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朱东润先生(2/2)

    朱先生是个儒家,研究学问和平时为人一样,讲究入世的居多。他写的人物传记,有张居正、梅尧臣、杜甫、陆游、陈子龙……一个个出将入相,忠肝义胆,都是铮铮铁骨之辈。后来我读他的遗著《李方舟传》,里面写到自己的生世,倒也是很平常的一个书生。我猜想他年轻时一定有许多抱负,可惜知识分子的“庙堂”已经崩溃,他只能在自己的学术岗位上,做着经国济世的梦。在60年代曾有出版社请他写苏东坡的传记,他倒也认真地研究了一番,结果还是回绝了出版社,理由是他不喜欢苏东坡这种游戏人生的世界观。其实苏东坡一生坎坷,又满肚皮的不合时宜,若是不学点老庄的人生观,早就生癌死掉了。然而朱先生不喜欢苏东坡。还有一件事,也颇说明他的个性。有一次在中文系的研究生入学会上,朱先生讲治学之道,讲到了陈寅恪,朱先生说,寅恪先生学问虽然好,但晚年花了那么多精力去研究一个妓女,大可不必!这话惹翻了中文系的另一位博士生导师,陈寅恪先生的弟子蒋天枢教授,竟当场拂袖而去,朱先生也气得脸色发白。这件事后来传出去,成为赞叹陈门弟子护师尊师的佳话,但朱先生的道德文章,也由此可见一斑。

    我原先也没有想到,一生都为民族脊梁立传的朱先生,最后一部传记竟是写他夫人的。我没有见过朱夫人,听说是个贤惠的家庭妇女,“文化大革命”中因朱先生的牵连而被批斗,被强迫扫地,她忍受不了侮辱自杀了。朱先生前半生流离颠沛,与夫人离多聚少,后半生在复旦定居,才过了几年的安定日子,不料又生出如此惨剧。那时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漫漫长夜里,他一边抗争着白天被批斗、被强迫劳动带来的身心疲惫,一边偷偷地写下了他夫人平凡而动人的一生。可惜这部《李方舟传》在朱先生生前没有出版。大约十多年前,一次校园里走路时遇见朱先生的高足陈尚君兄,他随口告诉我,朱先生有一部传记,是写他夫人的,至今还锁在抽屉里。当时言者无心,听者也无心,事情就过去了。直到去年我为上海远东出版社策划“火凤凰文库”时,突然记起了这件事,忙去找着朱先生的孙女朱邦薇小姐问,果然有这部书稿。现在,在朱小姐的支持下,《李方舟传》终于问世。因为这部书稿是在没有自由的岁月里写的,老人没有写到“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传记的最后一章,写他七十岁生日那天,老夫妇同游南翔镇,无意中听到一首骚体悲歌如天音传来,夫人听了惨然泪下,预兆了山雨欲来,恰似全本《水浒》里“梁山泊英雄惊噩梦”的味道。

    在读这部书稿时候,不知怎的,我想起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词来,已经淡忘了的朱先生形象慢慢地出现在眼前。但原先以为朱先生的凛然不可亲近的感觉,现在消失得干干净净,倒分明觉得是一个面带愁容、满腹隐忧的老人,被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入世精神驱使着,吃吃力力地跟着时代跑,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也有着苏东坡式的阴魂。这是他不愿见到,更不愿承认的。

    关于朱先生,还有许多故事,我不想说下去。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话,正适合朱先生的一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