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笑声泪痕(2/2)

    六十年代初,作为一名文艺编辑,我奉命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去访问过侯宝林先生。我没有讲到当年我是他的一名少年观众。谈的什么话也忘光了。只记得谈及相声的民俗内容时,他说还保存了一套北方办丧事出殡全过程的照片。我觉得他是那种喜好研究点什么的有心人。这套照片,不知道他以后是否保存了下来。

    大概是前年吧,侯先生在森隆餐厅请几位朋友吃饭,顺便想听听相声观众的意见。他要集中精力总结自己的表演艺术了。方成同志代邀了我。这一次,我仍然没有机会说明我当年是他的一名少年观众。谈到尽兴处;他为我们示范性地表演了旧时京城的几种叫卖声,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欣赏他的表演了。

    近几十年,我总以为侯先生只有鲜花和笑声伴随着他。然而,我错了。

    临终以前,他又讲过这样动情的话:

    “在病房,我也看看电视,可是那些反映外国黑社会的片子,真让人担心,无恶不作的人和事,会不会也在咱们中国出现呢?我是个艺人,一生只知道干合适的事,干合理的事,凡事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可是我觉得我们这种人慢慢地淘汰了。真的,我一辈子是一个顺民,对社会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一不要打仗,二不要搞运动,安居乐业。安居乐业的意思也不敢要求小康,只要求温饱。我想,世上好人是少数,坏人也是少数,不好不坏的人是大多数,是靠他们支撑这个地球。……学马列,还是应该用生活的例子来解释,而不能光用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书来解释,结果翻译的人胡涂,我们也胡涂,大家都是胡里胡涂。我们怎么不能用马列原理来解释伪劣产品呢?

    “人活在世上,眼不能老是往上看,心得往下想。我的朋友只是和我社会地位相当的或比我更低的,地位比我高的都不是我的真正的朋友。”(见1993.2.12《羊城晚报》《侯宝林最后的日子》)

    不要以为侯宝林只会说幽默的话,只是个为你我寻开心的人。不要只记住侯宝林在台上引起的一片哄堂吧!我很吃惊于他在临终以前,不称自己是大师、教授,而还原于他的本色:“我是个艺人!”是谦虚呢,还是厌倦了某些虚名?艺人侯宝林,多么朴素而又崇高的一个称呼。他又跟那些平凡而可爱的观众滚在一起了!

    我当然永远怀着感激的心情记着侯宝林带给我们的笑声。但总排遣不去的是,我分明从那笑声中,又见到了他脸上的泪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