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布莱德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六章 乘胜追击(2/2)
    一场新战略的争论在艾森豪威尔的调和下结束了,等待盟军将领的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行动。

    8月25日,蒙哥马利将3个集团军部署在塞纳河沿岸200公里长的地域上。加拿大克里勒的第1集团军、登普西的第2集团军分别居左、中翼;美军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在右翼(该集团军包括科利特的第19军、杰罗的第5军、柯林斯的第7军)。蒙哥马利指挥共22个半师40万人的部队,其中有8个半是装甲师。他将指挥大军夺取安特卫普港。

    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仅剩下巴顿的第3集团军了,而且第3集团军只有埃迪的第12军和沃克的第20军能参加行动。米德尔顿的第8军仍在布列塔尼,海斯利普的第15军正离开芒特。布莱德雷深感兵力太弱,将麦克莱恩的第90师和麦克布赖德的第80师调给巴顿以充实力量。在此之前,巴顿对蒙哥马利的做法疾恶如仇,但一旦战斗开始,巴顿马上变得豪迈奔放、乐观自信了。他确信这是消灭德军、结束战争的时候了,虽然他的任务是配合蒙哥马利作战。

    8月26日,巴顿率两个机械化军从默伦和特鲁瓦出发东进,发动了一场闪电战。他以神奇的速度推进,8月29日,埃迪的第12军夺取了夏隆,直逼圣米希尔;8月30日,沃克的第20军攻占了兰斯,次日占领凡尔登。9月1日,两个军渡过默兹河,在河东建立了桥头堡。巴顿的第3集团军此时离德国本土仅有100公里了。

    蒙哥马利这次的进攻也表现出神奇的速度。8月29日攻击开始,6天后打先锋的布雷恩·霍罗克斯的第30军便推进了400公里,攻占了亚眠、里尔和布鲁塞尔。9月4日,第30军攻占了安特卫普;加拿大的第1集团军占领了迪埃普,并把德军的第15集团军孤立在勒阿弗尔、加来和敦刻尔克;霍奇斯的第3集团军在登普西右翼杀向比利时。柯林斯的第7军俘虏了共2.5万名德军。

    蒙哥马利又犯了老毛病,当部队进攻顺手时,他未能命令手下夺取距安特卫普120公里远的阿纳姆,那是莱茵河畔的咽喉要地。9月4日,第30军停了下来,丧失了强渡莱茵河的良机。第二天,德军开始在安特卫普的阿尔贝运河对岸构筑工事,抵御盟军的进攻。同时,蒙哥马利未能控制安特卫普和公海之间的斯凯尔德湾,德军在岛屿上构筑了海岸炮阵地。在9月3日,艾森豪威尔的海军司令伯特伦·拉姆齐曾致电蒙哥马利,要求他夺取德军的海岸炮阵地,防止德军封锁港口。夺取瓦尔切列恩岛上的海岸炮阵地,就要迅速渡过阿尔贝运河,向沃恩斯德雷克特迅速突击,然后扫清斯凯尔德湾。蒙哥马利的失误给德军留下了一个喘息的良机,德第15集团军迅速增援了岛屿。直到11月28日,盟军才得以启用安特卫普港,使这场突击战的战果打了折扣。

    全线追击的行动到9月初终于因补给品的严重缺乏而陷入了困境。盟军大约28个师的部队在法国和比利时作战,每天需20000吨物资,加上供应巴黎的1500吨物资,后勤补给线根本供应不上。艾森豪威尔只好给各战斗师严格分配定量物资。

    对于作战物资的补给,由于法国铁路系统的毁坏,盟军主要靠几千辆卡车往返于诺曼底与前线之间运输补给品,6000辆“红球快车”一昼夜要往返1100公里,损耗严重;同时,空军抽调了飞机紧急空运物资,使空降作战受到严重影响。

    在补充汽油的关键问题上,布莱德雷与蒙哥马利又发生了冲突。蒙哥马利计划将李奇微的伞兵空降在图尔内,协助进攻布鲁塞尔,但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早在空降行动前已越过图尔内。布莱德雷要求蒙哥马利调飞机空运汽油,但蒙哥马利为谨慎起见,不肯放手,结果飞机延误了近一周才投入使用。9月1日,美军的汽油耗尽,布莱德雷命令第1集团军在蒙斯附近停止前进,巴顿在默兹河畔停止追击。第1集团军虽不隶属蒙哥马利直接指挥,但他有权协调行动。布莱德雷的命令又使蒙哥马利火冒三丈,他责备布莱德雷把汽油转给巴顿。实际上巴顿的汽油是从德军缴获的100万加仑低级汽油。对此,巴顿也怒火中烧,他口出狂言,对布莱德雷说:“妈的!只要你给我40万加仑汽油,两天内我就能把你送到德国去。”

