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亨利建立杜邦帝国(2/2)

    拉蒙·杜邦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青年人,且具有改革开拓的创新精神,他在杜邦公司干了十多年,搞出了不少的科研成果,为提高火药厂生产率,扩展杜邦公司的市场,使之成为美国火药业中的独立王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到了1865年,已经34岁的拉蒙,才同梅莉·贝琳小姐结婚。婚后,他仍然沉湎于火药的生产与科研。

    南北战争结束以后,海军部从法国获得了制造硝棉火药的最新的科研成果资料,这种新式“火药”比黑色火药具有更大的破坏力,海军兵工厂委托杜邦公司生产这种火药,他们认为杜邦公司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试制的设备,同时了解到拉蒙的父亲阿尔弗莱德曾进行过这种研究,因此寄予了很大希望。然而亨利将军却一口拒绝,因为他记得17年前他哥哥曾告诉他这种火药具有高危险性,所以他始终认为黑色火药是最好的,拒绝生产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火药。他甚至打算在渥太华州那片新拓展的土地上,新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火药厂。而拉蒙则对这种硝火药具有浓厚的兴趣,同他的这位叔叔展开了争论。但是,俗话说胳膊扭不过大腿,亨利既然不同意,只好由他了。

    正当杜邦公司于1866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色火药商的时候,瑞典的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发明了一种会使火药工业大为改观的甘油炸药。但亨利老板并未立即认识到这种炸药的发展前途,起初认为这种炸药太危险,后来当人们把这种炸药爆炸的毁灭性广为宣传时,便使他本来就拒绝的态度更顽固而不可动摇了,而拉蒙早就确认炸药的前途取决于达那炸药,他极力主张生产经销这种炸药,并耐心劝说反对改革、顽固不化的叔叔,并以要建立自己的公司拉亨利的儿子一起干相威胁。后来叔侄俩人达成协议,拉蒙离开白兰地去开办一家达那炸药公司,由杜邦公司资助其所需的资金和设备。这个厂建成以后,定名为雷波诺化学公司。工厂迅速投产,头年就生产了50万磅炸药,第二年达到300万磅,拉蒙很快就确立了这种高性能炸药在炸药工业中的杰出地位。本来,在这之前,瑞典、英、法等国已将甘油炸药销入美国。

    美国人用甘油炸药开运河、挖掘下水道,拔树桩,采矿,甚至洛克菲勒打新油井也使用这种炸药。拉蒙生产出甘油炸药以后,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使外商推销的甘油炸药相形见绌。

    1879年11月,和杜邦公司关系密切的拉夫林·兰德公司的董事长所罗门·塔克,提出同拉蒙共同制造黄色炸药。新的计划立即付诸实施,新厂在新泽西州境内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建了起来。黄色炸药的生产量从第一年的50万磅,骤然增加到第二年的300万磅。正当拉蒙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极大的不幸事件。

    拉蒙的家庭生活十分美满,他的妻子忠厚,是一个很令他放心的贤内助。

    他有七个孩子,个个聪明伶俐,招人喜爱。拉蒙待人诚恳热情,言谈幽默。

    凡认识他的人都热爱他、尊敬他。他有时候发表意见,显得有点威严、甚至果断,但往往被他的幽默改变了谈话的气氛。拉蒙最反对装腔作势,虚情假意。他对把自己的姓名割裂开的人,特别反感。然而这样的好人却未能一生平安。

    1884年3月28日,一位火药业同行来雷波诺炸药厂拜访,拉蒙陪他到各车间参观。回到办公室以后,俩人正在交谈,突然一位工人气喘吁吁赶来向他报告说硝化甘油贮存槽里在奇怪地冒泡。从那位工人的神色中拉蒙感到不同寻常。拉蒙急匆匆赶到出事现场,他喝令在场的其他人赶快撤离,自己一个人上去处理事故,动手设法使容易挥发的硝化甘油冷却。但就在这时,贮存槽中发出了一声巨响,硝化甘油爆炸了。拉蒙和那位报告的工人当场被炸死。他的尸体被埋在一片瓦砾之中。距现场100公尺的三名工人也未能逃脱灾难。

    至此,杜邦家族和杜邦公司已有两位为建立火药霸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杜邦王国建立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

    拉蒙死后,给他的妻子梅莉留下了七个孩子,最大的女儿才 16岁,14岁的儿子皮埃尔虽然还是一个未成人的少年,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他的肩上。他像他的大堂兄阿尔弗莱德一样,由于得到了来自肯塔基的弗雷德大叔的谆谆教导都早早懂事,小小年纪就能尽其作为家中大孩子之责了,皮埃尔后来担任杜邦公司的六任总经理,他的弟弟伊雷内担任七任总经理。

