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战役一开展 战局出现新局面
非洲军团被歼灭 魔王犹如坐火山
正当蒙哥马利突破阿拉曼防线向西追击隆美尔军团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将军统率的英、美联军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海滩登陆,全世界人民久已盼望的代号为“火炬”的西北非战场开辟了,从而使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新局面。
1942年11月8日1点30分,盟军的大炮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正在沉睡的纳粹外长里宾特洛甫急忙从床上爬起来。当他获悉盟军在地中海南岸法属北非登陆后,丧魂落魄,紧张不安;他在5点30分赶快从慕尼黑打长途电话到罗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齐亚诺。驸马爷又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丈人公。这个素日威风凛凛的意大利“领袖”,被这个意外的消息惊呆了,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法属北非”,包括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与阿尔及利亚为邻,南与西属撒哈拉接壤,西临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是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1912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北部狭长地区和南部的一个地区划为西班牙的“保护地”。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隔海与西班牙、法国相望,东部与突尼斯、利比亚接壤,南部与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交界,西部与西属撒哈拉、摩洛哥相邻,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1830年起沦为法国属地。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东南与利比亚接壤,西与阿尔及利亚相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881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法国投降后,维希政府在“法属北非”约有20万军队,500架飞机。在法国土伦和法属北非各港口尚有4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40艘驱逐舰、20余艘潜艇和其他舰只。维希政府及其在法属北非的军政首脑,与美国国务卿赫尔有联系。他们中有些人不愿站在德国一边打仗。魏刚、吉罗、朱安等法军将领,与美国驻阿尔及尔的总领事墨菲关系也很密切。魏刚曾向墨菲表示:“假如你仅仅带一个师来,我将向你开枪;假如你带20个师来,我就要拥抱你了!”其态度由此可见。
早在1941年年底,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就曾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在北非登陆的计划。几经协商,终于取得一致的意见。并确定这次以代号为“火炬”的军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分别担任美、英联军的正副总司令,指挥这次登陆作战,以求彻底歼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尔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英、美统治集团所以不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而在北非登陆,其要害在于英、美垄断资产阶级的政策。因为英、美参战具有两重性;首先是反法西斯,同时也追求它们的帝国主义的战略目的。英、美同苏联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并给予苏联一定的物质援助,是为了“鼓舞俄国人继续抗战”,以免希特勒在打垮俄国以后,挥戈西进,直捣英伦三岛,进而横渡大西洋去攻打美国。只要苏联能顶住,那么它同希特勒互相厮杀,彼此消耗,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两败俱伤。如果美、英于1942年在西欧登陆作战,那就要同法西斯军队做殊死的斗争,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这是英、美所不取的。而北非和西非是法国维希政府的殖民地,这时维希政府同美国有外交关系,在那里登陆风险要小得多。这是罗斯福和他的政府一贯的政策。
一旦占领北非,对英国来说,盟军可以威胁隆美尔的后方,解除埃及之围;把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军队赶出北非,确保直布罗陀的安全,恢复地中海航道,维护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掠夺这些殖民地,对中东的石油尤感兴趣;并可北上意大利、巴尔干,进取东南欧,恢复英帝国的势力范围。因为英帝国摊子太大,实力空虚,顾此失彼,这就决定了它的战略。
美国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写道:“丘吉尔一开始就主张从陆上和海上包围德国,然后通过空袭,通过被占领区人民的破坏活动以及通过暴露在外的海岸进行突然袭击等,来逐步削弱德国的战斗力。丘吉尔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摧毁了德国战争机器的主要力量以后,才能谨慎地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对美国来说,罗斯福最怕德国占领西非、北非,然后东进与从苏联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进而在印度同日本军队携手;西边从达卡尔通过大西洋中部最短的航道进逼巴西,威胁美国的安全。所以美国急于消除这个威胁。另一方面,美国也想控制西非、北非和地中海,窥伺中东。1942年7月15日,即霍普金斯等赴伦敦前夕,罗斯福对这位心腹交底说,如果进攻西欧的计划不能实现,那么“可供考虑的战场是北非和中东”。丘吉尔提出的“体育家”(即“火炬”行动)“有很大的优点,它将使我们获得西非,并为最后控制地中海奠定基础……”在这里,美国的目的,就是要趁法兰西帝国之危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伊利奥作了很好的记录。
