。但是当他得知俄军并没有追击缪拉,而返回塔鲁季诺时,便企图隐蔽迂回包抄俄军左翼。为了避免总决战,拿破仑妄图一举攻下卡卢加,但是他万没想到俄军能阻挡其去路。10月8日,他还派贝特米到塔绍夫卡拜会库图佐夫,以探俄军的虚实。拿破仑最关心的问题是,俄军主力是否还在塔鲁季诺。
拿破仑的计划如能实现,他便可以改善军队的处境。在攫取充足的粮食储备后,他便能通过富饶而未经战乱的地区继续向斯摩棱斯克挺进。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尽可能长时间地掩敌耳目。直到抵达博罗夫斯克,拿破仑才透露说,他达到了目的。塞活尔这样写道:
“库图佐夫被这个阵弄得晕头转向!他在故道上继续等待大军通过那里,其实,这支大军早已全部转移到新道上去了。法军只需一昼夜的行军,即可顺利摆脱已走上卡卢加大道上的俄军。”
实际上,俄军司令部早在10月16日便得知有关敌军已进驻福明斯考耶的情报。从这时起,库图佐夫就严密监视着这个方向,并把多赫图罗夫军调遣到那里。
10月22日傍晚,军长多赫图罗夫将军从游击队长谢斯拉温大尉那里得悉,全部敌军已向小雅罗斯拉韦茨挺进,隐藏在森林里的谢斯拉温“看见了拿破仑及其随行人员,还有大量的法军近卫军”。谢斯拉温放过法军大部队,抓获了几名掉队的近卫军士兵。他把俘虏押来,作为拿破仑本人就在这支队伍里的见证。俘虏中有一名机灵的军士招供说:
“我们放弃莫斯科已经4天了。莫捷元帅率一支特别部队留在莫斯科,负责炸毁克里姆林宫墙。任务完成后再追赶主力,与之会合。重炮部队和骑兵丢下了多余辎重,在波尼亚托夫斯基指挥的波兰军队掩护下,沿莫扎伊斯基大道退却。明天,皇帝将到达博罗夫斯克。下一步,军队准备开往小雅罗斯拉韦茨。”
2. 上帝啊,俄罗斯得救了
当库图佐夫得知拿破仑已逃离莫斯科的消息后,他激动得哽咽起来。他跪在床上,转身朝着圣像小声说道:
“上帝,我的主啊!您终于听到了我们的祈祷。现在,俄罗斯得救了……”
俄军统帅的忍耐和沉着胜利了,他的预言实现了,拿破仑逃跑了。他将堵住拿破仑的退路,切断通往卡卢加的两条大道,在卡卢加,俄军集中了强大的后备部队,拿破仑很难从那里窜往南方“未遭战争破坏的省份”。这就使拿破仑失去了挽救自己军队的机会。
现在,库图佐夫开始全力以赴地工作,仅10月23日一天内,总司令就给军队下达了16次命令,而且还有大量的口头训令。伊万舍夫将军受命将部队调配好,以便为他们提供两三条通往小雅罗斯拉韦茨的道路。普拉托夫将军也接到命令:
“您必须毫不迟疑地率哥萨克团和骑兵连出击,直奔小雅罗斯拉韦茨城的博罗夫斯卡亚大道。”
元帅还调派骑兵——这支全军最敏捷的部队去截击拿破仑军队。给驻扎在阿里斯托沃的多赫图罗夫军下达的任务是:沿与敌人行军路线平行的乡间小路向前挺进,以求先发制敌。
法军竭力向卡卢加突围,以便在那里寻求生路;而俄军则死死咬住不放,这就使得小雅罗斯拉韦茨城战役打得非常艰苦。
小雅罗斯拉韦茨是一座不大的城市,位于莫斯科城南120公里处,在莫斯科河的支流卢扎河的陡峭右岸上。卢扎河呈弧形环绕该城,是城北的天然屏障,是从博罗夫斯克方向进城的门户,有一座独一无二的桥梁。
小雅罗斯拉韦茨之所以使拿破仑感兴趣,因为它是通往卡卢加的要冲,从这里进而可以挺进叶利尼亚和斯摩棱斯克。博加尔涅担任法军的前卫。10月23日,博加尔涅军的4个师抵达该市外围。
10月24日拂晓,多赫图罗夫部队也抵达小雅罗斯拉韦茨。为了从城里清除总共只有两个营的法军,多罗霍夫将军奉命调3个猎兵团去攻击敌人。经过激烈的巷战,法军被驱逐出城,撤向卢扎河。这时,博加尔涅赶到,立即将德尔宗全师投入战斗,而多赫图罗夫也以两个猎兵团加强其前卫,于是两军又恢复了激烈的巷战。
小雅罗斯拉韦茨交战对拿破仑是一次新的打击。当向他报告战况时,他大声吼叫着。
“什么?又是一场会战?”
