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血战库尔斯克(2/2)
    在烟尘滚滚的平原上,苏德坦克缠在一起,在炮弹的呼啸声中,一辆辆坦克化为烟柱……

    战斗结果是德军装甲兵挫败了苏联坦克的反突击,但自己的炮弹也已用尽,而且陷入了苏军预设的无边无际的雷场。莫德尔自知已无力进攻。这样,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的进攻,48小时后就告失败,被迫转入防御。

    朱可夫把发生的一切都详细报告了斯大林。在报告的结束部分,朱可夫写道:

    我们的步兵和炮兵,尽管有一些损失,但打得很出色,有组织地迎战敌人大量坦克的冲击,今后还会继续这样打下去。

    德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重新部署力量,改变突击方向,投入了全部坦克预备队,再次杀向中央方面军。他们有时从波内里发起冲击,有时从奥利霍瓦特卡发起冲击,可是他们到处都碰到了坚固的防御。

    尽管德军不顾一切疯狂猛攻,但是在近一周的苦战中,他们只向前推进了6~12公里。由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高明指挥,中央方面军根本不需要草原预备队的支援,靠自己的力量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朱可夫非常满意地向最高统帅汇报了交战的初步总结,并开始着手进行转入进攻战役的准备。7月11日,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

    进攻战役的准备工作已全部结束。为了查明敌人的防御前沿的情况,今天已进行了有力的侦察。据所有在这些方向上的集团军和兵团司令们报告,我们的部队已经接近敌人前沿。

    在突出部的另一端,德军的运气似乎要比他们的同伴好一点。德军在这一路集中了其所谓“军中之花”、武装党卫军的3个坦克师——“帝国师”、“骷髅师”和“阿道夫·希特勒师”,其新式坦克的数量大大超过北路德军。

    南路德军的进攻开始于7月5日6时,在德军发起进攻不久,天降大雨,许多小溪成了坦克无法通过的激流,待工兵架好桥后,已过了12小时。可继续前进后又进入了苏军的雷区,遭到了苏军反坦克火车的沉重打击。但是,由于苏军的反坦克炮无法击穿“虎”式和“豹”式坦克的厚装甲,因此德军尽管处境困难,到夕阳西下时还是在两处楔入了苏军第一道防线。

    鉴于德军来势凶猛,为保存力量、避敌锋芒,瓦杜丁下令将部队撤至由坦克第1集团军守卫的第二道防线。

    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将军见第一天没有什么成果,于是在第二天把6个装甲师聚集成密集队形,每一公里进攻正面都配有100多辆坦克,继续向苏军进攻。

    7月6日天刚破晓,德军坦克、自行火炮就蜂拥而出,拖着遮天蔽日的灰尘,杀向苏军。

    瓦杜丁见霍特来势汹汹,也毫不示弱,立刻出动坦克第1集团军迎战。

    于是,苏德双方在奥博扬附近爆发了又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一时间,天昏地暗,在几小时内,成百辆的坦克变成一堆堆破铜烂铁。炮弹、炸弹的爆炸和坦克的吼叫使大地呻吟,数百架飞机在空中穿梭不断。坦克的奔驰以及炮弹和炸弹的爆炸掀起满天尘土……

    这场坦克会战中,苏军在战术运用方面犯了一些错误。苏军战斗机飞行员只顾着同德军战斗机角逐,却忘了去攻击对坦克威胁极大的轰炸机和攻击机。结果,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不断地从高空直扑而下,向正忙于与德军坦克厮杀的苏军坦克开炮。而德国的新式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也要优于苏联的t—34型和kb型坦克,结果在正面对抗中占了上风。

    战斗至正午,瓦杜丁意识到苏军坦克第1集团军的损失大大超过德军,便果断命令退出战斗,依托第二道防线转入防御。

    德第4装甲集团军虽然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并未能突破苏军的整个防线,只是在苏军的防线上砸进去一个坑,楔入不及10公里。

    德军最高统帅部经过这两天的激烈战斗感到情况不对,开始给自己找台阶。德国电台报道说,发动进攻的不是德军而是苏军,声称:“苏军指挥部接连不断地把战斗部队投入战斗,但是在所有的地段上,我军防御的主要阵地均牢牢掌握在我军手里,在正面的任何一个地段,我军都没有把像样的装甲兵投入战斗。”

    找台阶归找台阶,希特勒并不想就此了事,原先反对发动“堡垒”战役的曼施坦因也不愿草草收场,7月7日,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运用与前一天相同的战术,在空军的密切支援下,连续猛敲昨天在苏军防线上砸出的那个坑。经过3天的苦战,终于在9日切入苏军防线35公里,到达奥博扬。

    3. 坦克肉搏战

    此时苏军在库尔斯克南部的情况已非常危险。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全部预备队已经投入战斗,但德军细细的楔子已经砸入苏军防御纵深,到达一个集团军的后方,德军似乎真的要砸漏苏军的防线了。如果在一年前,德军真有可能得手。但此时情况不同了,斯大林见南路德军缓缓向前推进,即根据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亲自下令命草原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日夜兼程,向北开进,把这支新锐部队交给瓦杜丁。

    与此同时,斯大林紧急命令朱可夫转向南部战线,负责协调沃罗涅日和草原两个方面军的行动。

    瓦杜丁预计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7月11日能赶到,于是收缩兵力,死守奥博扬。挡住去库尔斯克最近的道路,把另一条通道——普罗霍罗夫卡留给赶来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

