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精神家园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乾隆与马戛尔尼
    艾煊

    艾煊(1922~2001),安徽舒城人,作家。著有报告文学集《朝鲜五十天》,散文集《碧螺春汛》、《艾煊散文集》,长篇小说《乡关何处》、《山雨欲来》等。

    英国在产业革命完成后,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急骤飞升。它急需扩大贸易,多方开拓市场。

    当时的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王国。它的舰队,每船都装备了几十门到一百多门大炮。当时的中国,表面上是最强大的陆上帝国,但它的武器装备却十分落后。

    明清之际,陆续有许多西方的传教士来中国。他们写了许多游记,把中国描绘成人间天堂,描绘成为世界上最强盛最富有的大帝国。西方人对中国,普遍抱有美好的羡慕向往之情,甚至有某种崇拜心理。使用中国瓷器,成了贵族们的时髦,英国女王也喜欢穿中国式的服装。

    在贸易上,两大帝国间的收支是很不平衡的。中国每年向英国出口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工艺品。但英国没有任何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无求于英国。

    为了开拓市场,为了两大帝国间正常的交往,英国决定趁乾隆皇帝弘历八十岁寿辰之机,以祝寿为名,派一个庞大的亲善代表团,前往中国,商谈互设外交代表机构,互派常驻使节,以及商务贸易问题。

    代表团团长为马戛尔尼勋爵。代表团成员七百余人,包括官员、贵族、军官、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商人、画家、医生、翻译等等。带来的许多辉煌礼品,实际上也就是英国现代工业成就的展览样品。这些礼品,全都是当时中国根本不会生产,也从来没有见过的稀奇的工业科技产品。纺织机械、望远镜、天文观测仪器、地球仪、人可以乘坐上天飞行的热汽球、卡宾枪、速射猎枪、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等等。英国使团带来展览性的礼品极多,上岸后,从陆路运往北京时,动用了三千多民夫,还有几十辆四轮马车。

    马戛尔尼的使团,从大西洋绕道好望角,经印度洋,太平洋,海上航行了十个多月才到达澳门。再沿海岸北上到天津转北京。

    马戛尔尼是受英国国王派遣来中国的。他把自己的身份,按中文意思译成“钦差”一词。把自己带来的工业产品,开列成一份长长的礼品单。乾隆皇帝弘历看了大发脾气。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中央帝国,只有一个天朝皇帝。中国是万国之主,围绕在中国周围的,都是些蛮夷小邦。这些未开化的番邦国王,和中国皇帝是主仆关系。英王派来的使臣,是代表英王向乾隆皇帝称臣纳贡的。不许马戛尔尼妄自尊大僭用钦差头衔,只能称为贡使,礼品非礼品,只能称为贡物。

    当时弘历住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马戛尔尼去行宫拜会皇帝的礼仪,成了两国间交往的头等大事。中国是礼仪之邦,蛮夷贡使见皇帝时,必须和天朝官员一样,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马夏尔尼觉得受了侮辱,坚决不肯行这种跪拜礼。几经磋商,互不让步。后来,天朝的大臣们想出了一条妙计。准备在乾隆御座的后壁上,挂一张英王的肖像,诱使马戛尔尼跪拜。这一来,马使会以为是拜他自己的国王,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马使在跪拜乾隆皇上。后来一打听,此妙计并不妙。英国大臣们的双膝,从来只跪拜上帝。对国王一向是行单腿跪拜并吻手礼。

    朝臣们无法解开这个见而礼仪的死结。乾隆皇上宽宏大度,居高临下地说,蛮夷不开化,不懂礼仪,恩准其免三跪九叩。

    对于英国人提出的设使馆,做生意两项要求,被皇上一一驳回。蛮夷和天朝是称臣纳贡的关系。蛮夷小王只有接受天朝大皇帝圣旨的义务,并无平等商谈的权利,何用设立使馆?

    至于做生意,更无必要。天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除了钟表等小饰物,天朝根本不需要蛮夷的任何物品。

    农业社会的中国,关起门来衣食不愁,温饱不求人。一切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自己造出来,不必仰仗他人。只要自力更生,必可丰衣足食。

    在马戛尔尼之前的两百年间,欧洲各国,曾以交往和贸易这两项和英国人同样的理由,先后派出了十五个庞大的使团来华,都被盲目自大的历任满清大皇帝,拒之于天朝御座之外。

    马戛尔尼总算有幸,恩准赐见。使团的天文学家们,架起了天文望远镜,请皇上看看球外有球,天外有天的奇异天象。乾隆看了一眼,轻蔑地说,这只不过是儿童玩具。对这几位世界上一流的天文学家,皇上降恩,每人赏赐四两银子。

    官员们要了水晶吊灯,却把天文望远镜在地上摔碎了。

    热汽球的表演取消了。天上是仙佛世界,凡人怎么可以随便瞎闯天庭?

    最近看到电影《鸦片战争》,最后一个镜头是林则徐充军临动身时,托人送一个地球仪给皇帝。这情节的寓意自然是好的。实际上在这之前一两百年,早就有地球仪呈献到了御座前。英国人在全球航行中,早就探察清了地球的实际面貌,制成了地球仪。将我们全人类脚下的共同土地,还原为一个球形世界。但大清国的君臣们,还沉醉在蒙昧时期天圆地方的谬误梦境里。不知世界是什么模样,也不知自己的国家有多大多小。在这个地球仪上,中国竟然不位于世界的中心,而且把中国画得只有那么小的一片地方。这是蛮夷对天朝的污蔑。世界上早已强国林立,但愚昧的弘历乾隆皇上,还在狂妄地自称为万国之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