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晤之前,罗斯福总统派罗伯特?墨菲去见戴高乐。他们交谈了近一个小时。墨菲建议将军会见总统时,不要提条件。“吉罗感兴趣的只是军事指挥权。”墨菲说,“只要你沉住气,过不了三个月,控制形势的是你,因为吉罗无政治野心。”戴高乐绷着脸回答说:“政治野心会随着一个人地位的变化而迅速膨胀的!”
1943 年1 月22 日晚上,在安法一座为罗斯福准备的漂亮的别墅里,举行了这次会晤。罗斯福亲切地接待了戴高乐。他带着通常那种迷人的风度,用法语向戴高乐问候,他的法语讲得不好,但愿意用这种语言交谈。然而,他们的谈话不得不被翻译打断,这更增加了混乱,罗斯福的基本观点是,他不能承认戴高乐的组织,因为戴高乐“不是选举产生的”。戴高乐回答说,圣女贞德拯救了法兰西;她也不是选出来的。历史上其他例子,戴高乐也讲了许多,但罗斯福只记住了圣女贞德的名字,后来他一再加以嘲讽。他用各种方式反复说的那些他认为是诙谐的挖苦话传遍了华盛顿,甚至外国的首都。据说罗斯福对戴高乐说:“那天,你告诉我,你是圣女贞德,现在你却说你是克雷蒙梭。你到底是谁?”戴高乐回答说:“我两者都是。”于是罗斯福又对戴高乐说:“你应当做出选择,因为你不可能两者都是!”总统身边的人也围着罗斯福绘声绘色编造笑话:说戴高乐接连宣称他是圣女贞德,是波拿巴,当然还是路易十四!
这些挖苦话也传到了戴高乐的耳朵里,但他从未进行反驳,这或许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对这次和罗斯福的首次会见,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会谈虽然客客气气,但十分勉强。“这天晚上,我们随心所欲地展开角逐,但是当谈到法国事务时,我们都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暧昧。罗斯福转弯抹角地把丘吉尔已直言不讳地告诉给我的那套既定计划暗示于我,并且使我慢慢地理解他要强制我接受这个计划,因为他自己早已决定好了。而我呢?只是很审慎地告诉他说,法兰西的民族意志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并且迟早要先在法兰西帝国内,然后在法兰西本上上建立起法国人所渴望的政权。但是,我们都竭力小心,避免引起正面冲突,因为我们都感觉到,冲突没有什么局处,并且我们也知道,此后我们俩都需要彼此尊重对方的利益。”
第二天,戴高乐单独会见了吉罗将军。吉罗又向他兜售了罗斯福和丘吉尔所推行的计划。将来的法国执政委员会有三位主席,吉罗本人是第一位首脑,戴高乐居第二位,英国人打算从法国调来的乔治将军居第三。为了保持三首脑在军阶上的平衡,准备把戴高乐提升为陆军上将。但吉罗却要把军事方面的指挥权独揽下来。吉罗将是法队的总司令。包括自由法国和抵抗运动的一切武装力量,根据这个理由,他只隶属于文森豪威尔。维希的总督们仍然保留他们原来的位置。另外,组织一个“法兰西帝国议会”,这个议会要管理法兰西帝国的行政事务,但绝不能从事任何政治活动。
戴高乐听完了这个“一厢情愿”的计划后,十分反感他说:“你所想象的是,在罗斯福的庇护下由你掌握实权。总之,这是任凭外国摆布的执政官。但是,第一执政官拿破仑是在战争和独立中得到人民的一致称赞的。你要举行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投票呢?如果举行一次公民投票的话,准能对你有利吗?况且,拿破仑是以一个为法国赢得多次伟大胜利以及占领了广大领土的将领姿态出现的。我也全心全意地希望你能做到跟他一样。但是,照目前的情况来说,你的胜利在哪儿呢?”
戴高乐咄咄逼人,对这位败下阵来的理屈辞穷的将军紧追不放,接着他又质问道:“第一执政官在立法方面和行政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你的才能是这样的吗?再说,你不是不知道,在法国,公众舆论都攻击维希。然而,你的职务先是从达尔朗那里取得的,以后是从诺斯等人的手中取得的。所以你是以贝当元帅的名义取得你的那些职务的。人人都知道你给贝当元帅的信,你在信中告诉他说,你决不作任何事情来反对他的政策,在这些情况下,你相信你能取得大部分法国人民的拥护吗?没有人民的拥护,一个政府即使不成为叛乱的靶子,也只是个徒有虚名的政府。最后,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你的权力是人为的,是处在从属地位的。试问你,在这种情势下,怎能靠你保全法国的主权呢?”
