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墨索里尼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记者生涯(2/2)

    墨索里尼认为:非战不足以奋发有为,非战不足以改变平民政治所养成的人民的惰性。此外,意大利有很多未收复的土地,非流血更无还我河山之望了。在墨索里尼的心目中,意大利人只图苟安,不肯前进,人人装聋作哑,希望他人吃苦冒险。他说:“神人是已死的,超人是需要的。创造未来的环境,战争是唯一的救命剂。”

    墨氏还鼓吹理想主义。不过他说:“新理想主义要有新的精神,辅之以作战能力与牺牲态度。要以世界和人类为目标,不要只知爱乡里,处于消极状态中。”他相信这种主义可以制胜。他离开社会党时,不少人以为他的政治生活要从此结束了。但是过了六个月,就是1915年5月,经过他的蛊惑人心的宣传,意大利终于对奥宣战。“啊,意大利祖国,”墨索里尼写道,“我们要把生命奉献给你!”他竟变成了一颗众目睽睽的政治明星了。他要“拯救”意大利,在他周围已经集拢了一批狂妄分子,墨索里尼已经成了自我扩张的主战派的首领,成了垄断资产阶级侵略扩张的代言人。

    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在苦心经营着他的《意大利》。这是他的喉舌,这是他的工具,这是他的发迹之地。正如墨氏自己所说的:“我所以成为一个政治家,一个新闻学家,一个主战派,一个法西斯党的领袖,都与这张报纸有关。”开始他们的工作条件十分困难,报社设在米兰保罗街一座古老的房子里,墙壁因年久失修,多半已经脱落,屋里的巢椅也残缺不全,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在“尼采精神”的刺激下,紧张地工作着。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编辑部,这里的工作人员似乎都有一副古怪的脾气。编辑室的门上、墙上、桌上都贴有书写的条子。一方面警戒自己,一方面通告外来宾客,以便维持秩序。一个人在条子上莫明其妙地写道:“不要没来之先,已经走了。”一个人写道:“能用一个字的,他却用了五个字,他犯的罪是顶大的。”第三个人写的是:“来者予我以荣耀,去者予我以愉快。”第四个人写的是:“随手关门。”又有一个人写道:“凡是不守秩序扰乱同仁文思者,皆不合于人道主义。”

    墨索里尼写文章时,故意摆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桌上堆满了报纸和各种参考材料,态度张皇失措,好像发怒一样,说话也鲁莽得很。有一次叫听差拿咖啡进来,说:“不准再有人进来,否则我要开枪。”听差说:“但是我要拿咖啡进来。”他笑道:“那么我就对你开枪。”每逢他撰写社论时都是这样,不让任何人打扰他。

    墨索里尼写字台的后面,挂着意大利战时敢死队的黑旗。旗旁有白骷髅和刀子。书桌旁边,堆满了书籍和文稿。桌上有一支手枪,枪口向着墨索里尼。好像他时时准备与他的政敌拼搏似的。每到报纸出版之后,他要细细阅读,一字不漏。他爱他的报纸,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墨索里尼经常对他手下的编辑人员说:“我不喜欢不痛不痒的文字,文章要尖锐泼辣,像闪电和炸药一样,要富于煽动性。”

    墨索里尼生性好动,最喜欢骑马与驾汽车,而且车子开得飞快,并喜欢在涧谷旁边开车疾行。有一次,由米兰开到波龙雅,车开得飞快,为警察所追。路人见之,都以为是追逐犯人,其实,他是赶到波龙雅公园与人相会。他又喜欢飞行,想得一个驾驶飞机的执照;但是他开得太快,未能获得执照。某次他飞行失败,他的朋友死了,自己受了重伤。但是,他对于飞行仍旧不死心。

