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史迪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章 西点学子
    哈得孙河水流急,西点军校世上奇;

    子遂父愿着戎装,一生苦斗在军旅。

    著名的西点军校距扬克斯市不过六七十里路,史迪威随父亲很快就赶到了。

    扬克斯位于哈得孙河东岸,西点则在哈得孙河西岸。这里曾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抗击英军的重要据点和炮兵阵地。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当时是“大陆军”总司令),曾在这里指挥作战。据说,当时华盛顿让部队横跨哈得孙河拉了一条大铁链子,英军来的运输队一被阻拦,他便指挥炮兵开炮,猛烈轰击英军船队,终于把英军的这条重要补给线切断了。华盛顿十分喜爱这个地方,他去世后,第三届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遵照他的遗愿,力主国会通过法案,于1802年在西点建立了这所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西点军校四面环山,一派田园风光,十分迷人。向校门口走去,远远便见门前有座巍峨的石碑,上面刻了“责任、荣誉、国家”一行大字。这是西点军校的校训,是1898年刚刚矗立起来的。史迫威一入校,在胸前便佩挂起军校的校徽,上边也刻了一行这样的字,并有由秃鹰、钢盔、短剑三样东西构成的图案。字和图案相映成辉,道出了西点军校的精髓,为西点学子们树立了终生奋斗的目标。

    西点军校的校园非常大,占地16000多公顷。其西部、南部是建筑群,有1855年建成的塞耶大楼(以号称“西点之父”的塞耶的名字命名),1891年建成的华盛顿大楼,还有藏书非常丰富的图书馆。史迪威人校时,正赶上为了迎接1902年西点建校100周年,要扩建新的天主教堂、医院大楼、战术大楼、管理大楼和军官食堂等。有的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了,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学员团的检阅场和体育场,在空旷的东部和北部。体育场有两个,都是史迪威特别喜欢的。一个是主要用作橄榄球比赛的综合体育场,一个是以田径为主的综合体育场。另外,还有一个体育馆大楼,是1892年建成的。体育馆门口有两行大字:“今天,在友好竞赛的场地上播下种子,明天,在战场上收获胜利的果实。”体育馆大楼内有标准的体操馆、游泳馆,还有橡皮球房、举重馆及其他一些设施。

    史迪威从小喜欢体育,他希望自己的体格永远像运动员一样健壮。西点有这样又大又好的体育设施,一下子就把他的心给拴住了,他不想再到别的地方去了。看见场地无人,他跃跃欲试,想立刻跑进体育场,舒展舒展全身的筋骨。他对体育的兴趣和造诣后来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他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此外,在校园东南的丛林、湖泊环绕之处,还有一大片空旷之地,是天然形成的绝好的军事训练营地——巴克纳军事训练营地。这里显得神秘而肃穆,平时,是谁都不能随便进入的。

    西点军校的学员入学教育,首先是作为一名美人的入伍教育。史迪威和130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军人宣誓,朗读作为一名战士的誓词:“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和生活方式,准备献出生命。”

    举行宣誓,是进行精神训练的重要方式,在西点军校,每个学员要参加多次各种宣誓。参加“兽营”训练,执行重要任务,要以书面形式写下自己的誓言。每年6月14日美国国旗日,要对国旗宣誓:“忠实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中实于它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不可分割的国家,在这里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史迪威第一次宣誓时,心里升起一种神圣感,每句话好像都注入了他沸腾的热血中。他从心底里把美国看作自由和正义的象征,看作是世界的理想楷模,并在心里涌动着实现这种理想的使命感。

    史迪威和所有新学员一样,一佩挂校徽的同时就得到一本《学员队章程》。其中对于内务、作息时间乃至走划定的直线、拐直角、开饭时眼睛不准投视餐桌以外的地方、回答高年级生的提问要立正等细节,都有明确规定。为了推动《章程》的实施,学校设有学员荣誉委员会,并有一套沿袭下来的特别的荣誉准则和制度,学员到校第一天就列入了西点的荣誉体系。荣誉的起点是:“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在这个起点上,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用以培养学员的诚实、正直和勇敢的品德,确信毕业后能够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可以依赖。

    与荣誉制度并行的,还有考察学员过失的“记过簿”。为了考察学员们上课的表现及成绩状况,教务长每周把学员的表现和学习成绩填写在一张表格上,发给每个人。总之,学员的一切都在学校的管束之内。过惯了舒适、散漫生活的史迪威,第一次经受这种把自由天性挤兑得一点不剩,而且动辄得咎的磨砺。

    同受严格管理一样难熬的,是每天早餐之后开始的几乎是没有喘息机会的操练和上课。史迪威曾在日记里写道:“立正、立正、立正;操练、操练、操练;啊!上帝……起床就像下地狱,然后就开始早操、喝水、操练、班教练、吃午饭、擦枪、班教练、集合、晚饭前连教练、吃晚饭……熄灯号、把一切都忘记的沉睡。4时30分起床后,一直进行着立正训练,一次立正训练就要一个半小时。”野外训练期间,住在帐篷里,高年级生总是变着法子欺侮被称作“老鼠”的一年级生。一年级生要做一年“老鼠”,忍受种种折磨和侮辱。史迪威参加了一次晚会,在日记里记下了零星的细节:“吸烟,用香烟头戳人的下颚,还有十分莽撞的行动。哦,欢乐就是为耗子举行葬礼和看臭虫。把枪架好以后,这类游戏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这简直是一群疯子在瞎胡闹。”史迪威当时梦寐以求的是快些熬过这一天又一天地狱般的生活。