塞居尔写道:
“每当听到枪炮声,皇帝都感到胆战心惊,因为现在已谈不上取胜,而只是保存自己的力量了。”
俄军用大炮猛轰渡口,法军损失惨重,师长德尔宗被击毙,接替他指挥的吉尔耶米诺少将,利用优势兵力发动进攻,俄军防线被突破后,小雅罗斯拉韦茨被法军占领。不久,法军布鲁谢师进城后,继续向撤至城外半公里处的俄军阵地发起进攻。
这时俄军也在不断增调兵力,有两个步兵团投入了战斗。他们在炮火的支持下发起冲锋,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浴血巷战。城内多处起火。博加尔涅又把第3师投入了战斗。到了中午,达乌军和近卫军也抵达小雅罗斯拉韦茨。这场战斗越打规模越大,越打越残酷。
俄军主力部队于10月24日还在离小雅罗斯拉韦茨城5公里外行军。库图佐夫得知战斗已打响的消息后,立刻命令第7军去该城迎战,至15时许,市里的敌人再度被俄军肃清。
拿破仑赶到交战地点后,为支援博加尔涅,他从达乌军中抽调两个师,通过架设在卢扎河上的浮桥,协同其他部队突入城内,重新占领了全城。
当天下午,来自塔鲁季诺的米洛拉多维奇的部队经过几十公里的急行军,也赶到这里,占据了卡卢加大道两侧的阵地。至此,俄军主力的全部人马都聚集到了小雅罗斯拉韦茨城周围。
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库图佐夫冒着生命危险赶到前线视察,子弹在他身边在不停地呼啸着。人们好心地劝他离开这里,他没有听从身边人的劝告,一心想亲眼识破拿破仑的意图。“因为这是有关扭转整个战局的大事,在卫国战争的历次交战中,他从来没有像在小雅罗拉韦茨交战中这样如此长时间置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中”。达尼列夫斯基后来这样写道。
拿破仑得知俄军主力已抵达小雅罗斯拉韦茨后,他终于明白了,通向卡卢加的大门如今已紧紧关闭了。
随着夜幕的降临,战斗停息下来。城市在大火中燃烧,大街小巷烟雾弥漫。法军士兵被击毙5000余人;俄军阵亡3000余人。两军仍在对峙,但库图佐夫对胜利已深信不疑,因为他的主要目的——将自己的兵力集结在拿破仑军队退却的路上——已经实现了。
拿破仑对这场交战的结局极为不满。尽管已是深夜了,他却没有一点睡意,俯身在一幅地图之上冥思苦想。他周围站着一群一言不发、表情呆板的将领,他们在等待着皇帝发布命令。最后,他终于开口了,他没有看,也没有问任何人,好像他身边根本就没有人似的,自言自语地说:
“库图佐夫公爵的到来改变了形势。敌人已经进入战斗状态,我们要前进,就避免不了交战。我们应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交战呢?”
他看了一下地图又说:
“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通往卡卢加,另一条通往莫扎伊斯克。在第一条路上,库图佐夫正等待着我们;而走第二条路,就得蒙受撤退的耻辱。走哪条路呢?”