    同一天,艾森豪威尔正式指挥地面部队。为了不使蒙哥马利有“降级”的感觉,丘吉尔说服国王授予蒙哥马利陆军元帅军衔。这样,又引起布莱德雷和巴顿的不满。英国陆军元帅相当于美国的四星上将,这样,从军衔上蒙哥马利与艾森豪威尔同级。

    对于蒙哥马利夺取安特卫普后的战略,艾森豪威尔尚未作决断。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都为各自的战略设想而奋争。9月2日,艾森豪威尔在布莱德雷设在夏尔特尔的司令部与布莱德雷及其手下的集团军司令巴顿、霍奇斯讨论战略战术问题。布莱德雷主张两路突击,不等重新组织后勤保障而马上实施快速追击。盟军分两路沿阿登山脉南、北侧直指鲁尔区和萨尔区。蒙哥马利在占领法国港口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后再向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推进,夺取德军导弹发射场,之后渡过莱茵河,在阿姆斯建立桥头堡;美军从布鲁塞尔、列日、亚琛、科隆一线向东,在莱茵河对岸建立桥头堡,这一路由霍罗克斯的第30军、科利特的第19军和柯林斯的第7军来组成。霍奇斯下属的杰罗的第5军则进攻阿登山区和卢森堡,弥补巴顿与霍奇斯之间的空隙。在南路,巴顿的第3集团军从默兹河桥头堡出发,沿梅斯、法兰克福穿过萨尔区直逼莱茵河。他手下除沃克的第20军、埃迪的第12军和海斯利普的第15军外,米德尔顿的第8军在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接替布列塔尼半岛的占领区后,也赶来参加战斗。

    艾森豪威尔对布莱德雷的战略深表同意,但他担心蒙哥马利的极力反对和后勤补给问题。巴顿对艾森豪威尔的犹豫很不耐烦,他表示用声誉担保,即使减少供应,他也可以凭他的能力杀到德国去。最后,艾森豪威尔除未确定进攻日期外,接受了布莱德雷的计划。9月4日,他发布命令:阿登山以北的部队占领安特卫普后即突破保护鲁尔区那段齐格菲防线,夺取鲁尔区;阿登山以南的部队则突破南段齐格菲防线,然后突入萨尔区,夺取法兰克福。这项命令要求尽快实行。

    离开布莱德雷的司令部后,艾森豪威尔的专机遭风暴袭击,飞机迫降在沙滩上,为躲避德军埋下的地雷,拖走飞机,艾森豪威尔右腿受了伤,只好卧床休息,停止工作。9月3日,布莱德雷去登普西在亚眠的司令部向蒙哥马利和登普西传达新的战略计划。蒙哥马利心怀不满,但他未作表露,表面上按计划下达了命令,这似乎出乎布莱德雷所料。他们还划分了各集团军的分界线。

    可是,9月4日,蒙哥马利向艾森豪威尔发出了一封怒气冲冲、蛮横无礼的电报,坚决要求支持他的一路突击战略,立即由他率军攻打柏林。他的理由是二路突击会造成补给困难,结果使二路大军均显得软弱无力。为了自己的战略能够实施,蒙哥马利甚至不顾艾森豪威尔的腿伤,要求艾森豪威尔于9月5日到他的司令部商讨问题。艾森豪威尔被激怒了,他咬牙克服膝关节的伤痛,否认了蒙哥马利的主张。并要求巴顿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逼近和渡过莱茵河,突破齐格菲防线。而对蒙哥马利攻占柏林的战略,艾森豪威尔表示要待启用包括安特卫普在内的港口和夺取鲁尔区、萨尔区后才决定。蒙哥马利虽然不服,但也无可奈何了。在9月2日,布莱德雷已命令霍奇斯和巴顿开始实施二路突击。霍奇斯在阿登山以北调动科利特的第19军进攻科隆、柯林斯的第7军攻波恩、杰罗的第5军攻科布伦茨。柯林斯和杰罗得到汽油的补给后立即开始了行动,科利特稍后也开始了行动。9月5日,第7军到达默兹河,9月7日夺取了列日。9月10日,他们到达了离齐格菲防线以西仅16公里的欧本;第5军在阿登山地和卢森堡的进展也较顺利,9月10日抵达了离齐格菲防线不到16公里的地方;第19军剩下的第2装甲师和第30师(其第79师抽调给了巴顿)也于9月10日渡过了阿尔贝运河。

    在南路,巴顿补充汽油后于9月5日出发,率2个军共6个师先期夺取摩泽尔河畔的南希和梅斯,然后直逼法兰克福。巴顿对抵达莱茵河信心十足,他情绪饱满,洋洋得意。

    霍奇斯在面对齐格菲防线时开始谨慎起来,他不相信情报部门提供的关于德军防御力量薄弱的看法。他命部队暂停两天,等待弹药的补给。

    这正是:战略决策纷争起,美军一路杀敌忙;垂死德军守防线,胜负决战即在前。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