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风景游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西子三千不胜游——千岛湖纪游(2/2)

    所有的树梢

    不见

    丝儿风影,

    林间,小鸟们无声。

    等等吧:一会儿

    你也将安息

    受够了大城市的拥挤、喧嚣,面对着这般宁静的夜景,我呆呆地在窗前站立了许久许久,就像干渴中痛饮清凉甘冽的饮料总也饮不够,热吻离别很久的恋人总也吻不够一样。不知什么时候,我“醉”入了沉沉的梦乡……

    第二天清晨七点就得出发去富春江。不等开早餐我就早早来到餐厅,想一睹千岛湖晨曦中的风彩。时正六点。阴天,没有朝霞。一切都溶在黛青的色调之中,只见一垄垄的白雾弥漫在群山的沟壑里和湖面的岛屿间。记得1984年初游千岛湖时是从大坝附近上船的,那也是早晨,却是另一番壮观景象:湖面上蒸腾着一层白茫茫的雾气,千百只水鸟忽上忽下地竞飞。今天的视野里没有飞鸟。但那游动着的一团团、一片片、一垄垄的云雾成了表演的主角。它们随着天气的逐渐明朗,在辽阔的湖面舞台上不断变幻着形象。这时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记忆中搜索着,在见过的湖泊中有哪一个堪与千岛湖媲美吗?我首先想到她的“直系亲属”西子湖,她以妩媚秀丽、阿娜多姿誉满天下,但她可有千岛湖的气象万千?我也想到吴越人的另一个骄傲——太湖,她那浩渺的烟波衬托着茫茫白帆,翡翠般的岛屿似形象生动的玉雕,这一切赋予这个象征太平的静湖以一种动感。但她哪里比得过千岛湖的百态千姿?我也想到过中学年代就向往过的西伯利亚那个世界上最大最深的贝加尔湖,我也曾随着火车对她观察过整整四个小时,她那宏大的气势固然令人惊叹(比千岛湖还大五十倍),但她大得无涯无际,因而使你得不到整体的具像感;她深也确实深,最深处达一千六百二十米,深得神秘莫测,及至令你感到恐怖。总之她与千岛湖那种玲珑剔透的整体雕塑美不可同日而语。哦,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的决策者和设计者们,你们当初在决定建造并进行设计这个人间奇迹的时候,可曾想到过,随着一座百米高坝的拔地而起,它除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将带来巨大的审美价值,而这审美价值又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或者说,大坝的建成将不仅意味着一座大型发电站的诞生,还将意味着一件硕大无朋而又精美无比的艺术雕塑品的问世,和一个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的出现?大坝建造期间,我曾先后三次来到建设工地,当时作为一名青年文学爱好者,曾经对未来的这个水库,发挥过最大限度的想像。但如今,现实却把我的想像远远超越了!

    “看来你也没有看够?!”是宗璞的声音。她精神矍烁,与昨天判若两人。叶文玲始终与她形影不离,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手中总是织针不离,也许这是打开她的灵感心扉的钥匙?其他几位伙伴如谢永旺、严家炎、缪俊杰、郑荣来诸位也陆续来了,显然一时都顾不上寒暄,贪婪地观赏着眼前这静中有动,诗、画浑然一体的图景,它与昨日白天和傍晚相比仿佛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时我想起应赶紧给宗璞拍照。谢永旺说,你跟你那“傻瓜”(指相机)一样傻,这色调是不宜用彩色胶卷拍的,黑白胶卷才显得出它的层次感。老谢不愧是《文艺报》主编,三句不离艺术。但我说:“现在要紧的是赶紧抢下‘到此一游’的纪念物,而不是艺术品。”又诡辨说:“千岛湖本来就是一件艺术品的杰作,怎么拍摄都不会失去她的这一特性。”宗璞说:“不管什么胶卷,我都乐意拍”。这时服务员来开饭了。我提议:“我们这个席位是餐厅的最佳位置,也是观赏千岛湖的最佳位置,让我们把这顿早餐作为向千岛湖告别的仪式吧!”大家异口同声地附和:“好主意!”

    早餐后,在汽车喇叭的催促声中,我给宗璞、文玲匆匆拍了最后几张相,跑步上了车。但若不是听到前面富春江的呼唤,我肯定会跨不上车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