面对戴高乐的质问,吉罗穷干应付,只好再次声明,这是属于政治问题的事,他不愿卷人政治漩涡;对于他来说,只知道重建法队,他完全信赖美国盟友。他说:“我刚刚跟罗斯福总统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我能组织多少师,美国就负责装备多少个师。我考虑,准备在半年内建立12个师。至于你,能在同样的时间内组织起一半吗?谁来供应你武器呢?”
戴高乐反驳说:“我们现在谈的不是你我在军队名额上的竞赛。现在,北非的军队是属于法国的。这些军队不是你的产业。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协议,你很快就可以看到的。问题是法兰西帝国以及法国本土内的统一,这就要求建立一个适应这种形势的中央政权。做到了这一点,所有各种军队就会毫无问题地统一起来,而且能统一使用。世界局势要求战斗法国是抗击敌人、维护共和国以及复兴民族的标志。当维希这个幽灵破灭的时候,全法国的井同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转向战斗法国。我们所要求建立的中央权力机构,一开始就谴责维希,并且声明停战条约根本无效,是非法的;这个中央权力机关和法兰西共和国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对于全世界来说,要成为法国独立的化身。”但是,吉罗拒绝让步。戴高乐发现他“不但没有被说服,反而更加顽固了”。戴高乐希望他回心转意。这两个人至少总算同意在北非建立一个联络组,以便进一步加强联系。
就在戴高乐与吉罗会谈的那天下午,罗伯特·墨菲又来向这位倔强的将军施加压力。告诉他英美同吉罗已作出一些新的安排。墨菲说,今后武器和粮食都将提供给吉罗当局,因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正式承认他“掌管法国的军事。经济和财政权益,而这些权益现在和将来都与现已在法属北非和西非站稳了脚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关”。戴高乐以怀疑的态度和不愉快的心情听着墨菲的讲述,他对供应方面的安排不加可否,但有一点刺痛了他,就是美国和英国自命力法国权利的裁判官,竟要与吉罗单方面打交道,而吉罗则在所谓不染指政治的借口下,居然承认他们的权威。这样看来,法国的权益不会受到尊重。
第二天清早,麦克米伦和墨菲给了戴高乐一份这两位外交官力他和吉罗草拟的协定文本。这个文件责成这两位将军去贯彻的仅仅是这样一个意图,即组成一个联合委员会,以便在战争期间管理法兰西帝国。戴高乐认为这个文件最低有三点不能接受。第一,它是盟国提出的;第二,它将使戴高乐不得不放弃他现有的政权;第三,它将给人们造成达成了协议的印象,而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协议。戴高乐征求了他的随员们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任何影响法国权力的协定,决不能是外国干预的结果,不管这种干预是多么友好或者多么高尚。但是,他准备在结束这次会谈之前,再分别向丘吉尔和罗斯福重申一下自己的立场。
根据戴高乐的回忆,那天下午他同英国首相的会谈是一次“最激烈的交锋”。丘吉尔声色俱厉地威胁说,他一回到伦敦就公开谴责戴高乐阻挠协议的达成,就要发动公众舆论反对他。戴高乐却反过来指责丘吉尔支持了一个法国不能接受的、使欧洲不安宁的、使英国感到遗憾的事业;丘吉尔的这种做法,只是为了使美国人满意,而不考虑其代价如何。接着戴高乐又会见了罗斯福,这位美国总统显得比英国首相“理智”。他对不能说服戴高乐接受公报的内容感到遗憾。他说,公众需要的是戏剧性的事件。如果吉罗和戴高乐在有总统本人和丘吉尔首相参加的会议期间举行会谈,发表某种共同声明,即使达成协议仅仅是“理论性”的,这样的消息也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戴高乐回答说:“这事我可以办到,会有一个公报的,尽管它不可能是你所需要的。”
会谈即将结束时,丘吉尔、吉罗和他们各自的随员也进来了,此外还有许多盟国的将军和官员。丘吉尔利用这次会晤的机会向戴高乐发起了一次新的进攻。他大声吼道:“我的将军,请不要妨碍战争!”可是罗斯福装作没有注意到丘吉尔在大发雷霆,他笑容可掬地询问戴高乐是否愿意与他、丘吉尔和吉罗将军合影留念?戴高乐“彬彬有礼”地表示同意。然后,罗斯福又惊喜地问道:“再请你当着我们的面,在照像机前和吉罗将军握握手,行吗?”戴高乐用英语回答:“i shall do that for you。”(为了你,我将这样做)总统对此非常高兴。有了这张照片,他可以向美国新闻界表明他的政策是多么成功!