    拉蒙死后,亨利等于失去了左右手。但他仍努力确保杜邦公司在炸药工业中的垄断地位,贪婪的天性使他施展手段霸占白兰地河周围地区的土地交易市场,将威明顿城区西北向乡村延伸,并筑起了一道长达数公里的石围墙。

    这道围墙由于工厂的爆炸毁坏或其他人为的破损,经常需要从遥远的费城请石匠维修,误时又费钱,后来他干脆雇用了一批石匠迁移威明顿。这位全美最大的火药公司的老板,特拉华州地方军的少将,掌管着公司内巨细无遗的事务,然而他却喜欢骑一匹大白马,像封建领主一般去巡视杜邦公司的田地。

    他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地望着大片的特拉华原野圈进他的石墙时,那双冷酷的蓝眼迸射出像熔化的钢水似的光芒。他有时候也表现出一点人道主义精神,沽名钓誉。1870年因经济萧条,一般石匠工资下降了1.75美元,而他雇的石匠则保持2.9美元不变。到70年代末期,杜邦公司已从巨额赤字中解脱出来,他创立的托纳斯垄断了全国火药产量 95%,其家族的实际资产已达 1200万美元。这是近40年来亨利以说一不二的魄力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主管杜邦公司所获得的回报。

    然而,杜邦家族中人,一向跟这位亨利叔叔却貌合神离。他生前每年装入自己腰包的公司利润比其他股东所得总和还多,他还把家族的地产划归到他自己的名义之下,他排斥杜邦家族别的子女进入管理圈子。

    1888年开始,亨利的健康情况明显下降,变得老态龙钟了。6月生起病来,次年8月,在他77岁寿诞时,魂归西天了。与六年前拉蒙之死比起来,杜邦家族中人,对这位亨利老板,明显地表现出冷漠态度。这是他在公司中,在家族中巧取豪夺的另一种回报。

    为亨利的死而悲伤的,大概只有他的那只宠猫米内林了。亨利生前这只猫同他朝夕相伴,亨利下班回到家,猫就偎到他怀里,而他则尽情地戏弄玩耍。他重病卧床的时候。猫一直守在他身边。亨利下葬后这猫老在坟旁徘徊。

    把他抱回家后,瞬间又跑去了。她既不吃喝也不做声,很快就随主人去了。

    4. 海外的大扩张

    亨利在掌管杜邦公司时,独揽一切大权,在他临死前也没有对杜邦家族和杜邦公司的首脑地位的继承人作出安排,一方面是重病在身来不及做这件事,另一方面他不想交权。那时公司的合伙人,基本上是他一家子,即他的两个儿子威廉和亨利上校,以及他的两个侄子亚历克西斯的儿子尤金和弗朗西斯。亨利的葬礼完毕以后,在这四个合股人中展开了谁接任总经理的争论。

    亨利上校是亨利老板的长子,而且在亨利重病期间在公司里负过一段责,主管全部事务,而老亨利也像对待自己的继承人一样同他商量公司的工作,所以上校认为老亨利生前已有此意,新总经理非他莫属。

    然而上校的几个弟弟却有不同的考虑。他们认为上校行伍出身,过去又主要管公司的航运和铁路运输业务,对火药生产既无足够的知识,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认为他不适宜于担当此位,他们主张让49岁的尤金去干,在四人中惟他较为年轻。

    威廉和他的这位大哥亨利上校从来合不来,所以他极力陈述让尤金当总经理的意见,他对上校说,老亨利生病时曾对他说过希望尤金继承其职位,但亨利上校对人说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不过他愿意服从三位合伙人的决定。

    但是亨利上校由此更嫉恨威廉,并扬言不能让威廉死后葬入杜邦家族基地,为此还讲他一定要死在威廉之后。两兄弟的关系恶化到如此程度,以致威廉宣布退出杜邦公司,不愿与他这位大哥为伍。

    尤金·杜邦其人,在前一章已经提及,他在拉蒙研究室工作,是拉蒙的得力助手。他同他的伯父一样,蓄着美丽的红胡须,很注意仪表,经常衣冠楚楚,显得高雅不俗。尤金·杜邦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每遇紧急事务则显得头脑冷静,应对沉着。正是这一特性使他在公司里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受到家族的赏识。由于他长时间做过拉蒙·杜邦的助手,因此,他似乎具备了一个杜邦应有的一切资格,甚至连妻子阿米莉亚是他的堂妹这一点也符合了家规。尤金勤奋好学,对科研兴趣很浓,且有成就,曾经获得两项专利,他过去对管理方面的事接触不多,因此对担任公司首脑思想上准备不足。他开始时很想像老亨利那样去管理公司,但总觉得力不从心。

