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告诉戴高乐,美英商议由吉罗将军指挥北非的法队。戴高乐听了表示赞扬和良好的祝愿。但在军事方面,他认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必定要使用突尼斯的巨大海军基地宾泽特,而盟国却没有打算在那儿登陆,对此他表示惊讶。再说他本来是可以派柯尼希师在那儿登陆的。丘吉尔和艾登对他表示赞同,但是提醒他那是美国人的责任。
“美国人现在在非洲登陆,这件事本身是令人满意的。”戴高乐说,“你们英国和我们自由法国在非洲共同作战已经有两年了。对法国说来,我看在非洲可以重建一支陆军,或者重建一支海军为解放法国而战。吉罗将军是个伟大的军人。我祝愿他的尝试成功。遗憾的是盟国怂恿他与我不和,否则我不仅预祝他成功,还能给他帮助。迟早我们会相互谅解的,盟国的干涉越少,我们的合作就会越好。至于说现在所进行的战斗十分激烈,我丝毫也不感到奇怪。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有许多去年在叙利亚同我们扛过仗的军人,是你们不顾我们的警告把他们放走的。另外,美国人在北非要玩弄利用维希反对戴高乐的把戏。我一直这样想,到时候他们必然要还这笔帐。事实上他们正在付这笔代价,当然我们法国人也应该付出代价。但是,在我们军人的灵魂深处有道义观念,我相信这场战斗不会打很久。然而,不管时间多么短,德国人是要来的。”
然后,丘吉尔问戴高乐对战斗法国和北非政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打算,还问他是否知道达尔朗也在阿尔及尔?对此,戴高乐回答说:“在我看来,只有统一起来。这就是说有些关系应当尽早建立。在阿尔及尔的维希政权及其代表人物必须下台,因为整个抵抗运动不允许他们存在下去。如果达尔朗要在北非为王,那就没有取得协议的可能。”
1942 年11 月8 日晚上,戴高乐向法兰西全体军民,向法属北非的侨民和军政人员发表了广播演说。他说:
法兰西的盟国,已开始把法属北非投入解放战斗里来了。他们正在那儿让大批军队登陆。这样,就使我们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成了解放法国的前进基地。??
战斗法国已经使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重新参加了神圣的战争,它一直希望,一直想使其他的一切地方都这样做。其他的一切地方!特别是指法属北非来说的,我们从前在那里曾经获得那么多光荣,现在那里又有着大批的部队。
法兰西的将领、士兵、海军、空军、公务人员们、北非的法国侨胞们,起来吧!帮助我们的祖国!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团结在一起。战斗的法兰西特别命令你们,不要考虑什么名义和形式,只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拯救祖国!所有战斗法国的成员,赞扬、欢迎和欢呼一切不怕敌人和卖国贼、敢于重新站立起来的人。不要听信奸细的谣言,说什么我们的盟友,将要夺取我们的法兰西帝国。
前进吧!这是伟大的时刻。正是施展聪明和勇敢的时候。敌人到处都在动摇和屈服。北非的法国人,我们希望通过你们,把我们从地中海这边逆到对岸,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中去,这就是说要依靠法国人取得胜利了!