拿破仑沉思起来,时间在这不祥的静默中慢慢消逝。最后,他终于站了起来,他既没让元帅们发表意见,也没有对他们说出自己的决定,把手一挥,就让他们离开了。
10月25日拂晓,拿破仑带随员去视察交战地点。他们遭到了夜里偷渡卢扎河深入敌后活动的普拉托夫部哥萨克骑兵的袭击。由于近卫骑兵卫队保驾,拿破仑才未被俘或死在哥萨克的长矛之下。这使得拿破仑非常震惊。返回司令部后,他从自己的医生那里要来了毒药,显然是准备一旦被俘就服毒自杀。
上午10时,拿破仑在卫队的保护下又出来观察俄军阵地。他仍不甘心就此撤退。
但是,库图佐夫的军队坚守在难以攻陷的阵地上。这支军队的厉害,拿破仑已多次领教了。他知道,现在他已没有光彩的出路,剩下的只有一条可耻的道路——沿着被毁坏的斯摩棱斯克大道向西溃逃。
3. 小雅罗斯拉韦茨之战
小雅罗斯拉韦茨交战,使俄法两国争夺战略主动权的斗争达到了顶点。交战的结局决定了战争的下一步进程,双方统帅部都深知这次交战的意义。库图佐夫向沙皇报告说:
“今天,是这次浴血战争中极其重要的一天。要知道,小雅罗斯拉韦茨交战倘若失利,必将造成极其悲惨的后果,这将为敌人打开通向我国富庶省份的大门。”
至于这次交战对拿破仑究竟有什么意义?历史学家奥库涅夫指出:
“甚至对博罗季诺会战他都没有像小雅罗斯拉韦茨交战这样重视。当然,博罗季诺会战给他打开了通向莫斯科的门户,但给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毫无价值的战利品。可是他拯救军队倒是要靠后面这场交战了。”
法国将军塞居尔作为一个参战者,关于小雅罗斯拉韦茨交战他这样写道:
“您是否还记得这个令人痛心的战场?在那里,征服世界的美梦成为泡影,二十年来的节节胜利化为乌有,灭顶之灾开始轮到我们头上。在您的眼前是否还会浮现出那座惨遭破坏、血迹斑斑的城市以及为断崖陡壁和森林所环绕的深谷?一面是胆战心惊的法军,他们正从北方败退下来;另一面是俄军,他们活跃在森林的边缘,扼守着通向南方的要冲,并企图使我们受到严冬的惩罚……您还想象得出拿破仑吗?在这两军之间的山谷中,他挪动双脚徘徊不定,他的目光茫然若失,是从南方转向东方,还是从卡卢加转向梅登大道?可惜,这两条大道对他都已封闭难行了。在卡卢加大道上,库图佐夫和他的12万人马,正准备从他手中夺去20里约的谷地;而在梅登方向,他发现有大量骑兵——那是普拉托夫的兵马……元帅们在皇帝面前已不再受拘束,他们在讨论局势时争吵了起来……他打断他们的争吵:‘好啦!好啦!诸位,由我自己决定吧。’”
小雅罗斯拉韦茨岌岌可危的局面和俄军在打退法军多次突击和迂回机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破坏了法军向南撤退的计划。通过这些艰苦的战斗,拿破仑感到俄军的实力在与日俱增。塞居尔写道:
“从这时开始,他一心只盼望看到巴黎了,正如同他当初离开巴黎时一心只盼望看到莫斯科一样。”
法军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拿破仑走在近卫军的前头,踏上斯摩棱斯克大道向西撤去。在撤军途中,部队频频遭受到俄军的突袭。
库图佐夫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我可以为拿破仑避战逃走而感到自豪,但是,上帝使我战胜了骄傲。”
库图佐夫在斗争的关键时候,善于作宣传鼓动工作。在部队转入反攻时,他在向全军发布的命令中写道:
“……拿破仑展望前景,能见到的只有在短时间内使其全军覆灭的人民战争,别的什么也不会看到。他发现的是:全民皆兵,而且个个都有毁灭他一切幻想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他那‘单靠占领一个莫斯科便能动摇整个俄罗斯’幻想终于破灭。于是他便下决心仓促撤退。如今,我们在跟踪追击他的残兵败将,与此同时,我们的其他部队已重新收复了立陶宛边区,并配合我们最后全歼那些胆敢进犯俄罗斯的敌人。敌军在溃逃中丢弃了辎重,炸毁了弹药箱,甚至把从庙宇中抢夺来的大量金银财宝也都丢弃了。他的部队怨声载道,拿破仑已有耳闻。出现了逃兵、饥饿和许多乌七八糟不成体统的事。将士们!从现在起,英勇奋战吧!俄罗斯对我们无比信赖!在它那辽阔的国土上我们将永享持久的和平!”
