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是个智勇双全的将领。他不仅在战前对将士进行动员,而且亲自勘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他认为,这是保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重要前提。阿拉曼战线从地中海海岸到广袤的沙漠,长达40英里。唯一可以制胜的途径是从北段地区进行正面攻击。而这一点隆美尔是知道的。蒙哥马利既要从北面进攻,但又希望使那里的战前准备工作隐蔽地进行,使敌人认为进攻要从南面开始。可是,由于北面兵力的集结不可能永远掩盖住,因此他只能尽量缩小表面上的规模,把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巧妙,以致当一切准备就绪而只待发动攻击时,隆美尔还认为,英国根本没有准备好,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动反攻。
在进攻之前,要把一支庞大队伍和所有军事装备伪装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阿拉曼周围是一片旷野,沙石坚硬,石头裸露,灌木矮小,任何东西都遮不住。这支进攻部队有1000辆坦克、1000门大炮、81个步兵营,还有几千辆军车和数万吨战争物资。总共有15万人和1万辆车,要通过寸草不生的旷野而不能让隆美尔察觉。每件东西的伪装或暴露都必须按照以魔术大师的手法精心制定的计划进行。当时因地制宜、隐蔽军队的唯一办法,是把军队伪装起来,以敌人最锐利的眼睛和望远镜都觉察不出来的速度徐徐向前移动。
骗敌行动在北段进行的同时,蒙哥马利的参谋人员在南段也以同样精明的手法在行动。为了让德国人和墨索里尼的情报人员错误地判断“捷足”计划的先头部队的位置,以便隆美尔有时间把他的几个师调往南段应付那里的威胁,做伪装的人在9月27日开始铺设一条20英里长的新水道,实际上这是虚假的。同时还修建了模拟泵房、“高架油箱”、“油桶加油站”以及一个“浅蓄水池”。加上地面布满“车辆”,堆放着大量军事物资,从空中可以看到“人们”在往桶里灌水,沿着管道还有一定数量的真正车辆来往,使这种虚构更加真实。
除了这种大规模的有形欺敌行动外,英军还广泛利用宣传手段迷惑敌人。同时,英方还发出一些虚假的情报,以吸引隆美尔对阿拉曼前线南段的注意力。到了10月21日,一切布置就绪。各种迹象表明,这个计划是成功的。因为“超级机密”和英国的无线电情报表明,隆美尔惶惶不安,但并没有任何疑心。隆美尔的参谋长弗利茨·贝耶林将军后来对这种策略的成功作过评价。他人为蒙哥马利的成功在于,运用大量的巧妙办法,使其绝妙地配合起来,诱使德国人相信进攻要从南段开始,同时他却在北段准备攻击。他说,德国情报机关完全上了当。
为了切断隆美尔的“输血管”,断绝他与海上的联系,根据蒙哥马利的建议,经丘吉尔批准,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空中和海上战役,以摧毁隆美尔的运输船只。这次战役卓有成效:8月份,隆美尔的30%的军需品被击沉于海底;9月份,又被击沉30%;10月份,击沉数字上升到40%。部队、坦克、大炮、军械、卡车、食品、医疗用品,尤其是汽油不断地被击沉在地中海海底。不久,负责为隆美尔供应军需的墨索里尼惊恐地说:“如果船只按照这个速度被击沉的话——每月5.5万吨至8万吨——不到6个月的时间,意大利就只剩下渔船充当运输队了。”
非洲军团的处境愈来愈糟。1942年10月15日,也就是“捷足”计划开始实施前四天,一份“超级机密”透露,隆美尔的坦克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汽油供应了。这份情报还透露,面包的供应按照当时每天每人一磅的配给量计算,只够吃三个星期;运输工具和零件极其缺乏;隆美尔的1/3的车辆都在车间修理长达两个星期。第八集团军的战斗实力有19.5万人,而隆美尔只能召集5万德国人和5.4万意大利人。军队减员情况严重,病员率很高,各种弹药只够九天激战使用。