离开安法之前,戴高乐草拟了一个简短的公告。这个公告他给吉罗看过。当然没有让罗斯福和丘吉尔知道内容,最后的定稿是这样的:“我们会见了。我们会谈了。我们注意到了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目标就是彻底打败敌人,从而赢得法国的解放和人类自由的胜利。与所有盟国并肩作战的全体法国人在战争中团结一致,将会达到这个目标。”
戴高乐在卡萨布兰卡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他不得不为此在盟国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和困难方面付出代价。不仅美英政府首脑对他不满,而且在伦敦和华盛顿的法国记者和电台评论员也都津津乐道地在他的“可悲的傲劲”和“野心未能实现”方面大做文章。
当停伯在纽约港的法舰和商船上的海员纷纷弃船而去,要求在戴高乐的旗帜下服役时,美国当局便逮捕了一些人,并以戴高乐征召志愿军破坏战事为理由,用最强烈的词句向在华盛顿和伦敦的自由法国机构提出抗议。
然而,戴高乐密切注意的是政治战略。阿尔及尔是权力和活动中心。双方都在这里加紧施加影响。照戴高乐派看来,关键的一点是对吉罗施加压力,使他割断与维希政府的联系。戴高乐的代表卡特鲁将军明确表示,如果要取得谅解,必须清除维希分子。1943 年2 月23 日,他起草了一份“致军政长官”(吉罗)的备忘录,呼吁他宣布1940 年的停战无效,撤销维希分子的高级行政职务,恢复“共和法”,也就是废除维希法律。权力竞争到了这一阶段,一个不露声色而又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微妙人物让?莫内出场了。这位对历史有影响的法国人,最初曾拒绝参加戴高乐的抵抗运动,后来他到了美国。作为一个银行家和工业家,莫内堪称典型的专家治国论者。然而,多方面的才智使他对政局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哈里?霍普金斯的建议,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决定派莫内去阿尔及尔担任吉罗的半官方的政治顾问,实际上是教吉罗如何玩弄政治,尽快把戴高乐派统一起来。在莫内的帮助和规劝下,不久,吉罗的办公室便制定出大量的“共和国”的措施,发出了许多文件。3 月4 日,颁布了关于战士勋章的新条例;3 月5日,吉罗宣布法国没有种族歧视;3 月8 日,禁止发行载有贝当最新训令的一期《北非公报》。吉罗又于3 月14 日作了一个由莫内起草的精彩的演说。在演说中,他不仅赞扬了自己的部队,也赞扬了戴高乐的部队,并呼吁共和国内团结一致。四天以后,维希政府的许多法令被正式废除了。接着,奠内又说服撤掉了一批维希派顾问,在填补这些新的空缺的人中,有宣布效忠于戴高乐的德姆维尔。在后来的年代里,他曾先后担任戴高乐的外交部长和总理。
在此情况下戴高乐派的力量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他的计划并未完全如愿。英美“竭尽全力”挫败和限制戴高乐遥控的夺权尝试。
1943 年4 月6 日,从华盛顿回来的艾登和怀南特分别警告戴高乐说,如果他接受吉罗的领导,许多好事将会降临于战斗法国。戴高乐回答说:“如果吉罗1940 年6 月18 日就在北非负起责任,拒绝贝当和魏刚的命令而把战争打下去的话,我本来是可以全心全意接受他的领导的。但是如今是事情已经过去了。”4 月10 日,吉罗建议成立“海外领地委员会”。他和戴高乐将是其成员,但并无政治权力。吉罗本人不会使他的军事指挥权隶属于这个机构,他准备使它隶属于盟军最高统帅部。吉罗的新建议使法兰西全国委员会大为震惊。在4 月15 日的会议上,委员会一致支持戴高乐,要求组成一个拥有实权的执行委员会,撤换通敌的维希人员,并要求使法军总司令(即吉罗)置于委员会的领导之下。同时,现在存在的全国委员会主席戴高乐应有权在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去阿尔及尔。
吉罗的新建议,弄巧成拙,它挫伤了法国人的民族情绪,从此戴高乐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吉罗的抵抗已开始崩溃。抗战运动的洛林十字旗已在阿尔及尔出现,不少人公开致电支持戴高乐。4 月14 日,当自由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开进突尼斯的斯法克斯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戴高乐万岁”的欢呼声。这时,戴高乐的力量已有了决定性的增长。他派往国内的抗战运动的代表让·穆在5 月15 日电告,全国抗战运动委员会业已组成,从而联合了各种不同的政治信念的组织,一致向戴高乐将军和民族委员会表示,保证完全服膺他们所确定的原则,并贯彻到底。而且还要求在阿尔及尔迅速成立“以戴高乐为主席的中央临时政府,并任命吉罗将军为军事首脑”。
在此情况下,吉罗4 月27 日被迫写信给戴高乐,说他放弃占优势的政治地位,并邀请戴高乐立即前往阿尔及尔,以便商谈组建法国中央权力机构的问题。至此,戴高乐确实赢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正是:有勇无谋是吉罗,首次较量走下坡;抗战领袖得群众,计谋运筹着数多。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