在这份告将士书中,鲜明地表达了库图佐夫完全彻底消灭敌人的主导思想。一旦确知法军开始从博罗卡斯克撤退,便马上向将士们下达追击敌人的命令,不给他们一点点喘息的时间。
4. 走“麦城”的拿破仑和他的大军
10月27日,法军踏上斯摩棱斯克大道。10月29日晨,拿破仑在近卫军保护下通过博罗季诺。博罗季诺交战已过去25天,战场上仍是残械狼藉,到处是被猛兽和野狗撕碎的尸体。法军士兵行走在这昔日的战场上,眼前的景象使他们感到惊骇,都想尽早离开这个没有坟墓的大墓地。
士兵们越走越远,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一切牺牲都白费了。俄国是不可战胜的,而等待他们的,是和他们看到的尸骨不全的同伴们一样的命运。死神正紧紧地追随着他们,须臾不离。
打着征服“俄罗斯野蛮人”的旗号来到俄国的拿破仑军队,他们本身就是野蛮的一群,在败退时,军队开始分崩离析。士兵不再服从军官的命令,因为他们明白了自己是在为别人的利益卖命;而军官只知道珍惜从莫斯科抢夺来的财宝,他们对待士兵越发变得蛮横、残暴。法国近卫军抢夺了威斯特伐利亚部队的粮食;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士兵之间,常常为了一块面包,或为了一件防寒的衣服,或为了篝火旁的一席之地而进行殊死争斗。夜间,他们互相偷窃,从衣物到马匹,什么都偷。他们还扒下伤员的衣物,有时为夺下一块面包而把他们打死。
撤退的法军经过博罗季诺附近已改成医院的科洛茨基修道院时,伤员们爬到大道旁,哀求把他们带走。拿破仑曾在莫斯科下令遗弃了数千名伤员,这次却不忍心这样做了。他命令在每一辆车上安置一名伤员,把他们带走。
但是到了夜间,当拿破仑走到队伍前边去的时候,辎重兵和军需官就开始把参加过博罗季诺战役的伤兵丢到路旁的泥泞中。被丢弃的伤兵知道自己将冻饿而死和被豺狼、野狗撕咬,有的叫骂、有的哀求,这凄惨的呼嚎在法军队伍后面经久未绝。拿破仑走在队伍的前面,对后面发生的事情佯装不知。
拿破仑知道,正是根据他的命令,在队伍的后面还发生着另一种骇人听闻的暴行,这种暴行甚至引起了元帅们的愤怒:从莫斯科带出来的那些精疲力竭、衣不遮体的俄国俘虏兵,如果掉队50步,就立刻会被处死。因为没有人给他们东西吃,他们的体力越来越差,连行走都困难,于是便掉在队伍的后面,一步、两步……许多人远远看到村庄,为了使自己不至于死在荒郊野外,只好在同伴的搀扶下慢慢向前去。当同伴也无力帮助他们的时候,只好挥泪告别,头也不敢回地离去。在他们身后,负责押送的法军士兵走过来,将掉队的人处死。掉队的人越来越多,枪声也就越来越频繁。到后来,为了节省子弹,就用刺刀刺,用枪托击。
法军过后,留下了一具具俄国人的尸体,这更加激起了俄民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追赶上法军并将其歼灭,是俄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的共同奋斗目标。库图佐夫要求普拉托夫和米洛拉多维奇果断而迅速地行动,抽调独立分队,先发制敌,特别是要给予敌先头部队以痛击。库图佐夫在给参谋长耶尔莫洛夫下达训令时指出:
“兵贵在神速!”
俄军不给敌人一点喘息的机会,迫使其无法改变撤退路线。库图佐夫并不只满足于给将军们下达命令,他还发布了告全体士兵和军官书,号召他们切莫放慢追击敌人的速度:
“我们每天,到处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追歼残敌!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彻底埋葬在这块他们妄图奴役的俄国土地上。因此,我们要穷追不舍。严冬即将来临,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俄国人民的子弟们,严寒风雪何所惧?!你们那钢铁般的胸膛既不畏惧严酷的寒冬,也不惧怕万恶的敌人,你们是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它将使一切敢于来犯之敌碰得粉身碎骨……让我们都记住苏沃洛夫的话吧,他曾教导我们,为了俄国人民的胜利和荣誉,忍饥耐寒在所不惜。”
库图佐夫一方面要求士兵们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减轻他们的痛苦。总司令让军需官给军队供应了面包、肉和短皮大衣,甚至还有酒。只是,因部队追击敌人的速度太快,补给常常跟不上。