早在一个月前,蒙哥马利就得到情报,进一步证实了非洲军团的困境以及围绕“捷足”计划的欺诈行动的成功。那时,隆美尔决定离开阿拉曼前线回到德国亲自向希特勒汇报军需供应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医疗。他作出这一决定,是根据西线德军情报分析科的预测。这个科的情报头目向他保证,各方面的情报表明,英第八集团军在几个星期内无力进行大规模进攻。有了这一保证,隆美尔才决定暂时离开司令官的岗位,把他的指挥权交给乔治·施图姆将军。当时隆美尔本人健康状况很坏,上下车都得由人搀扶,他感到非常痛苦,夜不能寐。即使是这样,如果他怀疑英国要马上进攻的话,他肯定也不会离开阿拉曼。
隆美尔首先来到罗马,会见墨索里尼,并向他提出:“如果不按照我要求的规模给我们运送军需品,我们就得撤出北非。”然后,他乘飞机飞往设在苏联文尼察的元首司令部。当隆美尔到达时,希特勒正在左一个右一个地把高加索前线不服从命令的将领解职。在英军把德军牵制在阿拉曼的同时,苏军也正在把他们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患高血压和泻肚子。他深信苏联红军已经完蛋的欢快感,随着俄国严冬的来临而消逝。在“元首”指挥所,希特勒倾听了隆美尔对阿拉曼形势的汇报。然后,把话题转到军需供应方面。隆美尔说,这种状况接近一场灾难。仅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英国人就击沉7艘军需船,包括3艘油轮。隆美尔非常坦率地说,他已陷入绝境,只有足够的、不间断的供应才能挽救中东的局势。
希特勒对隆美尔的诉苦不大高兴,他长篇大论地讲了新的渡船可以赶运隆美尔的军事物资,以及新的战斗机、新型坦克、新型的多管迫击炮等所有比英国任何武器都优越的武器。他还提到了一种新式秘密武器,其爆炸能力“能使两英里外的人从马上跌落下来”。“元首”滔滔不绝,但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隆美尔听得腻烦极了,似乎不再相信他那“天才的元首”了,以致希特勒对他也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他不满意隆美尔所流露的失败主义情绪。“元首”说:“确实,我认为不应当让一个人在一个责任极其重大的岗位上呆得过久。那样,他会逐渐地丧失勇气。”希特勒一隆美尔关系开始恶化。
西边的天空出现一片金光,然后整个沙漠呈现一片深紫色,1942年10月23日的夜幕降临了。阿拉曼前线鸦雀无声。那里的傍晚一直是那样寂静,只有不时传来野狗的狂吠声。就在这天夜晚21点40分整,蒙哥马利麾下的10万大军就要向敌人正式发动攻击了。当晚,皓月当空,千百门大炮对准敌人的炮兵阵地齐声怒吼,划破了埃及西部沙漠的寂静,映红了海滨的天空。施图姆将军同所有的师长们和情报官们都大为震惊。北段从未发现任何迹象表明英国已在这里集结和隐蔽了如此强大的密集炮兵群。在北段开火10几分钟后,德军第二十装甲师司令报告,英军在南段也发动了攻击,似乎是一场主攻。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威胁。靠近德军前线的地中海海岸巡逻部队打电话报告说,英舰在强大的轰炸机群的支援下,正轰击达西附近的第九十轻步兵师的地段。其实,这是一次佯攻。英国人使用了他们的一种新式特殊武器,即声音和味觉欺骗。
这样一来,把施图姆弄糊涂了,直到天亮以前他的司令部仍然弄不清英军的真实意图。炮兵摧毁了德军的通讯网。为了摸清情况,施图姆亲自乘上半履带式装甲车,奔赴第九十轻步兵师司令部。但是,他永远也没能到达那里。在北段第二十一高地,他遭到英军反坦克炮和机枪的伏击,从车上摔了下来,心脏病发作而死去。非洲军团临时由冯·托马将军担任总指挥。中午,蒙哥马利几乎与德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得到一份“超级机密”,告称施图姆已死,并命令第十三军和第三十军向敌人阵地发动猛烈攻击。