    不过,尤金·杜邦血管里毕竟流的是杜邦家族的血,是一个具有高知识、高智商的人,过不多久,他就对公司的管理摸出些道道来,而且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办法。他在公司管理方面采取的手段之严酷比老亨利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他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精简了杜邦公司的机构,下放了部分权力;用铁路代替了拖大车的骡队;裁减工厂的老工人。然而在裁减老工人方面做得太绝,他把终生为杜邦卖命的石匠和木匠除了名,剥夺了他们惟一生路。这就引起了老工人的强烈不满,以致招来了祸端。1889年圣诞节弗兰克·杜邦的两座粮仓先后起火,烧成灰烬,尤金推测可能是被石匠们烧毁的。

    杜邦家族同工人和睦相处的传统消失了。接踵而来的是,杜邦公司上游工厂发生了一次最猛烈的火药爆炸,死亡 12人,另有一妇一婴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引起了州内的骚动。但尤金不承认警方调查所证实的爆炸并非人为的事实,贿赂当地法庭制造了一桩冤案,将他前不久裁减了的四名工人,以纵火罪逮捕判刑,达到他警戒工人的目的。这个尤金的性格似乎有点矛盾,在爆炸(后)发生以后,他实行了一项新的抚恤政策,当即付给爆炸中致死者500美元,并在随后的五年付给100美元,另外为抚恤金领取者提供免费住房。

    以后,在工人危难之际,他也表现出自己的关心。1893年当宾夕法尼亚州一家银行倒闭时,尤金向该行送去一张支票,以支付杜邦公司工人在该行的存款。

    尤金的另一项重大改革,就是改变杜邦公司的所有制形式,把原来家族式的财产共有的“伙伴”制改为股份制,建立杜邦股份有限公司,并对改制后的股份进行了重新分配。尤金所进行的改革应该说方向是对头的,是杜邦公司所必需的,是合乎潮流的,但他的改革只是表层的,未接触到杜邦公司根本性的问题,因而对杜邦公司的发展并未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尤金就像他的前任亨利将军一样,专横独断,把公司的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压制有才能的年轻人、小字辈,不给他们提升。如皮埃尔·阿尔弗莱德被他排斥在董事会之外,未进董事会,自然就没有股份。而皮埃尔还是尤金的堂兄拉蒙之子,尤金和他的妻子都是拉蒙的助手,是拉蒙给了他指导,他才获得两项发明而获得专利。

    尤金为加强和提高杜邦公司在火药托拉斯中的地位和权力,所采取的手段之残酷也比亨利老板毫不逊色。他对托拉斯成员或新成立的公司搞违章经营者,千方百计把它们搞垮。有一家查塔努加公司不服,想同杜邦公司较量。

    于是尤金跟这个公司进行了一场价格战,搞低价倾销。其办法是贿赂铁路部门的代办,弄到了查塔努加公司火药托运的每周报表,包括桶数、目的地、收货人姓名,通报给杜邦公司。经过五年的较量。这家公司终于破产,然后杜邦收购了该公司总额51%的股份。用同样的手段,尤金搞垮了近二十余家公司。

    杜邦公司的生产发展得相当顺利而有成效。到了1890年,尤金·杜邦的火药托拉斯已控制了美国90%的炸药和95%的黑色火药的生产。这时候美国国内市场已容纳不下杜邦这个庞然大物了。尤金决心把公司触角伸向全世界,于是大踏步地向国外迈进。这样杜邦和欧洲的火药巨擘们迅速瓜分了世界市场。他沾沾自喜地展望着从国外获得更多利润的前景,他梦想着扬名于天下,在各大洲缔造庞大的工业帝国。

    新的大市场,要求有新型的大公司,这是尤金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特拉华州宪法未能给予杜邦家族所需要的大企业的一切特权。亨利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大胆的建议:修改特拉华州宪法。杜邦家族没有办不成的事。说到做到,经这位上校的策划和操纵,召开了州立宪会议,随之特拉华州新宪法就公之于世了。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给予大企业纳税优惠的特权。这就为建立大规模的股份公司打开了方便之门。尤金在原先进行的公司组织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规章,建立了明确的责任制。向着现代化大企业的目标迈进。

    对尤金·杜邦家族和杜邦公司的人,评价不一,但总的看法认为他不是一位出色的经理。不过他在位期间,杜邦公司还是稳步向前发展的,出现了一派幸福、繁荣景象。应该说他是最早对公司体制进行改革的人,他使杜邦公司进入了一个转型时期,拉开了建设现代化大企业的序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