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27 日至28 日,铁托与米哈伊洛维奇进行了第二次会晤。
会晤前,铁托仍然建议他们的会谈地点选在双方司令部的中间地段。对此,米哈伊洛维奇加以拒绝。在此情况下,铁托决定深入虎穴,到米哈伊洛维奇的司令部走一趟。
陪同铁托的,有最高司令部成员斯雷坦·茹约维奇和来自门的内哥罗的米塔尔·巴基奇,另外还有8 名游击队战士,他们带有手提机枪。
这一次他们乘两辆摩托车到达。这些车辆是新近从意大利人手中缴获的。
对于这次会见,茹约维奇事后做了回忆:
这次会议在一家宽敞的农民家里举行。中间放了一张大桌子,一边坐着铁托和我们中其余的人,另一边是德拉扎和他的人——他的政治顾问德拉吉沙·瓦西里和他的第二号指挥帕夫洛维奇中校。我们的8 个警卫员拿着手提机关枪站在我们的后面,而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警卫员在他的后面沿着墙站了一排。我们的人很年轻,胡子刮得干净,而德拉扎的人都蓄着长胡子。
在这次会上,我们建议与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达成一个含有12 点内容的协议:联合对德国人和卖国贼作战;建立一个联合指挥部;建立联合的供应系统;根据“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斗争”的口号,联合分配战利品;建立联合的地方指挥部;建立联合委员会解决争论问题;建立临时的政权以代替以前曾为敌人服务的旧的市政机构,新政权包括所有愿意抵抗侵略者的政治派系的代表;采取志愿参军制度,废弃强迫征兵制,等等。
谈判的进展极其缓慢。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的卫兵也参加了进来,提出他们的看法。他们都是游击队战士,在分遣队里是习惯于参加政治活动的。他们说话的声音很轻,但是使别人都能听见,并且别人不能不理睬他们。“切特尼克”的兵士看到这种情况,也开始这样做,直到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突然取下他的眼镜,神经质地摸着他的胡子,并向他们怒喝:
“你们给我闭嘴。没有人在征求你们的意见。”这使得“切特尼克”们安静了下来。但是,还能听到一个高大的“切特尼克”发出的低声埋怨。他的任务是背着一只木箱,里面放着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珍贵的东西。
他必须一直背着这只箱子,以备万一发生危险在逃走时可以把它带到安全的地点,以免被别人染指。
谈判暂时停了一下。左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面前放着一张军用地图和几枝彩笔,他开始在地图上为铁托标明“切特尼克”的防地,告诉铁托各个据点里“切特尼克”的人数。当他讲到靠近瓦列沃的一个据点时,他问他的副司令帕夫维奇那里有多少人。但是帕夫维奇说不出。在房间里的人没有一个能在这个问题上提供情况。突然,有人想起有一个尉官最近曾到那里去过。他当时就在村里。他们把他叫来了。一个穿着军官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行了个漂亮的军礼。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向他说明了情况,问他:
“中尉,我们在那里有多少人?”“大人,两名。”中尉回答过。
德拉扎瞪了他一眼,带着怒气说:“不要开玩笑。”“的确只有两个人,大人。”“马上给我滚出去!”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吼道。
这件事后,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请铁托喝一杯“舒马迪亚茶”。铁托接受了。“茶”放送进来。铁托喝了一大口,开始剧烈地咳起来。这不是什么普通的茶,而是一杯用梅子制成的、热的甜白兰地酒。当铁托把制服上的“茶”擦净时,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发出了大笑。
晚饭时,英国的赫德森上尉进来了。饭后会谈继续进行,但是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铁托提出的下列三项建议特别难为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所接受:联合对德作战;建立临时行政机构和动员的方式问题。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要我们的乌日策工厂向他提供军火,他才答应同德国人作战。铁托答应给他500 枝步枪和25000 发子弹。