这时,正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上养病的隆美尔,接到了陆军元帅凯特尔从元首司令部打来的电话,说英军已在阿拉曼发起大规模进攻,施图姆将军失踪,据说已死。他问隆美尔,身体状况怎样?能不能立即返回统帅部?一架“海因凯尔一皿”飞机将在2点以后在维也纳新城等他。隆美尔回答说,他愿准时离开。凯特尔请他等候电话通知。到午夜,电话铃又响了。希特勒打电话问隆美尔是否能回到非洲。隆美尔说,他准备前往。“元首”接着说,他是出于无奈才要求隆美尔飞回非洲继续指挥的。
在返回前线途中,隆美尔首先在罗马着陆了解情况。他知道希特勒答应给的新式武器一件也没有运到非洲;他也知道,他向墨索里尼提出的最低限度的军需品要求也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德国驻罗马武官林泰伦将军向他报告说,英军的攻势仍在发展,整个战区每辆车只能再发三次汽油。隆美尔十分恼火,缺乏必要的军需,他的军队就完蛋了。他要求林泰伦竭尽全力保证把汽油和弹药在当夜发运到北非。说完,他爬上飞机飞往阿拉曼前线。
为了挽救阿拉曼危机,墨索里尼几乎是竭尽全力了。他知道,阿拉曼崩溃之后,他的日子将是十分不好过的。因此,他在和凯塞林元帅密商之后,随即派出一支装满汽油和弹药的由五艘舰只组成的运输队,这支运输队可望在72小时内抵达军需港口。事后,他们将这些船只的出发时间用电报通知了隆美尔。英国“超级机密”获取这一情报后,经丘吉尔批准,随即派出20多架战斗机击沉了这支运输队。对此,隆美尔大发雷霆,在他的部队进入这次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时,英国人几乎一夜之间就把他的军需品报销了。
看来,隆美尔的命运已成定局。他面对着数量更多、装备更好的英联邦部队;他的军需运输大动脉几乎全被切断;得不到准确的情报;日夜遭到炮轰和骚扰;他所采取的每一个重大行动都被“超级机密”破获。隆美尔成了一个没有希望的将军。他在发给希特勒的一系列密电中报警说,他没有汽油,无法使两个德国的和四个意大利的非摩托化师撤出,他们之中大多数将成为俘虏。希特勒回电要他竭尽全力坚持到底。这份电文是:陆军元帅隆美尔:
我与德国人民怀着对你的领导能力和在你领导之下的德、意部队的英勇精神的忠实信心,注视着在埃及进行的英勇防御战。在你现在所处的形势下,只有坚守阵地,绝不后退一步,把每一支枪、每一名战士投入战斗。现正作最大努力帮助你。你的敌人,尽管占着优势,但也一定是精疲力竭了。历史上坚强的意志取胜于实力强大的军队也并不是绝无仅有。至于你的部队,你要向他们指出,要么就是胜利,要么就是死亡,别无其他道路。
阿道夫·希特勒
隆美尔看完这份电报,把它扔在一边。他生气地说:“武器、汽油、飞机、增援部队,这一切都有助于局势,惟独空谈是无用的。”他给他妻子写信说:“夜晚,我不能成寐,绞尽脑汁想办法使我的可怜的部队摆脱这种惨境。我们的日子极其不好过,也许是一个人所能遇到的最困难的日子。死了的人是幸运的,这与他们无关了。”
这个称雄一时的“沙漠之狐”所预料到的灾难终于来临了。经过12天的浴血苦战后,1942年11月4日下午,第八集团军已使隆美尔统率下的德军和意军一败涂地。敌军阵线已被突破,大批英国装甲部队已通过突破口,正在敌军后方作战。一部分得以脱身的敌军正在全面撤退,沿途不断受到蒙哥马利的装甲部队、机动部队和空军的袭击。其余的德军和墨索里尼的军队,仍企图顽抗到底,但前途十分渺茫。
11月5日,隆美尔的大部队在混乱中仓皇撤退,车辆和人员堵塞了从阿拉曼到新的富卡阵地之间60英里长的道路。夜是漆黑的,但是英国空军把天空照得通明,数千枚照明弹,像吊灯一样挂在沙漠的上空。7日拂晓,隆美尔司令部移到富卡机场附近,往后一看,一阵风沙过后,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坦克、卡车、帐篷、装甲车、救护车都因遭到前一天晚上的空袭而在燃烧,一列列成千上万的士兵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前移动,汽油供应已经枯竭。大多数部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步行逃出那火烟滚滚、风沙炙热的荒原漠野。
