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重庆获好感,关系玲珑好手段;
无奈巧妇炊无米,再好方案难施展。
蒋介石的黄山别墅位于嘉陵江南岸,距市区10英里。这是一座向阳的山坡,视野开阔,草木葱茏,站在观景台上可以鸟瞰重庆市区和两条夹峙在山谷里的弯弯河流。抗战期间,委员长一般都在这里会见来访的外政要人。
他向来对英国人不抱好感,这大概是北伐战争时他的兵锋首指英国支持的吴佩孚和孙传芳而结下的积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中国与英国同样对日作战,蒋介石蛮以为做为同盟国家可以捞到跟英国人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上次韦维尔访华时所表现出来的傲慢态度使他觉得受到了污辱,至今仍记忆犹新。
韦维尔那次访问重庆是在1941年12月23日。此人被伦敦1980年版《历史百科全书》中称作“……二次大战中最有成就和最不幸的将军之一。”他身材魁梧,性格倔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一只左眼,因此当他跟别人会面时,常常用剩下的那只右眼蛮横地瞪着对方,使人感到他像一头随时都会发怒的独眼公牛。
韦维尔抵重庆时,带来一大群衣着华丽、趾高气扬的军事助手和参谋。这些狂傲的不列颠军官从走下飞机的第一刻起,就以一种西方人的优越感俯视前来欢迎他们的中国主人,并且公开把中国的委员长称做“酋长”,那意思是中国人还都是原始的部落民。
也是在黄山别墅。蒋介石真诚地欢迎并宴请远道而来的英国客人。他身着戎装,满脸微笑,亲自在别墅庭院的大门口欢迎贵宾到来。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则亲自为丈夫充任翻译。蒋介石显然对即将开始的双方会谈持乐观态度,因为大敌当前,英国人到处吃败仗,所以他觉得这位英国将军会对他客气一番,并就盟国的援华物资和中队参加缅甸共同防务等问题达成原则协议。
不料会见刚开始,韦维尔就不顾起码礼仪,当面对中国的最高统帅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备忘录要求中国方面将“囤集在仰光的租借物资,部分地转入缅甸防务”,并规定中队入缅人数“不超过一个团”。因为英国人虽然自顾不暇,却并不情愿中国来插手缅防务。伦敦从来没有忘记中国在历史上与缅甸曾保持过的那种宗藩关系。即使将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打完仗还能收复,可是如果中国人赖在那里不走,岂不是给大英帝国造成一个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吗?
蒋介石挨了当头一棒。会见气氛十分尴尬。
韦维尔一出门,蒋的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宋美龄安慰道:“大令(即英语darl-ing,亲爱的),同英国人打交道是不容易的,好在美国人跟他们不一样。”
“娘稀屁!这些洋人,都是帝国主义者,没有什么好东西!”蒋介石狠狠地咆哮。他嗅嗅同韦维尔握过的手,厌恶地皱起眉头。夫人知道丈夫不喜欢同这类洋人打交道,这不仅因为他们盛气凌人态度倔傲,还因为欧美人身上时常散发出一种不讨人喜欢的“羊膻味”。宋美龄立刻大声吩咐:
“来人!侍候先生洗澡。把门窗统统打开,把洋人的臭味都给我赶出去。”
这次蒙巴顿来重庆访问,蒋介石是同意了的,事先夫人又对他介绍过蒙巴顿的举止是如何的优雅和懂礼貌,跟韦维尔完全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所以他决定见一见蒙巴顿。此前,凡有英国人来华访问,除了老相识和礼节上非见不可者以外,他一般让外交部或军委会的何应钦、陈诚等人去接待,自己则借口公务繁忙或外出视察不在重庆而不愿会见他们。
不过,这次他见蒙巴顿,也还想着借机报复一下上次那个英国将军对他的不礼貌。晚上,蒙巴顿在中国陪同人员的引导下来到了黄山别墅。蒋介石没有在别墅的门口迎候客人,而且蒙巴顿进入会见厅后,蒋介石也没有马上露面,让客人呆呆地在那里等候了一刻钟。当然,蒙巴顿也有过错,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但据他本人讲,那确是由于忙乱之中寻找他从伦敦带来的国王的信而姗姗来迟了,并非是故意表现对中国领袖的不尊重。蒋介石迟迟不露面,令他感到不快,心想至今为止还极少有人会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他听说过韦维尔跟蒋会面时给对方造成刺激的那件事,因此他能够谅解蒋介石,不快的心境转而平静了一些。
当蒙巴顿趁这段等候的时间,观赏摆在会见厅里几件精致的盆景的时候,蒋委员长在夫人的陪同下步入了会见厅。他这次没有身着笔挺的戎装,而是穿一件很随便的青布长衫,刻意显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蒋夫人依然美丽大方,挽着他的胳膊,用温婉动听的英语向蒙巴顿及其几名随员表示了问候。
蒋介石的表情显然很冷淡。可是,他那不含一丝客气的言语,被夫人翻译成英语时作了一番加工,使不懂汉语的蒙巴顿听起来并不那么刺耳。
蒙巴顿对蒋介石说,作为一名年轻而无经验的军官,他感到很有必要前来重庆“向当代最受敬重的军人讨教智慧和经验”。接着他又奉承道:“尊敬的先生,我还没有完全安排好在德里的事务,就赶着来拜访您了。您已与日本人作了长期的浴血奋战,我认为自己必须尽可能早地前来听取您的意见,希望您多予指教。”
奉承得近乎肉麻。蒙巴顿后来回忆,“我还说了其他一些溢美之辞。如果我听别人对我讲这样的话,将会感到不安的。但对蒋来说,它们却好像一杯可口的清茶,泰然受之。”
他的恭维很奏效,蒋介石绷得很紧的脸开始有了笑意。随着蒙巴顿滔滔不绝的奉承和赞美,“会见的气氛越来越好,最后简直是春意盎然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