自俄军开始进攻以来,游击队活动更加活跃起来。他们提供情报,打击敌人征粮队、袭扰敌人的交通线、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库图佐夫对游击队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
“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敌人入侵造成的各种打击,将家中妻儿老小隐蔽在森林中,自己则拿起武器,在他们的村镇里消灭入侵之敌。妇女们也时常用巧妙的办法诱捕那些万恶的匪徒,并置他们于死地。武装起来的城市居民也时常配合游击队作战,帮助他们歼灭敌人。”
库图佐夫在给游击队下达的训令中,明确要求他们“利用一切手段消灭敌人的辎重队”。
在粉碎拿破仑军队的过程中,民兵配合军队作战也是非常密切的。他们与正规军士兵并肩作战,就其战斗精神素质而言,他们并不亚于正规军。当法军在小雅罗斯拉韦茨战败,贝谢尔元帅建议撤退时说,俄国民兵具有“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他们的武器和装备虽然低劣,但敢于赴汤蹈火”。
拿破仑仓惶地向斯摩棱斯克退却,主要是害怕被俄军切断退路,也是因为他想尽快到达有大量粮秣补给,可以得到兵力补充的斯摩棱斯克。为了加快运动速度,拿破仑有意在行军中尽量避开俄军,以免耽误时间。
库图佐夫识破了这些企图后,采取一切措施去拖住法军。早在小雅罗斯拉韦茨交战的第二天,称得上军中快速部队的普拉托夫哥萨克团,就已追上了法军的后卫。
10月31日拂晓,在莫扎伊斯克和格扎斯克之间的科洛茨修道院附近发生一次冲突。普拉托夫的部队迂回至敌后卫的左翼,对其纵队发起突击,歼灭敌人两个营的兵力,击毁大炮20门。
在俄军追击过程中,曾多次遇到法军的抵抗。在格扎斯克附近,原已占领防御阵地的达乌军甚至企图对俄军的前卫军进行突击。当俄军骑兵迂回机动,前出到法军后方时,敌方才仓惶退却。
11月3日,拿破仑率近卫军通过维亚济马城,进驻谢姆列沃村。内伊军留守维亚济马,准备待部队通过后,再跟随后卫退出。博加尔涅和波尼亚托夫斯基军正向维亚济马开进,距该城约有6公里。达乌后卫军驻在费多罗夫斯科耶附近,距维亚济马约17公里。
当时,跟踪追击敌人的普拉托夫部队和第26步兵师驻守在费多罗夫斯科耶附近,米洛拉多维奇指挥的前卫,正从叶戈里耶夫斯克向维亚济马挺进,进抵斯摩棱斯克大道,并在斯帕斯科耶过夜。俄军主力已进抵杜波罗夫镇,距维亚济马26公
这样一种态势,对俄军强力突击达乌、博加尔涅和波尼亚托夫斯基各军,并进而攻占维亚济马城是十分有利的。库图佐夫没有放过这个时机,立即命令米洛拉多维奇率部前出至斯摩棱斯克大道,切断达乌军的退路;命令普拉托夫从后方加强对敌的钳制;命令乌瓦洛夫将军率两个胸甲骑兵师加强米洛拉多维奇的部队;而主力部队则开赴维亚济马,进抵贝科沃镇。
11月3日凌晨,米洛拉多维奇的部队兵分3路,从斯帕斯科耶出发,早8时许,进抵马克西莫沃镇附近。骑兵突然向达乌军发起猛攻,当即将其击溃,并占领了大路。炮兵对敌军射击。普拉托夫的部队从敌后步步进逼,并配合第26步兵师将法军逐出费多罗夫斯科耶镇。这时,米洛拉多维奇指挥的各军也纷纷赶到,严密地封锁了通向维亚济马的大道。被围困的法军陷于束手待毙的境地。
博加尔涅和波尼亚托夫斯基得知达乌军处境危急,立刻回师救援达乌。这样一来,俄军又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被迫撤离大道。虽然如此,达乌也未能转危为安。米洛拉多维奇沿路占据阵地后,下令对敌行进纵队进行枪炮射击。法军损失惨重,狼狈逃窜。
为防止俄军突入储存大量法军辎重的维亚济马,博加尔涅和波尼亚托夫斯基占领了城市附近的制高点,仓促组织防御。不久,达乌的残部已开到这里。这时,库图佐夫的各路大军也在这里会合。下午2时,俄军全力以赴向敌人展开攻击。敌人被击溃后,逃入维亚济马城内。攻城战打响了。下午4时,俄军攻入城内。
维亚济马争夺战持续了近10个小时。法军投入的兵力是3.7万人;俄军是2.5万人。法军伤亡六千多人,2500人被俘,残部被迫弃城,向多罗戈部日仓惶逃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