然后游击队在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的司令部过夜。
铁托在会上很少发言。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总是很注意地听他说。他对铁托用一种带有克罗地亚音调的塞尔维亚语讲话感到惊讶。这使得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怀疑铁托是俄国人。他相当长时期一直抱着这个怀疑。
在司令部过夜时,铁托一夜没有睡觉。他把左轮手枪放在枕头下面,一直呆到天明。
第二天,他们又进行了讨论,但没有达成协议。当天,铁托一行返回乌日策。
途中,又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件。
当铁托他们到达波热加桥头时,一队“切特尼克”挡住了去路。
“站住!”他们大喊道。
铁托他们走过来,问“切特尼克”们是什么原因不许过桥。
“不能过。你们必须从原路返回。没有米哈伊洛维奇上校的命令,不许过桥。”铁托等无奈,只好返回,暂时呆在“切特尼克”的一个营地里。
铁托甚为恼火,想下车进行交涉。这时,茹约维奇下了车,说要直接跟米哈伊洛维奇进行联系。
这时,来了一名少校。他表示歉意说:
“先生,对不起,我同上校谈了很长时间。现在没事了,你们可以走了。”原来,“切特尼克”在桥上安放了地雷,他们拆除这些地雷需要时间。
铁托与米哈伊洛维奇第二次会晤后,游击队与“切特尼克”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11 月1 —2 日,“切特尼克”部队向乌日策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游击队同时发动进攻。米哈伊洛维奇声称,这些军事行动是下级自发干的。这当然是骗人的。
对于“切特尼克”的进犯,游击队早有准备。铁托迅速调动全部武装力量打击进犯之敌。
事实证明,米哈伊洛维奇严重低估了游击队的力量。他的“切特尼克”被打得落花流水。
11 月3 日,米哈伊洛维奇的参谋长帕夫洛维奇给铁托打电话,提出如果游击队让出波热加,双方即可停战。铁托拒绝了帕夫洛维奇的要求。双方的战斗继续进行,“切特尼克”的败局渐渐显出端倪。
在此情况下,于11 月4 日,米哈伊洛维奇急电伦敦,说“形势紧迫,急需援助”。第二天,他又向伦敦发电:
不能认为塞尔维亚那个化名铁托的首领是抵抗运动的领导者。人对德国作战不过是一种骗局……游击队从人民手中夺取武器,我不能走那条路。他们搞到了乌日策那个军火厂,从那里我们什么也得不到,而他们还想要英国武器,如果他们真的得到英国的武器,我们就永远完蛋了。
11 月9 日,他得到了空投给他的第一批物资。
但英国的武器阻挡不住游击队的攻势。
11 月12 日,游击队已推进到离米哈伊洛维奇司令部仅有一公里的地段,而且从四面八方将米哈伊洛维奇团团围住。
米哈伊洛维奇下令前来增援的部队尚在天外。
米哈伊洛维奇的司令部陷于一片慌乱之中,电台已停止发电,文件在销毁,重要物资和档案在包装。司令部准备突围撤出。某些领导人处于精神崩溃之中。瓦西里像个孩子似地哭起来。他不住地对人们说:“你们可曾想到,德拉扎和我都要被判死刑的。”在这紧要关头,米哈伊洛维奇进行了他的第四种联系——找德国人求救。
11 月11—12 日,米哈伊洛维奇亲自出马,在瓦列沃附近迪弗齐一家旅馆里与德国人进行了谈判。牵线的是在德军司令部服务的一名南斯拉夫人。
米哈伊洛维奇带领3 名随从,骑马走了92 个小时,到达会谈地点。德国方面参加的是三名军官,其一是德军驻塞尔维亚最高司令部代表科格哈德上校,其二是德国驻塞尔维亚军政司令部代表乔治·基泽尔博士,其三是一名盖世太保官员。
米哈伊洛维奇开门见山,但谈的是“大战略”:双方共同对付人,而一俟被清除,德军立即撤出,而由“切特尼克”接管塞尔维亚。当然,他绝对不会忘记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他提出,眼下他急需武器。作为交换,他可以把手中的360 名游击队俘虏交给德国人。
德国人的许诺含糊其词。米哈伊洛维奇看出了这一点,因此,感到极度失望。在离开会议室之前,米哈伊洛维奇对他的牵线人说。
“告诉你的同僚们,我还不全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的一个英国人。”德国人当时如何看米哈伊洛维奇呢?
