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笑声泪痕
    姜德明

    姜德明(1929~),生于天津,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散文集《南亚风情》、《清泉集》、《雨声集》、《寻找樱花》、《绿窗集》、《情思一片》等。

    侯宝林先生走了。

    报上说他是带着笑跟观众告别的;一生都是为了笑。我想是的。但是,我在电视里看到他讲这些话时,已然老泪纵横矣!

    少年时代,我在天津就是他相声的热情观众。当然,那时还有一位小蘑菇(常宝堃),他的相声我也喜欢。

    侯宝林那时落脚在南市的燕乐茶园。前场有多万昌的梅花调、王佩臣的乐亭大鼓,后场则是小彩舞(骆玉笙)的京韵大鼓。这些已近于人间绝唱了。为了求生,侯宝林还得到处去赶场。他跑商业电台,边说相声,边报广告。我在鸟市的河北电影院看电影,中间休息时,忽然侯宝林、郭启儒上来加演一场相声。更不伦不类的是,当年我随家里人在南市大舞台戏院看京剧《天河配》,不仅真牛上台,还有喜鹊搭桥时,从台上竟放出真的飞鸟来。当一片蓝色灯光照射着织女在天池洗澡、牛郎偷去仙女的衣衫时,忽然灯光大亮,侯宝林、郭启儒又来了一段相声,那时我虽年幼无知,却也知道这是戏院老板的噱头,有点瞧不起。可是那时我怎么能理解演员们的心情,难道他们就不觉得这是对相声艺术和相声艺人的一种污辱吗?

    还有比这更难堪的人格轻蔑。在燕乐,只要侯宝林一出场,看客中的地头蛇们便怪声叫邪好,给侯宝林起了个外号——幺鸡!这是竹战中的一张麻将牌,大概取其图案形象类似瘦鸟。叫声越响,侯宝林得愈加强颜欢笑,小心迎侍。

    记得当时还有个传说,一次侯宝林在河北影院说相声,不知怎么得罪了警察。那段绕口令里有狗、巡警、咬了手之类的词句,伪警们硬说侯宝林把“狗咬了我的手”,说成“巡警咬了我的手”,不容分说就动手打人。此事我没有亲见,好像当时的小报上登过的。时隔过久,我的记忆已有点模糊了。

    道不尽的旧艺人的辛酸地位啊。我那时似乎已经从他的笑声里,看出了他脸上的泪痕。

    在天津,侯宝林一度参加或组织了一个职业的话剧团。在河东的天宝大戏院演出过。他想脱离曲艺界,不再说相声了。我不知道撰写侯宝林传记的人们,是否知道这件事。这是不容忽视的一段短暂的经历,挖掘下去,可以知道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