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伊雷内睿智创基业(2/2)
    这是伊雷内早期开办火药厂成功的奥秘之所在。

    3. 独霸军火市场

    伊雷内·杜邦为了使自己的火药工业不断发展,需要解决原材料、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一系列问题。

    作为制造火药的必需原料之一要用船从孟加拉运入美国;木炭原料,以柳树的枝条经过加工后为最优;硫磺要从西西里岛送进来。

    技术作业,按不同的用途各异。猎枪用火药、军用枪弹及炮弹的火药、道路及运河开凿所需的火药用的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各不相同。

    伊雷内从小向化学家拉瓦锡学会了不少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对制造火药,无疑是小菜一碟。

    当时,火药厂的发展趋势相当可观。伊雷内研制的新产品黑色火药已进入试验阶段。但这时使伊雷内最感头痛的事是资金短缺。“无论多少资金都不够”,他写信给远在巴黎的父亲皮埃尔商量,希望得到他的资助,但皮埃尔一口回绝。万不得已,他只好又找波提商量,波提早就企图控制火药厂,欣然同意再入股8000美元,并表示不足部分由他去费城银行借。波提以个人名义从费城银行借到1.8万美元,对伊雷内来说是意想不到的幸运。不过从那以后,波提自己所用的便条和名片上都印了“杜邦·波提公司”,称伊雷内为厂长。

    1804年,伊雷内·杜邦完成了首批黑色火药成品,并立即将样品寄给格林威治街的维克多·杜邦贸易公司。维克多收到样品后立即在报刊上大登广告,称:杜邦·巴摩尔火药公司是新诞生的最有发展潜力的火药制造者,将以特价提供最优秀的黑色火药,保证其品质绝不亚于欧洲制造的火药。

    广告登出后,海军和陆军的订货单蜂拥而至,销售不断增长,两年不到翻了一番,达10万美元。

    伊雷内的工厂每天生产数百万磅火药,还供不应求。这些火药能够找到现成的广阔市场,还得感谢战争。大约2.2万磅杜邦火药被美舰用于对的黎波里和其他北美城邦不宣而战的战争。1805年7月4日,杰弗逊手下的作战部长亨利·迪尔迫恩上校宣布:伊雷内公司将承包政府的全部火药生产。

    拿破仑在西班牙的傀儡政府也订购了4万磅火药,其中大部分用于镇压被压迫的西班牙人民的反抗。但在伊雷内的心目中,无所谓胜利者或失败者,也无所谓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总之毫无是非之分。在他心中只有一排排装满黑色火药的木桶和日益增长的财富。

    越往后杜邦公司的命运与战争联系越紧密,为了大发战争财,他们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参与武装德国;为了大发战争财,他们惟恐天下不乱,竭力怂恿推动美国政府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乃至韩战、越战。因此,杜邦家族的核心人物们被戏称为“战争贩子”或“死亡贩子”。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自有人类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推动,就有了战争。战争就需要武器。武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初无非是棍棒,进而是弓箭,到了铁器时代,就有了刀剑。

    这些武器都是比较原始的。自火药发明以后,战争的武器才出现了质的飞跃。

    火药这种事物,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是怎么发现和发明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但至今仍然是个谜。不过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世界上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是中国。

    据推断,火药这东西起初是作为焰火、鞭炮的原料,用作嫁娶婚丧或驱赶野兽之类生产和娱乐活动。

    到了宋哲宗文祐年间 (11世纪80年代),开始将火药用于战争。朝廷的军器监,专设火药作坊,制作旋风炮、震天雷,但只能爆炸,不能射远。

    南宋绍兴年间(12世纪40年代),武器的技术大进了一步,宋人发明了火枪,把火药装在竹筒中,内安子弹,点燃引线射出,射程达到一百步。

    可以说中国不仅是火药的发明者,也是火箭和飞弹学近代武器的先驱者。

    后来,阿拉伯商人从中国学得火药制作法和火枪的制造技术,并进行了改进,以后随着他们的商船,带往欧洲,首先传到法国,然后传到英国和德国。

    美国开始生产火药,大约在17世纪60年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药制作的技术也不断创新。伊雷内从拉瓦锡学习的和随后在美国开办火药厂所采用的仍然是中国宋代的制造火药的老技术。到1802年开始生产黑色火药,随后才是硝化甘油火药、高分子混合火药。

    火药可以作为杀人凶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开始传入欧洲时,英国的修道士培根从阿拉伯人的记录中发现后,先是将火药制作法译成拉丁文,随之又想把它译成英文,广泛传播。但他想到,如果扩散出去,将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便把所有资料秘藏起来,然而培根没有想到,火药除了作为战争武器、杀人武器外,还有其他广泛用途,它既可危害人类,也可造福人类,应该禁止的不是火药,而是用火药制作武器,正如现在禁止核武器而不禁止核动力一样。

    伊雷内一开始就把火药生产作为发财的第八计划,把杜邦家族的命运紧紧地捆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战车上。伊雷内及其子孙们不是被战车拖着他们走,而是他们推着战车走。在这种经营策略推动下,伊雷内制造的黑色火药年销售额直线上升。1806—1807年间就由10万美元增加到12万美元。181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美大小火药厂有200家,而杜邦火药厂在这些工厂中名列第一,其产量几乎是这些厂的总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