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九章 诗王乐圣同晤面
    德国是最有名的音乐王国。歌德小时候曾在法兰克福看过神童莫扎特的演出。1778年3月26日,8岁的贝多芬在科隆举行了他的第一场公开的音乐会,轰动了德国,轰动了波恩宫廷。他得到了官方褒奖。但是他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他不是神童,无法与莫扎特相媲美。他只是在他父亲的打骂和威逼之下,才掌握钢琴艺术的。

    贝多芬比歌德小21岁,几乎可以说是两代人。他敬仰歌德,欣赏青年歌德的充满叛逆精神的作品。他谱写过歌德的《迷娘曲》。1810年他创作了《哀格蒙特序曲》,想把乐曲寄给歌德。正好贝蒂娜从小与歌德熟识,又崇拜贝多芬。于是她自然成了他们俩之间的桥梁。贝多芬让她转达自己对歌德的敬意。她又将歌德的信中的意图转告贝多芬:“请转达我对贝多芬的衷心感激之情。我很高兴同他结识,交流思想和感受肯定会带来益处。或许你能使他到卡尔斯巴德一游。我几乎每年都要到那里,会有闲暇时间听他的音乐,向他请教。”贝多芬得悉歌德的信之后,高兴得喊了起来:“如果有谁能使他理解音乐,那就是我!”

    然后他们俩直接通信了。贝多芬向诗人表达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景仰之情:“当我读到这部奇妙的《哀格蒙特》时,激起的热情使我重新思索、感受并把它谱成音乐。我非常希望知道您的意见,即使是责备,那对我和我的艺术也会是有益的,我会像得到巨大的赞赏那样接受它。”(1811年4月12日)

    歌德热情地复信,对贝多芬的馈赠表示感谢。他希望在魏玛能上演这部谱成音乐的悲剧,并相信它会“给自己以及我们这里的您的许多崇拜者的莫大的愉快”(1811年6月25日)。

    贝多芬这时正患耳疾,有点重听。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是多么重要,这是不言自明的。他在同年夏天去特普利茨疗养,他想在这里遇见他崇敬的诗人,但是希望落空了。他的医生告诉他,疗养一次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再去疗养,也许能见效。于是,在1812年夏天,贝多芬再次去那里疗养。他听说,玛丽亚·卢多维卡皇后将于7月也到那里去疗养,歌德必然陪同去那里。于是贝多芬从维也纳出发,经过布拉格,于7月5日到达特普利茨,住在“橡树”旅馆里。两周后,他在住房里等候着渴望已久的客人的到来。

    歌德先请女仆递进自己的名片。贝多芬立即朝门口迎了上去。

    善于辞令的歌德说:“我十分高兴与您结识。”接着歌德对贝多芬为自己的诗作谱写的歌曲和《哀格蒙特序曲》表示衷心的感谢。

    歌德关怀地询问起贝多芬的耳病病情。贝多芬说:“感谢上帝,耳疾对我的创作没有影响。我对音乐的想像依然是那样纯粹和清晰。”

    接着贝多芬表示愿意听取歌德对他谱的乐曲有什么看法。

    歌德直言不讳地说:“我把您谱写的与我的朋友泽尔特谱的相同的诗放在一起比较。我认为泽尔特谱的好。泽尔特的歌和我的诗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您谱的曲子却相反。我经常觉得有些不舒服,仿佛我看到我的孩子穿上了陌生的服装。①”

    ②转引自高中甫著《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第140页。

    贝多芬听了,感到不是滋味。他认为,当一首诗感人时,就会在人的内心发出声音。诗的精神会变成有感觉的生命。他说:“我们做番比较吧,先弹他的,再弹我的。”

    他坐到钢琴前弹起来。

    歌德听完后说:“这多么动人啊!”他感到贝多芬的迷娘曲才真正成为有感觉的生命。可是泽尔特的歌曲却达不到这点。弹奏泽尔特的曲子时,他却感觉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