北非战斗中、法、英、美伤亡惨重的消息使戴高乐闷闷不乐。11 月9 日午后,他在伦敦召见了美国代表斯塔克海军上将。战斗中的情况使海军上将感到痛心,他不相信竟会发生这样的战斗。他说:“艾森豪威尔也感到吃惊和不安。”可是戴高乐还是想采取行动。“我要派一个使团到阿尔及尔去。”他说,“我要求美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使团到达目的地。”斯塔克答应作必要的安排。次日,戴高乐写信给丘吉尔,请求他从中斡旋,以寻求罗斯福的支持,并命令普利文、比约特、达斯蒂埃和弗雷内准备起程。
11 月11 日,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那天晚上,成千上万的“在大不列颠的法兰西人”,聚集在阿伯特大厦倾听戴高乐将军为法兰西全国人民的团结而发出的慷慨而激昂的呼吁。
这时,一种奇妙而糟糕的局面在阿尔及尔发展着。在盟军占领了阿尔及尔之后,吉罗将军来到这里,发表了一篇广播演说,号召北非法军停止抵抗,但毫无作用。在北非的维希法国一部分上层人士中,特别是军政首脑们,仍然把贝当视为偶像,而达尔朗又被视为贝当的直接代表,北非的军官都是按他的指示办事。据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克拉克将军拍回电报说,没有达尔朗参加,就不可能达成和解,而他的这种观点也得到当时在阿尔及尔的吉罗将军的支持。”同时,在艾森豪威尔离开英国之前,丘吉尔曾对他说:“如果我能见到达尔朗的话,尽管我极恨他,但我如能匍匐在地上,爬行一英里而使他把舰队带到盟军这边来,那我也欣然照办。”此外,从军事方面讲,盟军也力求避免“耗费大量鲜血,造成无数痛苦”。因此便同达尔朗达成停战协定。
11 月10 日,达尔朗发出停火命令。12 日,阿尔及尔以西的战斗全部停止了。
11 月中旬,盟军又继续东进,占领了突尼斯境内的一些地方。
德国人截获了达尔朗给贝当宣布停火的报告。在德国人的压力下,贝当立即宣布不承认达尔朗有此权力,并解除他的职务。这个不识时务的法国元帅,还宣布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抵抗英美入侵,与德国进行全面合作。因此,当达尔朗在11 月11 日下午下令土伦舰队一旦有被德国人俘获的危险就立即出港时,法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德拉博德海军上将,根本不予理睬。
11 月27 日,德国人开始了夺取这支舰队的行动,德拉博德立即下令将73 艘舰只沉没在港底,其中包括一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7 艘巡洋舰,29 艘驱逐舰和鱼雷快艇以及16 艘潜艇。戴高乐在伦敦听到这个消息时颓丧悲愤已极,就是这个德拉博德,听到盟国登陆的消息时,居然想出动他的舰队去攻击盟国的海上护航运输船队。
为了进一步发挥达尔朗的所谓“作用”,经罗斯福授意,11 月13 日,盟军同达尔朗达成了最后协议,即“北非的法政官员与和平居民同盟军合作,盟军承认达尔朗管理法属北非的行政事务,吉罗将军指挥北非的所有法队”。当达尔朗协定的实情公诸于世后,在英国国内,在自由法国内部,引起了普遍的不满。丘吉尔也感到他周围的舆论日益激昂。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桩卑鄙龌龊的勾当,而其对象“乃是一位与我们不共戴天之仇敌”,因此在他们心目中,在北非登陆的胜利,还有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已因此黯然失色。
11 月16 日,戴高乐拜会了丘吉尔和艾登,告诉他们,与达尔朗作交易的决定并不像他们所辩解的那样,在战略上是站不住脚的。丘吉尔忙解释说,“英国只是因为这是权宜之计才同意的。”
“我了解英国的立场,”戴高乐说,“但我的看法是不同的。你们援引了一些战略上的理由,但这正是战略上的错误,正是与这次战争的道义性质相矛盾的。我们不是处在腓特烈向维也纳朝廷行贿夺取西里西亚的18 世纪,也不是利用米兰的警官或佛罗伦萨的刺客的意大利复兴时期。况且,后来人们也没有选他们出来充当解放了的人民的领袖。今天,我们是以人们的生命、鲜血和痛苦进行战争的。”说到这里,戴高乐把法国来的电报拿给丘吉尔和艾登看,他说:“这些电报反映出来的舆论令人震惊。你们要想一想这种冒险所带来的后果。如果由于盎格鲁拉克逊人的缘故,法国一旦看到它的解放就是达尔朗,那未从军事观点来看,你们可能打胜仗,但在道义方面你们是要吃败仗的。”