1942年7月下旬,美英两国的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开始在伦敦拟制了“火炬”的具体作战方案。英国人主张在地中海内的北非海岸登陆,以尽快向突尼斯东进,接应西进的英军第八集团军。美国人希望把登陆地点选择在靠大西洋沿岸的卡萨布兰卡,以免德国人利用西班牙可能向它提供的帮助,而将美、英军封闭在地中海内。经过长时间争论,并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干预下于9月20日达成了一个折衷的方案,确定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瓦赫兰)、阿尔及尔三处同时登陆。参加“火炬”作战的美、英远征军共有13个师,650艘军舰和运输船。首批登陆的部队为7个师,共约11万人。此外,还有几个空降营将参加这次行动,其任务是占领敌防御纵深内的机场和要地。这次登陆的空中保障,将使用1700架飞机,其中绝大部分都驻守在直布罗陀要塞。
根据作战计划,前往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的部队从英国出发,前往卡萨布兰卡的登陆部队直接从美国出发。参加“火炬”作战的英国运输船队应于10月26日前全部驶离英国的港口。美国的部队则应于10月24日从美国的港口乘军舰出航。参加这一战役的英、美远征军,必须在同一时间到达各自的登陆地点。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直布罗陀,作为这次英、美联合作战统帅的临时司令,来指挥这次即将开始的登陆战役。
直布罗陀在战时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它对战争的伟大贡献在于它的新飞机场的发展和使用。它最初只是跑马场的一个小型降落场,从1942年起,不断扩建,最后成为一条一英里多长的宽阔跑道。它的西端一直伸到直布罗陀海峡,是用开凿坑道时开出的碎石筑成的。“火炬”计划所用的大批飞机就集中在这里。整个地峡挤满了飞机,共有14个战斗机中队集中在那里待命出击。这一切活动不得不在德国和意大利监视人面前公然进行。他们误认为这些飞机是支援马耳他岛的,因此未引起特别注意。
为了争取这一战役的顺利进行,美英两国除在军事上做好充分准备外,还积极展开政治攻势,争取法军归附,企图兵不血刃地占领法属北非。11月7日,艾森豪威尔把在法军中“享有盛誉”的吉罗将军接到直布罗陀,想利用他的影响使北非的法军倒向盟国。与此同时,墨菲在阿尔及尔与法事长官朱安进行密谈,并决定把盟军即将登陆的消息告诉正在那里探视儿子病情的维希政府的武装力量总司令达尔朗,企图取得他的支持。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由于达尔朗在此,朱安的职权就不可能起作用。一贯忠于贝当的达尔朗认为,如果他支持盟国,希特勒必然要武装占领法国全境,维希政府也将因此而垮台。所以,他只答应用电报请示贝当后再定。
德军统帅部收到隆美尔在阿拉曼惨败的初步报告时,便已获悉盟国的大批军舰正向直布罗陀集结;11月5日,又接到报告说,从大西洋开来的大批运输船队与直布罗陀附近的舰队正在会合,并向东驶入地中海内。这时,希特勒正忙于为在斯大林格勒前线作战的德军打气,听到这个消息后,最初并未予以重视。他以为这可能是西方盟国企图以四至五个师的兵力在的黎波里或班加西登陆,以便从后面打击隆美尔和墨索里尼的军队。因此,希特勒只下令加强地中海的空军力量,并通知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准备执行占领法国南部的“阿提拉”计划。然后,他就驱车前往慕尼黑参加11月8日庆祝“啤酒馆政变”19周年的纪念会去了。
11月8日凌晨,由500多艘军舰和运输船只组成的一支庞大的英、美联合舰队,载着10万大军,在大量飞机掩护下,分三路在预定的目标登陆:美国巴顿将军率领的部队攻占卡萨布兰卡,由仇恨德国法西斯的法国贝图亚尔将军组织内应,但因没有截断法国驻摩洛哥总督诺盖的秘密电话线,内应未能成功,诺盖和海军将领进行抵抗,战斗到11日才告结束。攻占奥兰的是美国第二军,他们遭到了法军的顽固抵抗,到10日战斗完全停止,盟军占领了奥兰。在阿尔及尔的登陆最为顺利,这是由于法国马斯特将军等五人小组事先组织了一次成功的暴动,把军政要人都逮捕起来了,城防瘫痪,盟军登陆时没有遇到什么认真的抵抗。
对于美、英军队在北非登陆成功,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苏联方面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是有重要意义的,它表明盟国武装力量的实力正在增长,并展示了意、德同盟不久将崩溃的前景。”
为了减少牺牲和尽快稳定局势,在盟军占领阿尔及尔后,法国吉罗将军来到这里发表了一篇广播演说,号召北非法军停止抵抗。盟军指挥部又与维希政府的武装部队总司令达尔朗达成停战协定。11月10日,达尔朗发出停火命令。12日,阿尔及尔以西的战斗全部停止了。13日,盟军同以达尔朗为首的法国陆海空军达成了最后协议,法国在北非的军政官员及和平居民与盟军合作,盟军承认达尔朗管理法属北非的行政事务,吉罗将军指挥北非的所有法队。接着,艾森豪威尔又同法属西非的行政长官埃尔·布瓦松达成协议,把西非也争取过来了。
但是,达尔朗这个臭名昭著的附敌分子,继续任用维希官员,包括那些曾同纳粹密切合作而声名狼藉的人。此外,他还继续执行镇压抵抗运动的政策,把阿尔及尔的戴高乐分子关在监狱,封闭了他们的《战斗报》,这就更加激起了法国人民对他的仇恨。自由法国、地下抵抗运动以及英、美报刊群起而攻之,强烈谴责反动透顶的达尔朗。1942年12月23日,达尔朗被年轻的戴高乐分子邦内·德·拉·沙佩勒刺杀身死。此后,吉罗便掌管法属北非的军政事务。
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完全出乎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意料之外。后来证明,德国最高统帅部差不多直到最后才弄清盟军的意向。在德国潜艇的广大巡逻圈中,许多地点已被切断了。但是,当主力舰队一旦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它们的目的地就比较明显了。然而即使到这时,德国人似乎还以为盟军这支远征队可能是想在意大利登陆或是增援马耳他岛。墨索里尼的总参谋长卡瓦莱罗在他的日记中记下了戈林与凯塞林在电话里的如下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他偶然听到的。
戈林:根据我们的估计,这支船队在未来40到50小时内将驶入我们空军的航程之内,因此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凯塞林:元帅阁下,如果有一支船队企图在非洲登陆呢?
戈林:我看它们不是企图在科西嘉岛或撒丁岛登陆,就是企图在德尔纳或的黎波里登陆。
凯塞林;恐怕在北非一个港口登陆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戈林:不错,不过不会在法属的港口登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