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欲壑难填饱,再把华府作目标;
美机空袭到东京,玩火显征兆。
话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西太平洋像围猎无处可逃的动物一样,扫荡了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舰队,日本似3个月的时间席卷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自马来半岛、安达曼、尼科巴各岛,南自俾斯麦各岛,包括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使它在亚太地区的扩张达到了顶点。“珍珠港事件后的几个月里,日本所征服的地区好像一把打开的扇子,扇柄就在东京,扇子的半径长达3000多英里,向东伸展到中太平洋,向南伸到澳大利亚沿岸,向西直达印度的海岸。”①这初升的太阳似乎真地当空了:’一把巨型的折扇现在几乎完全打开了,它囊括陆上和水上的领土,其强占的面积达380万平方公里,奴役的人口多达1.5亿。此外还有100多万欧美平民和近15万战俘成了日本人的阶下囚。
①{美}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4页。
在这几个月里,日本每取得一次新的胜利,东京的市民们就排着长队,挥动着旗子,踏着冬雪,来到皇宫的城门前举行庆祝大会。大东亚共荣圈正在迅速地确立,似乎显示了帝事力量的不可战胜,全国上下都沉醉在第一阶段战果辉煌的美梦中。由于胜利的速度和规模都超出了原来的预料,使日本军政当局滋长了自满和过分自信的情绪,原本存在于海军和陆军间对战争方式和有关作战指导构想的对立,又开始表面化了。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山本五十六就曾对近卫首相说过:“在半年、一年的时间里可尽量地干,可是一年、两年以后就没有把握了,所以掌握好时机进行停战交涉是必要的。”山本五十六深信依日本的实力,无法与美国打一场“无限战争”,因而主张速战速决。当初他之所以冒险偷袭珍珠港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开战之后,日本利用偷袭手段,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赢得了对美国海军的优势。而要保持这种优势,就不能给美国充分的准备时间,不能让美国停下来得到喘息的机会,在美国依靠其庞大的生产潜力重整军备卷土重来之前,要不断地打击美国的实力,然后尽早与美国讲和,此外别无他法。在一年以前,山本曾写过一封影响很大的信,信中写道:“倘日美一旦开战,吾之目标,断非关岛或菲律宾,亦非夏威夷或旧金山,而只望于白宫同美国缔结和平条约,尽早停止战争。今之执政者,果有施此治国之策的决心和信心吗?呜呼!”这封信在日美开战后不久被发表,但发表时,官方为了“鼓舞国民的士气”,删去了原信中的最后一句话。结果该信的内容经同盟通讯社传到美国之后,激起了美国当局的极大愤慨,认为山本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一心只想打到华盛顿。然而,山本的本意却不是如此,他只想寻找机会逼迫美国停战。
山本五十六心中十分清楚,日本政府根本没有决心同美国停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军人,山本像他过去多次违心地但不消极地服从那样,再次强打精神筹划在军事上打败美国。虽然偷袭珍珠港的战果超出了所有的预料,几乎击溃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却丝毫未损,这使山本感到不安。他意识到以瓦胡岛为基地的山姆大叔的战斗部队仍有很大的战斗潜力,尤其是其航空母舰的存在,对日本海军构成了强烈的威胁,它是美国还能够与日本抵抗的可依赖的力量。要想迫使美国停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彻底打垮。以目前日本海军的实力,这应该是不成问题的。1941年12月底,山本五十六在写给他的侄子高野气次郎的信中写道:
“第一阶段进攻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和荷属印度尼西亚的作战,我认为并没有多大问题。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第“阶段,还需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
“在第二阶段中,也并不完全取决于军事上如何,而需要军政双方相互配合,齐头并进。问题是有没有能够审时度势、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处事果断的人……”
作为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开始设想第二阶段的军事作战。1月5日,山本的参谋长宇垣缠接到命令,立即拟定第二期作战计划。宇垣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第一阶段的进攻性作战,大体上到3月中旬便可结束。紧接着,下一步的作战将如何展开呢?是进攻澳大利亚,还是出兵印度洋?是再度进击夏威夷,还是去对付苏联?”
