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 第一次流亡国外(2/2)

    就在这个时期,托洛茨基到白会堂做过一次讲演,同俄侨中的元老塔科夫斯基和同样不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切尔格佐夫进行了交锋。他记得回家时他兴奋极了,简直飘飘然起来。帮助托洛茨基同白会堂以至同整个外界搭桥的是一位长期居住伦敦的老侨民阿列克塞耶夫,他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同《火星报》编辑部关系十分密切。他向托洛茨基介绍英国生活的种种情形,提供各种各样知识。阿列克塞耶夫非常崇敬列宁,他告诉托洛茨基:“我认为对俄国革命来说,列宁比普列汉诺夫更重要。”

    一个星期天,托洛茨基同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一起去伦敦一座教堂,参加英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个集会。会上讲演和唱赞美歌交替进行。一个刚从澳大利亚回国的排字工人发表演说,谈到社会革命问题。然后全体起立,高唱“万能的主啊,让世界上不再有帝王和富人吧!”托洛茨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在英国无产阶级中有许许多多革命者和社会主义分子,”当人们从教堂出来时,列宁说道,“但这一切和保守、宗教及偏见搀和在一起了,不知为什么,总不能打破这些东西使他们统一起来。”

    列宁常在不列颠图书馆里度过很长时间,进行理论研究或为报纸写文章 。在他的帮助下托洛茨基也得以走进这座神圣的殿堂,于是托洛茨基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了图书的海洋中。可惜不久以后,他不得不离开英国前往欧洲大陆,只好中断了学习。

    2 “巡回演说”

    托洛茨基在白会堂做过几次“尝试性”的讲演后,他连续被派到布鲁塞尔、日内瓦和巴黎去做巡回演说。托洛茨基的讲演主题是驳斥所谓“俄国主观派”的批评,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他把讲演的详细提纲给列宁看了,列宁建议他把提纲加工成论文,在后一期《曙光》上发表。他没有这样做,因为托洛茨基没有勇气把它同普列汉诺夫等人的严谨的理论文章放在一起。

    托洛茨基在巴黎没待多久就接到电报立即返回伦敦。原来是派他秘密潜回俄国:国内又遭大逮捕,缺乏人手。可是还没等他回到伦敦计划就改变了。

    当时住在伦敦并与托洛茨基关系很好的提依奇告诉他,说他极力“袒护”托洛茨基,用各种理由说明要让“小青年”(他总是这样称呼托洛茨基)在国外多待一些时间,以便能再学习学习,后来列宁同意了他的意见。

    于是托洛茨基又回到巴黎。巴黎与伦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大批俄国侨民大学生。各政党都在为争取这些大学生而相互展开激烈的斗争。

    鉴于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生们的一再请求,列宁答应前来巴黎高等学院做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这所学院是由被俄国大学驱逐出来的教授们所创办的。自由主义派的教授们希望这位不适宜的演讲人尽可能地不要引起争论。可是列宁没有接受这个要求,一开始就声称: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所以从本质上说,他就是论战的学说。托洛茨基记得,第一次讲演前列宁显得很激动,不过,一踏上讲坛他就变得镇定自若了。来听讲演的加姆巴洛夫教授对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印象:“真正的教授!”显然,他认为这就是最高的评价了。

    大家决定请列宁看一场歌剧。一切由谢多娃去安排。列宁夹着他做报告时带的公文包走进了巴黎歌剧院。除了列宁以外还有谢多娃和托洛茨基,也许还有马尔托夫——坐在包厢里。这次看戏还发生一件与歌剧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列宁买了一双皮鞋,可是嫌小。当时托洛茨基正好要买双鞋,于是就拿过列宁的皮鞋,刚上脚时觉得正合适,去看歌剧的路上也走得挺不错,可是在剧场坐定以后脚就开始不好受了,回来时路上更是痛得厉害。列宁一路上无情地取笑托洛茨基,因为他自己穿着这双鞋已经吃过好几个小时的苦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