    墨索里尼虽百般鼓吹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站在协约国一方,但这并非一件易事。用墨索里尼的话说是:“意大利人苟安岁月已久,不肯为理想而奋斗。要改变他们的态度是难乎其难的。”此外还有一困难:意大利人民反对战争,厌恶侵略。特别是意大利首相饶里蒂和德国关系较密切。早在开战之前,意政府就与德、奥结成了三角联盟,规定一方若遭受攻击,其他两国必须支援。为了撕毁这一同盟,墨索里尼除了利用《意大利》大造舆论外,还创建了他自己的政党“革命同志会”。这是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前身。1915年1月,他的党徒已有5000余人,集合在墨索里尼旗帜下,多是流氓打手和主张侵略扩张的一些狂妄之徒。在一次集会上,墨索里尼对他们打气说:“诸位都是反抗旧习俗的青年,一定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今天要战争,明天就要革命了。我要意大利加入战争有两个目的:一是对内的,一是对外的。参战的结果,可以打倒奥匈帝国,解放意大利被侵占的土地;另外,可以把法西斯思想传播到俄、德两国,这对于世界革命、人类的自由是有贡献的。我们要脱去国家党和帝国主义党的面具,带着激进派、革命派反对宪政的精神,决心战斗到底!”

    因为煽动战争,4月11日,他在罗马被捕,被监禁数日后又被释放了。墨索里尼继续著文,发表演说,与人相争。他利用报纸集中攻击反战派,谴责他们为卖国贼。墨索里尼说:“我想要意大利国基巩囱,必须要改造国会,至少要把10几个卖国议员枪毙!”5月15日,他发表社论说:“意大利到了生死存亡关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民应当自决。或者是战争,或者是革命,二者必居其一。”过了几天,他又写道:“意大利的形势和欧洲的政局,都落在你们的肩上了。”

    就这样,经过他大张旗鼓的宣传,响应者逐渐增多,最有势力者要算意大利著名诗人邓南遮了,他施展演说才能劝意大利参加战争,支持英、法,反对德、奥。当时全国沸腾,饶里蒂的反对参战案马上就被否决了。意大利国王鉴于米兰、罗马、帕杜阿、热那亚和那不勒斯各处主战者的骚动,只得舍去饶里蒂,再召回萨兰德拉组阁。这是墨索里尼在强有力的众多政敌面前获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其实,意大利早就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争夺的重要对象。英、法为了把意大利拉向协约国一边,同德、奥集团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因为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拥有同法国不相上下的人力,有一支较大的陆海军。意大利的直接参战,将对西欧战场发生一定的影响。

    意大利原是德、奥的同盟国。但法国对它施加财政、经济上的压力,于1900年和1902年同意大利签订两个协定。所以,在1914年大战爆发后的第三天(8月3日),意大利即宣布中立。德国对此非常不满。所以当威廉二世在8月3日接到意大利国王的电报时,咒骂他是“坏蛋”和“无耻”!

    意大利在大战初期之所以宣布“中立”,事实上是出于另外一些原因:大战刚爆发,交战双方胜负未定,不能预测最终胜利属于何方,所以不愿贸然宣布站在哪一方。这样,可以不冒参战失败的危险,而在“中立”的幌子下向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索取更多的领土补偿。

    1915年3月,意大利政府同时与两交战集团谈判。在德国压力下,奥匈帝国不惜忍痛割爱,表示愿意交出一部分王室领地,作为对意大利继续信守“中立”的报酬。但这些领地为数不多,又不能马上兑现,当然不能满足意大利统治阶级的奢望。这时,意大利帝国主义的胃口越来越大,除了要求获得特兰提诺、提罗尔、的里雅斯特、整个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提亚沿岸等地区外,还主张在阿尔巴尼亚中部成立一个由意大利控制的自治公国,并要求获得非洲一些殖民地和某些土耳其领地。英国首先答应了意大利的要求,法、俄也跟着表示同意。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在1915年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并正式表示站在协约国方面。

    1915年5月23日,萨兰德拉继饶里蒂为意大利首相。依照墨索里尼等人的意旨,对德。奥正式宣战。第二天,墨氏发表社论说:“从今天起,意大利人民要从军了;从今日起,意大利境内没有党派的成见,只有整个的民族。刀枪相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句话要说:就是‘意大利万岁’!我们现在方才知道,祖国的生存是与人民的幸福密切相关的。我们现在方知道,意大利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活力的民族。我们愿意与意大利共存亡!”

    1915年春光明媚的时候,意大利半岛上,到处旗帜飘扬,军歌处处,昔日意大利统一时代志士所做的诗歌,一一重新演奏。看来,墨索里尼和他的党羽们浑水摸鱼的时候到了。正是: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歹人渔利,百姓遭殃。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