根据隆美尔那天早晨收到的报告,他指挥的500多辆装甲车只剩下12辆了,部队损失大约5.9万人,其中3.4万人是德国人,损失大炮400门。他的嫡系第二十一装甲师已经溃不成军了。在被俘的成百名军官中,有隆美尔的主要助手冯·托马将军和九名墨索里尼的将领。隆美尔的幻想破灭了,他所要攫取的亚历山大和开罗已经远不可即了。他在突围之前,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中说:“我是否能死里逃生还要取决于上帝。被消灭的命运是令人忧郁的。”
一气之下,隆美尔未经批准,就于11月28日,径直飞往东普鲁土的腊斯登堡元首大本营紧急呼救。下午5点“元首”召见了他。会见是在深埋地下的一间阴湿不通风的小屋里进行的。就在那里,希特勒当时几乎统治着整个欧洲大陆。这次会见的气氛是十分冷淡的。隆美尔开始介绍他在北非的处境,然后讨论了前途。他直言不讳地说,德军要想呆在北非,就将被歼灭。希特勒大发雷霆。隆美尔后来说:“只要提一下战略问题,就像在炸药筒里点燃了一颗火星。”希特勒指责他是失败主义者,说他的部队是胆小鬼。他越说越恼火,警告隆美尔:“俄国的将军们要是提出类似的建议……就要被送到刑场枪毙。”但是,隆美尔并未因希特勒的恼羞成怒而罢休。他驳斥了希特勒的指责,指出从东普鲁士是不可能正确地了解北非的战斗的。希特勒发火了,他说:“陆军元帅先生,你要投降就投降好了,这就是你当陆军元帅的目的。作为一个陆军元帅,如果你认为在非洲干不下去了,那么我要你当陆军元帅干什么。滚出去!”
后来,希特勒自觉失言,又主动找隆美尔表示歉意,他说:“非洲军团被消灭是难以想象的。”“元首”答应将派戈林去罗马解决军需问题。第二天,隆美尔同戈林乘专车来到罗马,要求墨索里尼和意大利军队采取行动。他们到那里之后,戈林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寻找名画和雕塑上,他希望用这些东西装满自己的列车。这个空军元帅穿着宽大的外袍,拖着嵌有珠宝的拖鞋,脸上涂着胭脂,脚趾甲涂得鲜红去参加招待会。隆美尔对戈林非常厌恶。他写道:“飞回非洲后,我意识到,我们现在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了;要使军队不至于由于某种愚蠢的命令或其他原因而覆灭,必须依靠自己的一切技能。”
这些天来,墨索里尼的日子也是很不好过的。利比亚前线的崩溃,对这个独裁领袖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他虽然竭尽全力,妄图征服非洲,但一败再败,这次失败看来是不可挽回的彻底崩溃的前兆。他满腹忧愁,脸色苍白,板着脸孔,整日疲乏不堪。他问齐亚诺是否还在坚持写日记;当这名驸马爷作了肯定的答复后,他说,日记可以证明德国人在军事上一意孤行,从不让他过问。“但这一奇怪问题的背后掩藏着什么?现在可以清楚了。”
阿拉曼战役,这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末日的开始,也是他们的敌人迄今所赢得的一场最有决定性的战役。虽然,下面还有一场比这更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即将在苏联南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开始。但是在它爆发以前,希特勒还将从北非听到更坏的消息,这个消息决定了轴心力量在世界这一地区的命运。
且说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之后,仍在拼命挣扎,妄图挽救败局。当亚历山大的军队从东往西进、艾森豪威尔的军队由西往东进时,隆美尔巧妙地退入了突尼斯,最后同那里的德、意侵略军会合了。在这2200多公里的行程中很少交战,只是英国空军使沿海公路上的德军车辆蒙受了一些损失。阿拉曼战役后,敌军的残部中有墨索里尼的部队2.5万人,德国部队1万人,60辆坦克。但为时不久,更大的灾难又降临了,盟军发动的席卷西北非的“火炬”战役就要开始了。正是:祸不单行,灾难无穷。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