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欧洲激烈进行的大战,其趋势如何尚难预言,但是我确信,无论大陆上发生什么事情,英国一定要像过去那样坚持到底,即便是单独作战,也要坚持。我有几分把握,相信我们将获得美国、甚至美洲所有各国日益增加的援助。
“请你相信,我所以发出这种庄严的呼吁,并不是因为我们力量软弱或心理恐惧,这一点将来会载入史册的。凌驾于若干世纪以来所有其他种种要求之上的,是这样一种呼声:拉丁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共同继承者切莫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请倾听这一点,在可怕的信号发出以前,我以一切荣誉和尊敬恳求你,我们绝不要发出这样的信号。”
齐亚诺认为,丘氏这封信“威严而格调高”。即使墨索里尼也不得不对它有很高的评价。然而“领袖”的反应却是冷淡的,使丘吉尔大失所望。这个意大利独裁者在5月18日致丘吉尔的回信说:
“我所以回答你的来信,是为了告诉你,阁下一定知道使我们两国处于敌对阵营的历史的和偶然的重大原因。不必追溯得太远,我愿提醒你,贵国政府1935年在日内瓦率先提出要对意大利进行制裁,当时意大利不过是为了要在非洲的阳光下获得一小块空间,它丝毫未损害贵国或其他国家的利益和领土。我也愿提醒阁下看看意大利在它自己的领海内居于受人奴役的屈辱的地位。”
在结尾,墨索里尼又明目张胆地说:“假如英国之对德宣战是基于《英波互助条约》,那么,基于同样的理由,意大利必须遵守《德意条约》的诺言。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意大利仍然要遵守钢铁盟约,而且它将成为意大利今天和明天对外政策的指针。”
从这个时刻起,墨索里尼已横下一条心,他把自己的命运和希特勒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了。5月13日,他对齐亚诺说,要在下月之内对法国和英国宣战。5月29日,他通知意大利的三军参谋长们,他已正式决定在6月5日以后的任何适宜的时候宣战。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宣战的日期延至6月10日。
时至5月26日,在西部战场,希特勒旗开得胜,正大踏步前进,英、法北方各集团军的命运岌岌可危,没有人敢断定哪个部队能够脱围。这时法国总理雷诺飞来英国,同丘吉尔首相讨论他们心中所时时忧虑的问题。墨索里尼可能在近日随时宣战,这样就要在法国燃起另一条战线的战火,一个新的敌人将像饿狼似地从南方向它扑来。用什么办法来诱使墨索里尼改变主意呢?这是英法两国领导人所面临的最现实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当时雷诺在国内受到很大的压力,法国陆军正在崩溃,失败主义情绪弥漫全国。根据法国政府的建议,他们曾于5月25日联合请求罗斯福总统进行干预。在致罗斯福的信中,英国和法国授权他说明:他们了解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区的领土问题上对英、法怀有宿怨,两国政府打算立即考虑意大利提出的任何合理的要求;同盟国将允许意大利以一种与任何交战国相等的地位参加和平会议;井且他们将邀请美国总统监督现在所达成的一切协议的实行。罗斯福照办了;但是英、法的建议被这个意大利独裁者极端粗暴地拒绝了。
接着,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进一步建议,如果墨索里尼愿意与他们合作,促使所有的欧洲问题获得解决,从而保证英、法的独立,并为欧洲奠定公平与持久和平的基础,英国政府准备讨论他在地中海方面提出的任何要求。法国政府更是降尊相求,主动向意大利提出要作出领土方面的让步,结果墨索里尼仍是不屑一顾。6月3日,齐亚诺向法国大使说:“墨索里尼对通过和平谈判从法国收回任何领土的建议不感兴趣,他已决定向英、法宣战了。”墨索里尼更加狂妄自信,认为英、法的太阳已经落山,意大利的未来可以借德国的帮助,在大英帝国和法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墨索里尼要向英、法开战的决定,在意大利参谋本部引起了强烈的震动。高级将领意见纷纭,他们认为,为了参战,必须要更多的时间加强战备,但墨索里尼却无视这种劝告。法西斯四大杠杆之一,当时任利比亚派遣军总司令的巴尔波元帅,在5月中旬警告墨索里尼说:“至少在两个月之内,意大利不能参预战争。即使两个月之后,也必须在补给相当数量的武器以及军需物资之后,始能够成行。”然而,墨索里尼也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
军需生产局副局长卡洛·佛巴格勒沙将军报告说:“即便把所有需求的物资和原材料弄到手,昼夜加班生产,也需到1942年10月始能完成战争准备。”对于这一忠告,墨索里尼更是不理不睬。
如此,墨索里尼已经踏上了定要“宣战”之路。这一招,不要说意大利的老百姓,就连决心为墨索里尼献身的法西斯党徒,也感到恐慌万分呢!
