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墨索里尼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三章 竞相掠夺
    恶狼扑食露凶相 竞相掠夺日夜忙

    妄将非洲抢到手 “恺撒大帝”震四方

    话说墨索里尼的参战,法兰西的迅速投降,更加剧了英国抗战的困难局面。德、意法西斯军队进攻的矛头,眼下主要指向大不列颠和它的殖民地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两个法西斯强盗,像恶狼一样,竞相掠夺,他们认为击倒英国是不在话下了。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将军,在1940年6月30日写道:“德国对英国的最后胜利,现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敌人再也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了。”

    面对着德、意法西斯飞机的狂轰滥炸和法国战场溃败后的险恶局势,丘吉尔重组军队,决心奋战到底。他向英国人民发表广播演说道:“我们一定要保卫我们的本上,只要有大英帝国,我们就要不屈不挠地战斗下去,直到把希特勒给人类造成的灾祸扫除干净。我们确信,我们终将达到一切目的。”

    为了唤醒群众,这位首相还向英国国民朗诵了查尔斯·默里博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写下的几行诗:

    城堡里下了半旗,

    昨晚奏了城堡首领的挽歌,

    许许多多被夺走丈夫的村妇,

    孤独地祝祷她们的征人。

    为了自由,为了尚未达到的目的,

    把山谷中的人都集合起来,送到前方,

    砍掉那恶毒的鹰爪,

    把它们的羽毛扔进大海。

    城堡和市镇上的英勇的人们,

    离开他们的店铺和作坊,

    愉快地辞别朋友,勇猛地冲向敌人,

    老苏格兰仍然是不可轻侮。

    由于法国退出战争,英国正在本上做着生死存亡的斗争,墨索里尼以为他控制地中海和重建古罗马帝国的美梦就要实现了。他既然用不着防御在突尼斯的法国人,就可以进一步加强他为进攻埃及而集结的大军。当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于英伦三岛的命运,注视着入侵德军的集结和制空权的斗争。

    墨索里尼这个老奸巨猾的狐狸,为了称霸非洲,掠夺英国在那里的殖民地,早在1940年6月10日宣战前,就在北非集结了大量的部队。据英国情报机关当时的估计,意大利除了在阿比西尼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驻兵以外,还有21.5万人驻在北非沿岸各地。分布如下: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有6个正规师和2个民兵师,在昔兰尼加有2个正规师和2个民兵师,此外还有边防部队相当于3个师,共计15个师。英国在埃及的兵力计有:第七装甲师,第四印度师的2/3,新西兰师的1/3,此外还有14个英国营和2个皇家炮兵团,共约5万人。而且防守西部边境和保持埃及内部安全的兵力,都要在上述单位中抽调。因此,英国在战场上是以寡敌众,而且意大利的飞机也远比英国皇家空军飞机多。

    早在七八月间,墨索里尼就命令意大利的军队,在许多地方采取积极行动。英方处境愈来愈困难,来自卡萨拉方面的威胁正向西面的喀土穆伸展。惊惶的情绪弥漫于肯尼亚,深恐意大利远征军从阿比西尼亚向南进军400英里,朝塔纳河和内罗毕推进,侵入英属索马里。但是,所有这些忧虑同意大利侵袭埃及比较起来,都是微小的;很显然,意大利正以最大的规模准备入侵埃及。不久前,墨索里尼曾不断地向埃及东面调派军队。甚至在参战前,就沿海岸修筑了一条宽阔的公路,从的黎波里的主要基地起,通过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到埃及的边境。好几个月以来,沿着这条公路的军运十分繁忙。在班加西、德尔纳、托卜鲁克、巴迪亚和苏卢姆逐渐建起了军火库,军火堆得满满的。这条公路长达1000多英里,沿路都有意大利兵营和供应站,夜间灯光闪闪,活像一串珠子。

    沿着这条公路,在靠近埃及边境的一端,意大利不动声色地慢慢集结和部署了一支拥有大量现代化装备的七八万人的军队。在这支军队的前面,就是争夺的目标——埃及。在它的后面是通向的黎波里的漫长的公路;再后面就是大海!墨索里尼心想,他这支拥有现代装备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果能继续向东推进,战胜所有企图拦路的军队,开罗的金字塔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如果它能取得三角洲的肥沃地带,征服埃及就可稳操胜券了。到了秋季,野战军和沿海岸一系列庞大供应站中的意大利人至少有30万。墨索里尼命令前线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要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埃及,把英国人消灭在大沙漠中。但是,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