与米哈伊洛维奇会谈后,德国人向上级写了一份报告,报告里说:
他不再有一大批追随者紧跟着他。但即使如此,也不应予以过低估计,因为还有许多有头脑的塞尔维亚人同情他。在目前情况下,他对我方尚无任何严重威胁,尤其是虽然他起初与合作,现在却已成为仇敌,丑正与之作战。但从长远观点看,他可能是危险的。
与德军代表的会谈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使米哈伊洛维奇十分沮丧。
在回司令部的路上他盘算的是今后撤向何方,如何重敲锣鼓。
但等待米哈伊洛维奇的,并不都是坏消息。回到司令部后即获悉,他已被王国政府任命为“祖国国内南斯拉夫武装力量总司令”。
这项任命是11 月15 日由英国广播公司宣布的。
米哈伊洛维奇沮丧之余,又添了几分喜气。尽管这个头衔叫人听起来感到别扭,但他米哈伊洛维奇毕竟成为合法政府的“总司令”。他铁托要消灭我,也得掂量掂量。
说也凑巧,已经逼近的游击队的攻势显然在减弱,从军事观点来说,游击队可以攻占的据点却仍在“切特尼克”的手里。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铁托听到了广播,真的不敢下手了?
是的。铁托真的放慢了进攻速度,而且不仅如此。对“切特尼克”的进攻实际上停了下来。
铁托这样干也的确是由于听了广播。
但这不是英国的广播,而是莫斯科的广播。
铁托在乌日策的总部里。包围米哈伊洛维奇司令部的游击队急切向前推进,包围圈越来越小。
铁托在司令部里踱来踱去。他像是在等待前线各路指挥官的消息。而实际上是前线正在等候他的命令,发起总攻,一举消灭“切特尼克”。这是一项重大的行动。不但是军事行动,而且是政治行动,作决定前必须三思。
铁托不说话,仍然在大房子里踱步:
和铁托在一起的是弗拉吉米尔·德迪那尔。他知道铁托·正在酝酿作重大决定。这时不便打扰。
德迪那尔无事可干,便走到收音机旁打开收音机。他想听听莫斯科有何新闻发布,于是把收音机调至收听塞尔维亚语的波段。
突然,德迪那尔跳了起来,一边把音量扭大,一边对铁托说:
“听,莫斯科在广播塞尔维亚地区对德作战情况。听!听!他们说,德拉扎在领导着所有抵抗德国人的部队。”铁托停止了踱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表现的惊讶劲儿,人们还从来没有看到过。
随后,铁托表示不相信地摇了摇头,又在房子里踱起步来。
不一会儿,前线指挥部又来了电话。
“部队停止前进。派代表同德拉扎进行谈判。”铁托命令道。
这时洛拉·里巴尔走进司令部。铁托把刚才发生的事向他说了一遍,然后说:
“我们尽管包围了德拉扎,但我们却不能消灭他。我们必须十分小心,不要在对外关系上给苏联制造困难。”这时,德队按照希恃勒的命令而向游击队施行的进攻业已逼近。这形成了另一种包围。铁托已无法在乌日策呆下去。
11 月27 日,铁托曾给他派出的与米哈伊洛维奇谈判的代表打电话。米哈伊洛维奇的副手朱里奇少校来接电话时,铁托又敦请他转告米哈伊洛维奇采取共同行动。
29 日,铁托在德军进入乌日策20 分钟前撤离乌日策。前一天,铁托又给米哈伊洛维奇打电话,要求米哈伊洛维奇协助,阻止德军。米哈伊洛维奇明确对铁托说,对德军公开作战是办不到的。他说,“切特尼克”与游击队应该分别撤退到各自认为合适的地区去。
这是铁托与米哈伊洛维奇的最后一次接触。也是“切特尼克”与游击队最终分裂的开始。
此后,德、意越加强进攻,“切特尼克”抗战的性质就越弱,而它的反动性也就越强。许多“切特尼克”领导人从德、意和卖国的塞尔维亚奈迪奇政府那里获得武器和经费。在意大利军队对游击队发动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中,“切特尼克”总是站在意军一边,而它们也曾多次与德军“并肩作战”,对付游击队。
盟国继续给予“切特尼克”各种支援,就是他们掌握了米哈伊洛维奇大量通敌的证据之后,情况仍在持续。直到游击队强大到足以左右抗战局势的1943 年底,西方才停止了对米哈伊洛维奇的援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正是:纵有木桃表美意,却无琼瑶报君怀。
分道扬镳既无悔,终恨背后插刀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