末了,这个意大利独裁者把陆军参谋总长巴多格里奥元帅召进威尼斯宫,向他透露:“意大利要在6月初向英、法宣战。”巴多格里奥认为,如此草草宣战,不啻是自杀行为,因万提出了严重的抗议。这么一来,墨索里尼站到了桌子的后面,两手叉腰,瞪起两只眼睛,厉声地说:“元帅,阁下实在缺乏判断事态的冷静头脑。战争将在9月告终,我为了以战胜国的一员坐在和平谈判的席位上,不惜牺牲数千名战斗员。阁下懂得我的意思吗?”就这样,墨索里尼不顾巴多格里奥和巴尔波等人的反对,接受了亲德的罗洛夫·克拉杰尼元帅的怂恿,对希特勒通告说:“如果元首认为延迟几天较合适的话,意大利决定将于6月5日以后向英、法宣战。”
巴尔波元帅生平最厌恶德国人,因而在去非洲之前,特别关照齐亚诺说,他的部队只能适于短期作战,他生怕这场恶战将演变成没完没了的长期消耗战。他声称,身为军人当然应当鏖战在沙场,但他实在不愿打这种既没有准备又没有把握的战争。
与此相反,墨索里尼却焦躁地等待着宣战日子的到来。6月8日,当他获知德军正面临法国的顽强抵抗时,他感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愉快。他认为,如果德国现在就开始受挫,那么到了战争的末期他们的锐气将丧尽,疲惫之余,再也不能动弹了。那时,他墨索里尼,可以耀武扬威,称王称霸了。
6月9日,当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要求看一看意大利的参战宣言时,墨索里尼大为光火,他睁大眼睛怒斥道:“你里宾特洛甫算老几?真是厚脸皮的乡下佬,无礼而不识趣,我又不是你的听差,我们的声明和讲话稿是绝对不准你看的!”
6月10日,墨索里尼终于发布了与意大利命运息息相关的参战宣言。现在已是战时最高统帅的墨索里尼,又再度出现在他发表了好多次戏剧性演讲的威尼斯富阳台上。然而,这次却以不曾有过的高昂声调,向意大利国民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
“陆、海、空的战士们,革命的黑衫队员同志们,在乡军人,意大利以及阿比西尼亚王国的男女诸君们,请聆听!
“命运的时刻,无法取消的决定,正在我们祖国的上空鸣响着。我们将与西欧的金权国以及反动的民主主义各国进入战争。
“他们不仅时常阻挡意大利国民的前进,而且经常威胁着意大利国民的生存……在柏林所有的纪念性的会议上,我一再发誓,既然与德国缔结了友好条约,我们即遵从法西斯的道义,与友邦共进退,一直到最后的一刻为止。
“今后,我们将与德国和日耳曼人民,以及与他们攻无不克的常胜大军一起前进……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不仅强盛,而且充满了自信,我们的团结是空前的。
“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将把我们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句话正扎根在德国人的心里,他们已经飞翔在天空,准备从阿尔卑斯山一扫到印度洋,那就是:征服吧!
“我们在一场征战之后,继而把基于正义的永久和平,推广到意大利,推广到欧洲,乃至全世界。”
最后,这个法西斯领袖发疯似地狂叫道:
“意大利国民拿起你们的武器吧!同时,不要忘记发挥你们的勇气,不折不挠的精神,以及真正人生的价值!”
