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史迪威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史迪威生平年表(2/2)

    1941年6月 出任第3军军长。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奉调赴华盛顿,负责制定在北非登陆的“体育家”   作战计划,并准备出任美国远征军司令。

    1942年3月   第五次来华,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已于2月晋升中将;随后赴缅甸指挥中国远征军作战;5月,缅甸战役失败,率110多人徒步走出缅北丛林。

    1942年6月 向蒋介石递交关于中事制度改革的建议:(1)对部队进行精简整编;(2)撤换无能的高级军官;(3)授予前线指挥官全权。1942年7月   向蒋介石递交收复缅甸的作战计划;蒋介石美国总统私人代表劳克林·柯里来华之机,第一次要求撤换史迪威,未果。

    1942年8月出   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在印度兰姆加尔整训和装备中队。

    1943年1月   因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亲临东枝前线指挥作战,荣获优秀服役十字勋章。

    1943年3月   在云南组建昆明训练中心,4月1日正式开训,执行整训和装备30个中国陆军师的计划。

    1943年5月   出席在华盛顿召开的“三叉戟”会议。

    1943年8月 魁北克会议决定成立盟军东南亚战区,史迪威任该战区副最高统帅。

    1943年9月 向蒋介石建议使用第18集团军等部队向华北日军侧翼进攻,并建议给西北部队以充分的供应。

    1943年10月   蒋介石第二次提出撤换史迪威,未果。

    1943年11月 出席中美英开罗会议。

    1943年12月   指挥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北;翌年8月占领密支那,取得战役基本胜利,给日军精锐第18师团以歼灭性打击。

    1944年1月   同意政治顾问戴维斯关于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组的报告;7、8月间,美军观察组分两批抵达延安。

    1944年7月   罗斯福建议蒋介石授予史迪威指挥中国战区所有军队的全权;蒋介石复电表示“原则同意”。

    1944年8月 晋升四星上将。

    1944年9月 蒋介石第三次要求美国总统召回史迪威。

    1944年10月   罗斯福同意召回史迪威;史迪威于21日离开重庆回国;31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批评美国政府召回史迪威,是“消极地支持了一个在中国日益不得人心和不为人民所信任的政权”。1945年1月   出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由印度利多、经缅北密支那、至中国云南的中印公路通车,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1945年2月   荣获荣誉军团勋章和橡叶勋章。

    1945年6月 出任第10集团军司令,参加冲绳战役。

    1945年9月   出席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并主持琉球 岛的受降仪式;回国前通过马歇尔要求去北平看望老朋友,被蒋介石拒绝。

    1945年10月 出任军需装备委员会主席。

    1946年1月 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司令,并负责西部防御司令部的工作。

    1946年10月12日   因患胃癌并转移到肝部,在旧金山莱特曼陆军医院逝世,终年63岁。去世前一天,根据他的请求授予他一枚步兵战斗纪念章。这是一种极普通的奖章,但只有在第一线战斗的步兵才能获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