    曼施坦因见德军在奥博扬方向已经楔入苏军纵深,想乘胜长驱直入,不料遭到苏军的迎头痛击,经过连续两天的激战一无所获。于是,曼施坦因转而调头北上,直插普罗霍罗夫卡,想通过该城捅破苏军铁桶一样的防线。

    曼施坦因的这一决定从战术上讲,无疑是对头的。可是,他所面对的是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这样的对手。早在7月9日,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就估计到南线德军在进攻奥博扬失败后肯定会调头冲向普罗霍罗夫卡,必定会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军遭遇,届时定会有一场大规模坦克遭遇战。因此,苏军早已做好了遭遇战的一切准备。

    一切正如朱可夫所预料的那样,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果真在奥博扬受阻后冲向普罗霍罗夫卡,恰好与赶来的苏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军遭遇。

    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决战在普罗霍罗夫卡爆发了。

    决战的一方是德军装甲兵老将霍特和他的400多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100辆是世界最先进的“豹式”坦克。决战的另一方是苏军坦克兵新秀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和他的750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7月12日清晨,这两股钢铁洪流在普罗霍罗夫卡相碰了。

    这天清晨,坚守在普罗霍罗夫卡西南的苏军第69集团军受德军200辆坦克的攻击,形势紧迫,向瓦杜丁求援。瓦杜丁立即命令罗特米斯特罗夫向德军发动反突击。

    8时30分,罗特米斯特罗夫进行了15分钟炮火准备后,向德军发起了进攻。

    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3个师——“帝国师”、“骷髅师”、“阿道夫·希特勒师”也发起了进攻。这次坦克大会战中,苏德双方一共投入坦克和自行火炮1200辆(门),战斗进行得极为激烈。在双方坦克交战的同时,在普罗霍罗夫卡以西地域的上空,双方在一天时间里还进行了12次激烈的空战。

    德国的新式坦克虽然在装甲方面和火力方面优于苏军坦克,但由于双方进行的是坦克大战,德军坦克的火力优势体现不出来,而其厚装甲在近战中也显得不够灵活。在激战中,苏军坦克勇敢地冲入不灵活的德军坦克的战斗队形,进行猛烈的摧毁。

    德军用重型坦克投入战斗的计划破产了。

    这时,霍特感到形势不太妙,决定撤出战斗,重新部署兵力。可是,由于双方坦克搅在了一起,根本无法重新组织战斗队形,只能按不情愿的方式继续打下去。

    苏军在战斗中勇猛顽强,在极端情况下宁肯与敌人相撞而同归于尽,也不让敌人活着逃走。

    一个德国坦克兵对这次会战胆战心惊地回忆道:

    敌人无数坦克向我们猛冲,我对俄国人压倒一切的威力的印象从来没有像那一天深。团团的硝烟使航空兵无法支援我们,大量t-34坦克很快冲破我们的队形,向整个战场猛攻。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后来在他的回忆录这样写道:

    我目击了两股钢铁洪流于7月12日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的真正规模的坦克决斗……数百门火炮和我们所拥有的全部火箭炮同时参加了战斗,结果在一小时内燃烧着的德军坦克和我方坦克遍布战场。

    这场空前血腥的大战从上午一直进行到夜幕降临,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德国人最终支撑不住,丢下熊熊燃烧的300多辆坦克,仓皇逃去。苏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也损失过半,700多辆坦克残骸有的紧紧撞在一起,有的炮塔被掀掉,遍地都是被烧成焦炭的尸体……

    尽管在这次战斗中苏军的损失超过德军,但是战场的真正胜利者是苏军。正如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所写的那样:“傍晚,俄国人成了战场的主宰。历史上最伟大的坦克会战以俄国人的胜利而告终。”

    在这场历史战结束的7月13日早晨,朱可夫来到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所。通过研究司令部的文件和审讯战俘,朱可夫看出交战的危机已要过去了。到7月16日,德军已完全停止了进攻并逐渐开始向出发阵地退却。

    现在,决不能错过时机!必须及时切断退路,不让敌人回到自己的堑壕里,恢复其火力配系。朱可夫决定立即组织部队按预定计划对德军展开全面进攻。

    7月12日,就在普罗霍罗夫卡大战的同一天,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面的布良斯克主方面军,西方面军按计划发起了“库图佐夫”战役,杀向奥廖尔。

    7月15日,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也开始反攻。

    8月3日,南线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也转入进攻。

    战斗到8月5日,苏军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和奥廖尔。

    8月23日,苏军又乘胜解放了哈尔科夫。至此,规模宏大的库尔斯克战役以苏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损失了约50万官兵,1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3400多架飞机。装甲部队这根德军突击力量的脊梁柱被苏军的铁拳打断了。苏军在库尔斯克发动的进攻最终发展成为战略总攻,使苏德战场扩大到2000公里。德军从此转入了全面战略防御。

    战后,斯大林在谈到库尔斯克战役时,这样说道:……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这是我们给德军挖坟墓的开始……从1943年冬季开始,我军攻克了被德军占领领土的一半,在南部战线,我军逼近波兰和罗马尼亚边境……

    这就是库尔斯克战役的伟大意义。

    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队的没落,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遭到了灭顶之灾。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