墨索里尼这一次演说,与往日的情况一样,受到了广场上法西斯暴徒们的疯狂的欢迎,然而意大利广大老百姓,却深深感到不安。这一夜的罗马市内,有如已经预知了即将来临的大劫大难,街上沉静得异乎寻常,一到傍晚,家家门窗紧闭,委实叫人恐怖。齐亚诺在他的日记里,记录着他当时的心情:“我感到悲哀,空前未有的悲哀,冒险已经开始了,万能慈悲的上帝,救救意大利吧!”
就在墨索里尼向意大利国民讲话之后,6月10日下午4时45分,齐亚诺外长奉“领袖”之命通知英国大使说,意大利认为它从当天午夜起就与联合王国处于战争状态了。对法国政府也送达了同样的照会。当齐亚诺把照会递交法国大使弗朗索瓦一庞塞时,这位大使一面走出门口一面说道:“走着瞧吧,你们也将发现德国人是难以侍候的主人!”
意大利立即进攻阿尔卑斯阵地的法队,大不列颠也立即对意大利宣战。被阻拦在直布罗陀的五艘意大利舰只被夺走了。英国海军奉命截夺海上所有的意大利船只,并将它们带到英国海军所控制的港口。12日夜晚,英国轰炸机队,经过长距离飞行,在都灵和米兰投下了它们的第一批炸弹。第一次使墨索里尼尝到了报复的苦头。到6月18日,当希特勒召唤他的小伙伴到慕尼黑去讨论与法国停战问题的时候,意大利的大约32个师已进行了一周的战斗。但是,他们在阿尔卑斯山前线和南方的海岸一带,丝毫没有迫使力量单薄的六师法队后退一步,虽然守方此时正遭受到沿罗讷河流域扫荡的德军从背后攻击的威胁。对此,齐亚诺在6月21日的日记中沮丧地写道:“墨索里尼已经十分丢脸,因为我们的部队还没有前进一步。甚至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能够向前推进,正停在进行抵抗的法国第一道防御工事的阵地前。”
墨索里尼曾大吹大擂自己的军事力量,但从参战一开始就暴露出是虚张声势。因此,当这个泄了气的意大利独裁者在6月17日晚上乘火车去同希特勒会商对法停战的时候,齐亚诺对当时“领袖”的沉郁心情作了如下的描述:“墨索里尼颇为不满。突如其来的和谈,使他感到不安。在旅途中,我们作了详细谈话,以便弄清与法停战要提出哪些条件。领袖想占领整个法国领土,要求法国舰队投降。但他知道,他的意见只有参考的价值。战争是希特勒赢得的,意大利并没有参加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有最后决定权的只有希特勒一个人。这当然会使墨索里尼感到忧郁不安。”
关于这次会谈的秘密备忘录表明,希特勒决定,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让法国舰队落到英国人手里。他还担心法国政府逃到北非或伦敦去继续战斗。由于这个理由,停战条件一定要“温和一点”,要能保持“一个在法国领土行使职权的政府”,并且使法国舰队“中立化”。他断然拒绝了墨索里尼的要求:由意大利占领土伦和马赛在内的罗讷河流域,并使科西嘉、突尼斯和吉布提解除武装。对此,墨索里尼非常难为情。他感到自己当了配角。他就他和希特勒的会谈向法西斯要员们作报告时,调子不乏辛酸和讥讽的味道。他大肆抱怨意大利民众内部具有失败主义的情绪,意大利军队不能使他增光露脸,使他与德国元首会谈时丧失了主动权。
尤其使墨索里尼不满的是,他的伙伴竟不同意他参加与法国进行的停战谈判。希特勒现在是一个赢了一大笔钱的赌徒,他不想在一个历史上富有盛名的地方与这个迟到的伙伴分享他的胜利。但“元首”答应墨索里尼,在法国和意大利也签订一个停战条约之前,他和法国之间的停战条约将不生效。即便如此,他也大为不满,他担心“和平时刻”日益临近,他意识到,他正在失去他平生未能实现的梦想——战场的光荣。然而,他贼心不死,仍想跃跃欲试。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横行掠夺,不择手段。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