此时,在帝国参谋本部上层围绕着在“第二作战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战略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陆军参谋本部鉴于陆军的主要假想敌是苏联,反对海军在海上的进一步扩张,提出了北进的主张。陆军的想法是:积蓄力量,待苏德战况变得有利于日本时,就从背后与德国遥相呼应实施大陆作战,在这之前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对南方作战,只要能控制印尼等战略资源地带就可以了,不必再继续前进。而海军计划人员则受到一连串胜利的鼓舞,强烈主张保持进攻势头。他们认为,如果采取陆军的防守政策,必将给予美国以时间和机会来动员它的强大的工业力量,发动横渡太平洋的大规模强攻。海军仍然希望在美国人能够重建他们的舰队之前,谋求进行一场决战,因此,以海军将领为一方;以陆军将领为另一方,进行了一场充满分歧的激烈的战略大辩论。
海军军令部提出了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这一计划要求攻取澳大利亚。军令部认为,夏威夷一战后,美国必然要以澳大利亚为基地对日本进行全面反攻,时间可能在1943年春季以后。因此,在此之前,日本必须拿下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等岛屿,以防止美国向澳大利亚部署空军,尽可能地把澳大利亚孤立起来,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间的联系。陆军参谋本部对这样一项大规模的作战计划十分惊讶,他们以无法再派出十几个师团到澳洲及其四周的岛屿上为理由拒绝了这项计划。
进攻印度洋的计划最初是由联合舰队司令部提出的。依照这一方案,需要陆军出动5个师左右的兵力,攻取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将英国的东洋舰队引诱出来,一举加以全歼,以便同从高加索南下中东的德军携起手来。但是陆军对此反对更烈。有人说太平洋战争是由不懂得海战的人挑起的,由不懂得航空的人来作战的。陆军对于东南亚诸岛屿的作战并不感兴趣,也没有进行过很好的研究,陆军的出发点是,相信德国必胜无疑。只要日德共同作战,使苏联屈服,一切问题必迎刃而解。值此进攻东南亚的作战暂告一段落的时候,应该把陆军本来就不该用在南方的主要力量调回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2月20日,联合舰队对出兵印度洋的作战计划进行了图上演习。兼任陆军部长的东条英机最后否决了这个方案。
随后,联合舰队又提出了全力进攻中国,最后拿下重庆的建议。东条又一次予以否决。在他看来,对日本来说这样做是自不量力。
正当研讨战略计划时,1942年2月12日,山本将他的指挥部从“长门”号迁到了12月份刚从吴港下水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号上。同具有32年舰龄的“长门”号相比,“大和”号从设备到官兵的居住条件,都显得格外先进、豪华。山本坐镇在他的新的海上司令部里,率领着他的舰队,停泊在懒户内海;加上令全日本人感到自豪的南云的航空舰队在南太平洋上为所欲为,真是踌躇满志。既然陆军和海军不可能就协同进攻的目标取得一致意见,山本就决定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寻找一个海军能独立完成的作战方案。
前边说到,山本虽然对开战之初日军在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战果感到满意,但却又陷入了一种更深的不安和忧虑,即美国人可能空袭帝国的首都东京。山本清醒地看到,夏威夷一战,并没有把美国的航空母舰和巡洋舰送进坟墓,相反这些舰只仍然完好无损,它们完全有能力随时对日本本土特别是东京进行小规模的打了就跑的袭击。
根据陆海军国土防卫协议,本土的防空是由陆军负责。但是,很明显,对日本本土的任何空袭必定来自海上,海军应该首先在海上拦截和歼灭敌机。山本特别意识到海军的这一责任。他本人用舰载机偷袭了珍珠港,难保美方不用同样的手段加以回敬。再说,他自己在华盛顿任日本驻美武官多年,十分了解美国人好勇斗狠的性格。他估计,美国迟早会寻机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的。
必须绝对保证天皇所在地东京的安全,已成为山本朝夕不忘的事情,为此他甚至表现出病态的敏感。他对日俄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桩事一直记忆犹新。当时,一支俄国舰队突然出现在东京湾外面,一时首都人心惶惶,老百姓纷纷逃到山里避难,负责对付俄军的第2舰队司令长官上村海军中将的住宅遭到了愤怒群众的石块攻击。一想到这里,山本就忧心忡忡,心有余悸。他反复思忖:如果东京现在遭到空袭,那种具有特殊的不稳定性格的日本民众,会不会如法炮制,由此而造成一场混乱呢?