    西点军校一代接一代地传下了一些对低年级生的折磨人的教学方法,到史迪威这一届也不例外。诸如教官要一年级学生蹲在一支立起的刺刀上;要他们长时间伸直臂膀举枪;捆住大拇指把他们吊起来;头朝下倒立在盛满水的澡盆里:大热天让他们裹上毛毯、雨衣捂汗;大冷天却让他们着身子跑步,同时还把满桶的凉水往他们身上浇……。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令人难以忍受的花样,例如,让他们吞食塔巴斯哥辣酱油,或是喝一大盘子蜜糖,吃两百个梅干,甚至强迫他们互相厮打,钻到桌子底下吃饭等等。就在史迪威当“老鼠”那一年,这种折磨人的教学方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两个学员因受不了这种折磨和体罚而退学,两个人离开学校不久就丧命了。

    史迪威和许多同学一样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这时,他非常想家,十分痛苦,神情呆滞。此后他在整个一生中常常担心陷入这种精神状态,预感到这种状态临近时,他就到图书馆借些惊险小说或文学名著阅读,寻找精神寄托。

    两个退学的西点学员丧命之后,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震动。1901年2月,国会下令对学校体罚新生的事件进行调查。收到国会的通知,前往作证的人中就有比史迪威高一年级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是1899年入学的,尽管他本人并不愿意出面作证,但他还是去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证人们都竭力向国会说明:这样的训练并非完全胡来,而是为了训练学生忍受痛苦和控制恐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服从权威的习惯。军队这一组织的核心是纪律,而纪律的实质是服从,但这种东西不是有独立意志和理性的人能自然而然就能具备的,必须经过训练,养成服从的习惯,因为有朝一日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战斗的胜负可能就取决于它。

    国会调查后,西点军校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但体罚陋习依然存在。过了十几年以后入学的艾森豪威尔,一天就接到过校方的五份处罚通知书。艾森豪威尔是个学习成绩优良但又自由散漫的学生。他喜欢运动,尤其酷爱橄榄球,在操场上跑起来像旋风一样。但是,他也经常犯错误,例如,他经常在排队吃饭时迟到,上午11点例行检查时,又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另外,他还在跳舞时捣乱。这五份通知书,罚他连续30天在操场上像田间走来走去觅食的小鸡一样“走步子”。由此,他又有了个“操场上的小鸡”的雅号。

    史迪威在一年级时,没有受体罚的记录,却有几次因犯过错被扣掉学分。诸如,由于他在操练中“嬉笑”两次被扣学分,使他失掉了毕业后直接升为上尉连长的可能。另外被扣学分的事有:“吃晚饭时在饭厅里扔食物”;“当棒球队离开浴室时大声喊叫,造成混乱”;“私自安排两名学员进行拳击”;“晚点名时在宿舍里学猫叫”等等。不过他在课堂上和体育场上表现良好,各科成绩都居上游,当了一年“老鼠”之后便顺利进入了二年级。

    也有一些学生不能顺利进入二年级。史迪威后来在西点军校执教期间,1908年级学员巴顿就是这样。巴顿自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转入西点军校后,由于在一年级的考试失败,他决定在西点重读一年级,于是1909年又从头学起。对一名男子汉来说,在军校要当二次难以度过的一年级生——也就是要连续当二年的“老鼠”,的确是很不平常的。这突出地表现了巴顿在一再受挫面前毫不退缩的坚强品格。西点军校所以成为美人向往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座锤炼军人的坚强品格的熔炉。

    西点军校的学员队章程有条规定:一年级生除操练和公务外,不得和高年级生有交往。史迪威一升入二年级,这条约束自然消失,新学年一开始,他便和一些高年级生有了来往。由于他在体育方面成绩优异,许多高年级生很愿意和他来往,并且高兴地叫他“乔”。尽管他说话尖刻,好挖苦人,人们也难免在“乔”的前边附加上“尖刻”、“刻薄”之类的形容词,但毫不损伤对他的尊重和亲呢。

    高年级同学中学习成绩最拔尖的,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是驻菲律宾的美军总司令和军事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将军的儿子。另一个拔尖的是尤利塞斯·格兰特,他是184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美国第18届总统格兰特将军的孙子。尤利塞斯·格兰特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他认为在西点军校,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履行军事职责方面,麦克阿瑟都是十分突出和最优秀的。人们传说麦克阿瑟在班上比任何同学都用功,常在熄灯号吹过之后,还点着蜡烛攻读规定的功课。为了防止被察觉,他用军毯围住床不使其漏光,然后俯伏在床上,双肘支撑下巴用心攻读。所以,每到让他背诵,就像是精彩的演讲表演。第一学年结束时,在全班134人中,麦克阿瑟名列第一;第二学年结束时,在全班104人中,他还是名列第一。而在此期间,被淘汰的学员则多达30人。

    面对严峻的现实,史迪威心中很清楚,要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在新学年中必须像麦克阿瑟那样勤奋、刻苦地学好各门功课,认真履行军人职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