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鼎盛时期的皮埃尔(2/2)
    1910年,财大气粗、趾高气扬的杜朗,来到密执安州,一举吞并了二十余家弱小的企业,顿时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随后,他的扩张野心继续膨胀,要不是过去支持他的银行家们疑虑不决,他还想买下当时首屈一指的福特汽车公司。

    杜朗大肆扩张,吞并若干家弱小企业,自以为得计,其实他在战略上犯了个大错误,他耗尽了他公司的周转资本,面临着财政危机、原材料的供应问题、电力问题、员工的工资问题,所以各分公司各工厂频频告急,弄得杜朗焦头烂额,只好向银行大量贷款,最后落得个被银行接管的命运。

    皮埃尔插手通用汽车公司是在1914年。那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需要大量汽车,所以杜朗公司的形势迅速好转。皮埃尔的精明的、对政治嗅觉十分敏感的秘书拉斯科布认为战争将给汽车工业带来繁荣,估计通用汽车的盈利将成倍增长,投资汽车业是很有赚头的。他把这个想法对皮埃尔一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皮埃尔早有此心。于是俩人合谋如何控制通用汽车公司。皮埃尔提出首先购买通用汽车股票,然后派人去公司任职,最后逼他交出控制权。

    按照这个谋略,拉斯科布首先买进500股,每股70美元。随后皮埃尔买了2 000股,每股 82美元。以后股票持续上涨,一直涨到每股350美元。

    果然不出拉斯科布所料,不到两年通用汽车公司和雪佛莱汽车公司赚足了钱,使杜朗能偿还银行家的贷款。这时杜朗想重新取得控制权。1915年9月16日,在纽约召开董事会,邀请杜邦公司皮埃尔和拉斯科布参加,在新董事会的组成问题上杜朗和银行家意见不一,发生争论,勾心斗角。由于皮埃尔控制了三千股左右,已成为最大的少数股份持有人,因此双方都去拉拢他。

    皮埃尔听从拉斯科布的意见,不顾一切劝诱而严守中立,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这精明的一着使他获得了大企业史上的一次大胜利,皮埃尔被聘任为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充当一位中立的仲裁人。董事会还要求他另外物色三个助手,作为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中立派董事。这正合皮埃尔和拉斯科布的谋略,于是皮埃尔提名拉斯科布、杜邦公司副总经理哈斯克尔和他的表弟兼妹夫亨利·贝林。杜邦公司的脚已经伸进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大门。

    1917年美国参战以后,把钢铁列入战争物资范围,实行配给制,同时规定钢铁为高利润物资征收特别税。这两项政策出台后,给底特律汽车工业以沉重打击,汽车生产大减产。杜朗又面临资金紧张危机,纽约银行不同意贷款,他只好继续出售公司股票,股票价格大跌至17美元。皮埃尔趁机大量买进。这样,皮埃尔所持的通汽股票已超过通汽总数的 38%。

    以后,杜朗由于几次决策失误,资金耗尽,最后破产。

    皮埃尔同摩根公司负责人一起找杜朗会面,向他摊牌,要他交出控制权和总经理职务,帮他摆脱困难,同时督促他以每股9.5美元的市场最低价把价值27000万美元的股票卖出,杜朗走投无路,只得屈从。

    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就这样被杜邦吞并了。数年之后,通汽年利超过25000万美元,其总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

    4. 苦心孤诣的教育董事长

    皮埃尔自接管杜邦公司的管理工作以来,一直沉迷于经商办企业之中,他把事业视为他生命的重要部分,把敛财聚财当成最大的乐趣。然而,皮埃尔有时也产生分外之想,不知什么原因触发了他在特拉华州教育事业方面发挥点作用的神经。也许是杜邦公司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有碍于企业向现代化迈进,或者是在审阅杜邦家史时,为其世祖皮埃尔·塞缪尔·杜邦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所感染,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