与此同时,戴高乐命令法兰西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一项公报,声明与盟国在阿尔及尔的安排断绝关系。戴高乐在会见丘吉尔和艾登之后,留下来和他们共进午餐。谈话的气氛是紧张的,虽然英国首相竭力安慰这位倔强的将军说:“事态很可能朝着对你有利的方向转化,吉罗在政治上已经完蛋了,达尔朗迟早也会有同样的下场,你就是荣誉,只有你一个人能站得住。”丘吉尔劝戴高乐忍耐一点,“美国人到时候会来找你的,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在这次会见后的第二天,11 月17 日,丘吉尔致电罗斯福说:
“我应该让你知道,与达尔朗所签的协定引起了强烈的愤怒。我越考虑这个问题,就越相信它只能是一种仅仅由于战事急迫而不得已才采取的权宜之计。人们会以为我们愿意和当地的吉斯林之流妥协,这种看法不仅在法国而且会在全欧洲给我们的共同事业带来不良的政治影响,我们对此决不能忽视。达尔朗声名狼藉。正是他,提拔他的下属来指挥法国海军,从而使法国的海军对我们怀有恶意。正是他,派法国海军到卡萨布兰卡附近的海面与你的舰队作战,才使一些美国海员送了命。此事恍如昨日,如今为了权位,达尔朗又倒向我们这边了。和达尔朗签订一个永久性的协定,或在法属北非成立一个达尔朗政府,这是无法为千百万普通百姓所理解的,而他们的一片至诚之心就是我们的力量。”
根据丘吉尔电报中反映的情况,罗斯福于11 月18 日,也就是在收到英国首相电报后的第二天,发表了一项公开声明。罗斯福代表盟国强调指出:“未来的法国政府决不能由法国本土或海外的任何个人来成立,它只能在法国人民被同盟国的胜利所解放后,由法国人民自己来成立。目前在北非和西非所作的安排,仅是由于战事紧迫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罗斯福的声明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人民的忧虑,同时也使丘吉尔感到宽慰。
11 月20 日,总统还写信告诉首相说:“昨天我私下对报界讲了一个流传在巴尔干的古老的希腊教会的格言,因为它似乎适用于我们目前的达尔朗一戴高乐问题,这句格言是:“我的孩子们,在大难临头之际,你们可与魔鬼同行,直到你们下桥为止。”
罗斯福所提到的“权宜之计”和“与魔鬼同行”,使达尔朗忐忑不安,他开始感到自己已处于日益孤立的境地。他在给克拉克将军的信中写道:“由各处获得的消息,都证实了这样一种看法,即我仅是一个被美国人挤干后将要扔掉的柠檬。”他还表白说,他并不计较个人地位,也并非出于骄做、野心或有什么打算,而是因为他在他的国家身居要职而有责任这样做。
达尔朗虽然口口声声忠于他的祖国,要真诚地与盟国合作,但他却继续为非作歹,不听忠告。达尔朗继续任用维希官员,甚至包括那些同纳粹密切合作而声名狼藉的人。另一方面他把阿尔及尔的戴高乐分子关入狱中,封闭了他们的《战斗报》,这就更加激起法国人民对他的仇恨。自由法国、地下抵抗运动以及英美报刊群起而攻之。达尔朗短命的统治即将猝然告终。圣诞节前一天,他在走上通向他的办公室的台阶时,被一个叫博尼埃?德拉夏佩尔的青年开枪击倒,不到一小时这位海军上将就死了。刺客认为,为法国人民铲除一个声名狼藉的领导人是他的责任。但根据吉罗的命令,他立即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并于12 月26 日被枪决。这位英勇的青年,当时年仅20岁。
达尔朗之死除掉了戴高乐将军道路上一个主要障碍。但其直接后果是使一个业已混乱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12 月27 日,戴高乐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应邀去华盛顿访问。在去机场的途中,突然接到通知:由于暗杀达尔朗所产生的后果,罗斯福和丘吉尔已决定取消他的访问。戴高乐从机场回来,立即电告吉罗将军:“达尔朗被刺是一个警告,现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了。”他建议尽快在法国领地阿尔及尔或乍得与吉罗会晤。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