从1942年2月1日开始的美海军舰载机对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威克岛等一系列大胆的空袭,进一步加深了山本的忧虑。为防止悲剧的发生,山本设立了一条舰艇了望线,其范围离日本本土东岸600—700海里,南北约1000海里,每天还辅以飞机远程巡逻。但这些被动的防御性措施不符合山本的性格,为了捍卫大日本帝国的国土和帝国海军的尊严,他决定再度出兵太平洋。他把沉思的目光落到组成中途岛的那两块针尖大的陆地。山本的想法是,占领中途岛,将其改造为日本空军基地和攻打夏威夷的出发点,可能的话,再进攻美国的阿留申群岛,使日本的空中和海上的防卫范围向东扩展2000海里,并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诱使出来,进行一场打垮拖烂的战斗,把它消灭在太平洋上。
4月2日,作战参谋渡边安次带着联合舰队关于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作战计划来到东京征询军令部的意见。军令部再次对这一计划表示坚决反对,其中作战部作战课课长富同定俊大佐和他的航空专家三代辰吉中佐反对得尤为强烈。富同认为,中途岛难以补给供应,而且会经常受到美远程飞机的袭击。这块环礁对日本没有战略价值,他甚至提出美国也不会为这块弹丸之地派出舰队冒险。他对山本的使节渡边说道:
“关于中途岛作战计划问题,不是我傲慢不逊,我认为,山本根本就没有战略眼光,没从大的战局上着想。第二阶段的作战,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应该是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联系,防止美国把澳大利亚作为前进基地。即使到现在我也这样认为。”
三代是最强烈反对中途岛作战计划的。他主张攻打新喀里多尼亚,以切断同盟国的交通线,迫敌于靠近日本基地而远离美国海区进行决战。作为富同作战课里唯一的飞行员,他从技术角度摆出了种种反对的理由,他说:“山本想没想过,以中途岛为基地进行防卫和空中侦察,究竟能有多大作用。然而,维持这一远离本土的孤岛上的必要补给却是相当困难的。为了维持我军在该岛上正常活动,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势必会削弱我军其他方向的空中力量,给舰队作战也会带来很大负担。山本认真地考虑过这些吗?”
军令部作战课的反对,不仅态度强硬,而且理由充分。双方争执不下,渡边很为难地说:“长官的决心是定了的。长官已认定了方案,不能只因为作战课的反对而收回去。还是应该听听军令部领导的意见。如果_上层不发话,我是不能回去的。”
4月5日,在军令部作战室,双方再次进行讨论。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和次长伊藤整一也亲自参加了讨论。但渡边仍没有获得满意的答案,最后他起身给山本打电话作了汇报。在得到山本又一次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他回到作战室,向与会者转达了山本的意思。他说:“长官的决心已定,不能再改变了。”
曾经作过山本参谋长的作战部长福留繁十分了解山本的为人和性格,他转向同样曾在山本手下工作过的伊藤次长,用请示的口吻说道:“既然山本长官这样说了,那么,我们就依从他的意见吧!”
伊藤并没作声,只是点了点头,表示默许。见此情景,三代低下头,趴在桌子上失声痛哭。总长永野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讨论珍珠港作战计划时的情形又重演了,可是上一次山本的赌注下在美国人还没睡醒的时候,现在这一次是否还会如愿成功呢?自从袭击珍珠港以来,山本五十六几乎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军令部的高层人员对山本五十六也几乎迷信般地信赖;山本自己一赌到底的性格,使他越是在这种时候越不容易听进别人的意见,尤其是过去反对他的那些人的意见都被证明是错误的。过于精明的山本五十六再次犯下了战略性的错误。4月10日大本营正式决定了攻击中途岛的作战方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