    他的老祖宗塞缪尔·杜邦在1800年,写了一篇有关国民教育的论文曾呈给他的老朋友——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杰弗逊,提议政府应加强对教育的研究和管理。他从学校招生对象、教材的选用到学校秩序谈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文章中心论点是施行贵族天才教育,即只有那些“拥有足够私人财产者”,或“那些具有合格条件”子女,才能从小学选送进中学去培养,并做到无论在教室里或学生生活各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秩序”。这里所说的“秩序”只是有钱人家的天才子女才能达到的。尽管这位老祖宗的观点与自由资本主义流行准则是如何的不相符而未被采纳,但他那种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和关心却给其后代子孙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祖宗的传统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直接触动皮埃尔教育神经的,还是特拉华州的教育的现状和他那位家族叛逆者堂兄阿尔弗莱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华州征兵测验,全部应征青年中有 20%是文盲,他们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其中有皮埃尔厂里的工人,这点皮埃尔是十分清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低劣,连白人学校的学生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而黑人学校只是一些草棚,既不挡雨,又不遮风。而杜邦家族的人,则大建特建庄园、游乐场。皮埃尔的朗伍德庄园,令欧洲王室羡慕倾倒,阿尔弗莱德的尼莫尔庄园毫不逊色与之并驾齐驱。一次,阿尔弗莱德在同皮埃尔闲聊时,阿尔弗莱德对皮埃尔占地六英亩用以种植各种珍稀的水果、花卉的玻璃暖房,不以为然,并说:“玻璃暖房旁边就是学校,那里缺乏资金,整个校园陈旧不堪,学校制度也毫无生气,你作何想法?”虽然阿尔弗莱德是没有资格指责皮埃尔的,但他却提醒了他,使他不得不思考教育的问题。

    这时候,皮埃尔虽然年刚跨过50,但他已经退居二线了,把杜邦公司的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伊雷内去管,自己只保留了董事长之位和家族控股公司也即杜邦证券公司总经理 (这个公司后来改为克里斯蒂安娜证券公司)。现在 他有比较多的时间去为振兴特拉华州的教育事业奔波了。

    办什么事情总得有个名吧,名正则言顺,古今中外都是这么个理。皮埃尔到特拉华州政府去活动了一番,给他挂了个教育局董事会主席的头衔,于是他就走马上任,开始工作了。

    皮埃尔决定先从改革教育制度干起。这是件极为重要的工作。皮埃尔自己出钱聘请了全国研究教育制度方面的有名的专家,对特拉华州教育制度作了一次独立考察。专家们于1919年拿出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各州中,特拉华州缴纳的所得税名列第八,每个教师的财产名列第十九。但除了当地的威尔明顿外,特拉华州用于每个学生的费用则名列第三十九,教师薪水名列第四十,基本建设费用名列第四十五,特拉华州的入学率则是全国最差的。看了这份报告以后,皮埃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特拉华州的学校是全州和全国的耻辱。”

    接着皮埃尔和专家们一起讨论研究重新草拟了州教育法规,然后开展了广泛的宣传。这项法规于1919年春获得通过。作为新成立的州教育董事会主席的皮埃尔,为这项法规进行了艰苦的奋斗。这年夏天,皮埃尔组建了特拉华州学校辅助协会,并为一个托管基金出资200万美元,用于考察、购置场地和建设学校。至1923年6月,皮埃尔就已为6个相同目的托管基金共捐出资金380万美元。

    但是这项新法规不断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特别是一项新的规划,他要求各地区承担一半的费用时,一些反对者大骂:“把我们搞得破产,杜邦也不在乎!”这些人主要是农村的地主,他们缺乏现代经济知识和眼光。为此,皮埃尔于1919年秋天赴全州各地宣传,历时数月,为法规的好处作辩护,并敦促人们要支持这项法规。反对者采取了对皮埃尔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指责他企图施行“假仁慈真”。尽管皮埃尔总是由于在反对者面前被弄得狼狈不堪,但他还是坚持领导公众为捍卫这项法规而斗争。皇天不负苦心人,效果开始产生了,1920年11月,用于学校系统的公共经费在年内增加了60%,入学率从上年的 60.1%上升为80.5%。

    时过不久,由于保守势力比较强大,他们极力反对这项新的教育法规和皮埃尔本人。1921年,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基本上恢复了1915年的旧体制。但重要的是,州当局有权发展一项用于本州的学校维修与建设的永久性基金。

    皮埃尔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几乎全盘否定了他的成绩,他辞去了教育董事会的职务。他对那些反对他的人十分憎恶,而且那时通用汽车公司已被杜邦公司兼并,他承担了新的任务,挤占了他过多时间。

    但是,皮埃尔并没有放弃振兴特拉华州教育的信心,仍然关注着州教育事业的状况。到了1925年,已是美国又一次大的经济危机的前夕,州财政状况不好,学校资金不足,皮埃尔非常不安和气愤,他向州长反映了他的看法和意见而被州长任命为州税收专员。特拉华州的财政经济困难,主要是过去的税收工作一直欠佳,皮埃尔建立了自己的专门办公室,制订出一份完整的纳税人名单,然后着手将那些拒绝纳税和偷税漏税的人,提起公诉并送交法院。不到两年,皮埃尔就能够告诉州议会,特拉华州已有了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一个现代的学校体系,并且拥有可供学校建设的200万美元的剩余金额,而不用依靠发行州债券了。

    这时期,皮埃尔自己拿出400万美元修缮了一百余所破旧的学校。1927年元月31日一期的《时代》杂志称,“皮埃尔是美国一位将办公学作为自己业余爱好的大富豪”,并作了详细报道。报道称,皮埃尔承担了全州各所黑人学校的兴建工作,其中86所是用他自己的资金兴建的。他还为特拉华州捐资兴建了20所白人学校。《时代》杂志还说,皮埃尔总共为该州40000学童中的17 300人兴建了堪称样板的学校。

    皮埃尔还为当地一所学院出资约200万美元,这个学院后来在皮埃尔的许多亲戚的资助下,发展成为特拉华大学。

    学校的教学条件大有改善,教师的薪水每年都有增长,教育质量大大提高了。到1937年,特拉华州在各州中的文化水平从1914年的第34位上升到了1934年的第10位。特拉华州资助学校的金额也从 1919年——20学年占学校年收入的35.3%,增加到了1927年——28学年的85.5%,名列全国第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皮埃尔前前后后向特拉华州公立学校捐赠了 1200万美元,而且一段时间特拉华教育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特拉华州教育水平仍然低下,大多数青年仍不免大受其苦。这是因为特拉华州经济贫困,一边是富甲天下的杜邦一家,一边是占特拉华 90%以上的贫苦百姓,大多数家庭的子女上不了学;学校教育方针、教学大纲都是面向所谓有才华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则难以适应;而且课本和教师的选择也是以贵族天才教育观点为依据的。皮埃尔虽然有好的愿望,但他也无能力改变特拉华州的现状,而且其重要方面,如经济和政治这个社会的基础,他也是不愿去改变的。

    皮埃尔慷慨解囊资助教育事业和他在办企业做生意中那个抠劲,两相对照,有些令人费解。这似乎是反映了他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有的杜邦传记的作者,从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质出发,认为他捐献的钱无非是从他应交税金中扣留的小部分,以不洁之财,为自己谋取利益好处,这种评价似乎简单化了一些。

    5为现代企业机制奠基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杜邦家族和杜邦公司内部发生了较大变化。延续了百多年的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和杜邦家族里男子和雇工肩并肩干活的关系基本结束。杜邦家族的人现在是西装革履,手提皮包出入华丽整洁的办公室和交易场所。这是第一个变化。另一个变化是由单一的火药业转向包罗万象的多种经营。再一个变化从艰苦创业转向注重消费和享受。

    在家族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家族中曾经闹得四分五裂的不和现象渐渐消失。科里已经完全转向政治上的角逐,仍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4年选为参议员进入美国参议院,并参加竞选总统。阿尔弗莱德在后妻艾丽西亚死后,过了一年又和一个叫杰西的女人结了婚。此后他变得沉着镇定,乖僻的性情也大有改变,而且经历了12年岁月沧桑,同科里的恩恩怨怨已淡下去了,希望改善家族中的老关系。这些对杜邦家族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然而他始终不能原谅皮埃尔,虽然皮埃尔多次向他表现出友好姿态,希望能弥补早年因购买科里股票两兄弟之间造成的裂痕。但阿尔弗莱德却不予理睬,甚至嘱咐家人不让皮埃尔参加他的葬礼。不过,皮埃尔并不计较,在他死后,皮埃尔还是去对他进行了吊唁。这算是后话吧。

    这时候大家长皮埃尔在公司的管理方面又出台了新的改革措施。一是制订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奖金计划,以酬报成绩卓著的经理人才。这一个计划是科里首先提出的,而其执行者则主要是皮埃尔。科里与皮埃尔一致认为,当经理人员承担了一项任务后,就能发挥出最高的能力,就能表现出主人翁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处在领取薪水的地位。1904年,所有雇员都一致同意,凡是为杜邦公司工作五年以上者,均可到70岁退休,根据工龄长短确定退休养老金。凡属于最高薪水等级的雇员,年过70后是否继续工作,由其自定。凡在杜邦公司有25年以上工龄而丧失工作能力者,均可领取抚恤金。这在当时却不失为一种首创性的尝试。

    在现代大公司里广泛仿效并且作为商业学校科目的有关公司行政组织制和委员会管理制,也是科里和皮埃尔的首创。皮埃尔曾经称科里关于将财务委员会与执行委员会分开,并让执行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主张,是科里对杜邦公司繁荣所做的最杰出的重大贡献。就科里的许多其他成就而言,这确实是一种高度的评价。

    30年代末期,皮埃尔在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所说的“空闲时间”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的“资本主义的需要,就是不断增加对于产品的集中需求”的观点的影响下,很赞成“把雇用劳动者新的消费方式与市场对流动资本的需要结合起来”。在他的影响启发下,拉斯科布提出了每周工作5天,40小时的劳动制度,给予工人额外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能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拉斯科布的这一创见,为现代大企业自由贸易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1924至1929年间,杜邦家族经历美国股票市场旋风式的强烈波动和随之发生的经济崩溃和科里·杜邦因涉及贿赂丑闻,政治上垮台和去世这两大事件的冲击。在那些岁月里,布兰迪瓦河畔的巨商们用尽所有可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来维护他们的新帝国,使成千上万失业挨饿的美国人不能分享他们多得难以置信的财富。

    这段时间,杜邦家族也出现了一些麻烦事,包括许多私奔和离婚事件,以及马萨诸塞州保护自然资源的官员反对杜邦主办的射乌鸦比赛的意见,这些意见曾经广泛宣传。摩根财团也继续施加压力,在1928年一年中,不仅强行剥夺其在美国钢铁公司的权利,把皮埃尔和拉斯科布从通用汽车公司的活动中撵走,而且在11月间强行出售皮埃尔拥有的阿特拉斯火药公司的7万股股票。

    当然这些麻烦事尽管令杜邦家族感到不愉快,但无损于他们的财富和声望于万一。杜邦仍然是杜邦,杜邦家族仍然样样都占第一位。庄园的数目占第一位(30幢左右),游艇占第一位(22艘),汽车占第一位(500余辆),个人财富占第一位,家族人数也占第一位。他们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橡胶公司。

    当工业界陷入可怕的经济萧条之中,纷纷破产、腰无分文的时候,惟独杜邦家有钱,而且找到了异想天开的花钱方法。在威明顿及其周围的60户左右的杜邦家族,把特拉华变成了他们的私人游乐场。

    在威明顿郊区,还有阿尔弗莱德重新开辟的尼莫尔庄园,以备这位“伯爵”偶然光临。

    皮埃尔的弟弟伊雷内,他也是位于古巴瓦拉德罗海滩的一座海滨大种植园的大老板,他偶尔与“古巴的屠夫”马查多总统一起在那里钓鱼。

    杜邦家族过腻了穷奢极侈的生活时,总是想方设法追求更放肆更有趣的消遣。皮埃尔的兄弟威廉·杜邦的儿子塞缪尔·杜邦一直在他的亨利·克莱的庄园中练习投刀,这看来于人无害,可是有一天他要他的妻子作为投刀游戏的靶子。她当晚就离开了,并控告塞缪尔投掷刀子和在浴室中挂起许多镜子,她很快跟塞缪尔离了婚。这种怪僻行为只能用精神空虚来解释。

    杜邦人的性格和行为的怪僻还表现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拉蒙虽然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却是个守财奴,他往往为了免付小费而自提行李。伊雷内在金钱上也是以斤斤计较而闻名的。其实这并不奇怪,这一方面说明资本家吝啬的本性,一方面说明他们聚财敛财有方。近200年来正是靠“锱铢必较”,靠剥削国内外劳工,靠优厚的政府合同,才使杜邦家族搜刮了100亿美元的财富。

    然而皮埃尔却不同,他既能慷慨解囊资助教育和慈善事业,自己又舍得花。他在外界给人的印象是不声张,不摆阔气,但他私下的生活,仍是慷慨大方的。人们从1934年皮埃尔妻子艾丽斯的一份财产清单可以看出他家花钱如流水的事实。仅银质餐具就有:茶匙、点心匙、大勺、汤勺、巧克力饮料勺、冰淇淋勺、柑桔勺,共24把,另外仅鸡蛋勺,就有12把,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1942年,朗伍德庄园的固定服务员,有大厨师,二厨师,三厨师,四个帮厨工,一个女管家,三个男仆,侍者领班,看门人。这年8月,皮埃尔和艾丽斯举办一次有275名来宾参加的鸡尾酒会时,新增的服务员就有:端送饮料侍者七名,端送开胃饼干侍者五名,餐具侍者四名,收拾清理侍者七名,还有酒吧间招待员五名。

    1939年,在朗伍德庄园为准备一个500人的晚餐舞会,仅雇用的男女厕所服务员就各有三名。除了吃晚饭,还安排了次日清晨4点共300人的早餐。

    此外还为100名司机安排了红肠面包、三明治、咖啡、冰淇淋、蛋糕。皮埃尔还为他的几个侄女举办初入社交界的聚会,那场面更加盛大堂皇,热闹非凡。

    而他的弟弟伊雷内举办一次除夕晚会,向每位家住特拉华州的杜邦家族成员,按其年龄每一岁收0.5美元。皮埃尔交了40美元,那时他正好80大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