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
在龙门西山北部,近潜溪寺之岩间,有珍珠泉之胜。这是一座古池,池有栏。池中有水草,有沙,俱明亮、洁净。泉水若一串一串的泡沫,自池中的沙间升上来。这里,不知怎的,使我想起池下有一个明净的、清凉的天地,泉水自地下的石间流过,又升上来。这当然是一种幻想。
我坐在池畔看水。幻想或联想又活跃起来。我想道,这升起的泉水的泡沫,如明珠,如茉莉的花瓣;如有僧在数着佛珠。我想,或者由于龙门为石雕的佛土,所以才有后面的这个联想。姑记之,以志心中活动的情况之一斑。
访白居易墓
史称,白居易居洛阳十八年,常往来于香山寺和洛阳之间。我是先到香山寺而后往访白居易墓的。香山寺在龙门之东山,寺甚宽敞。从寺门出,约行五、六华里,有一山径直通诗人之墓。诗人如此热爱洛阳以及香山寺,终老以后,竟葬斯土;斯情殊堪动人。墓为一圆状土墩。我在白马寺看过唐代来我国的印度高僧之墓,在成都看过五代蜀主王建之墓,其外形皆为土墩。相比之下,我觉得白居易的土墩算是中等规模的了。墓前立一石碑,书唐白太傅之墓。土墩的四周,以石砌墓,从这些看来,是经过一番修整的了。
我来时,当然心怀崇敬之情。我看到有一些少年儿童来墓前献鲜花,这不是节日,孩子们也是怀着崇敬之情而来的了。我看到墓上还另有游人放了鲜花若干束。这使我十分高兴。土墩的四近有一些山田,种上玉米苗了。我相信诗人会喜欢自己的墓土附近有田园的。我走到墓前,在一棵松树下站着,沉思着。我忽然想到这位诗人生前南来北往,到处奔波。我曾在九江市的浔江之畔,在杭州市的白堤上,在我也到过的这些地方,追踪他的遗迹;这些都是他失意之后到过的地方,但其杰作和可以称道的政绩也出在这些地方。晚年,他笃信佛理,但他的精神苦恼能够从中得到解脱么?我怀疑,因此那天站在他的墓前时我有些忧郁。
自香山寺眺望西山
立香山寺阶前,眺望伊水长流,又眺望西山诸石窟佛龛。自北魏,经东魏西魏,往北周、北齐、隋、唐各朝代,历四百余年,在西山营建了大小石窟一千三百余座,造大小佛像近万尊,形成了一个用石头雕刻的寺、塔、碑和佛像构成的佛国,它是如此雄伟、壮丽、庄严。
在西山时,我已经一个石窟又一个石窟、一个洞又一个洞地看过了。我尽量把这可贵的艺术品的形象,记在心中。把它们的启示,记在心中。呵,我记得古阳洞附近交脚弥勒石像背上吹洞箫的飞天;记得莲花洞中的迦叶形象,它手中的锡杖,身上披的袈裟,使我想起它仿佛有长途跋涉的辛劳;我记得奉先寺大卢舍那给我的印象是,它似乎具女人相,但又仿佛有比男子更为宽阔博大的胸襟;我注意到宾阳中洞里那些释迦立像,有表达这位佛祖的相者,有表达其未来相者,一一给我以启示;我记得那些石镌的菩提树和树下的罗汉;记得四层的古塔,五层的石塔,都如此精美;记得普泰洞中有关涅变的浮雕:释迦卧于床榻之上,几位比丘或合掌作祈祷状,或啜泣,或放声嚎啕大哭,表现了佛国中的悲哀……这一切,这一切都在启示我:这就是艺术!我立在香山寺阶前,眺望着西山,心想,……就是如此,一个龛又一个龛地,一个石窟又一个石窟地雕刻起来,积累了几百年的时间,表达了规模世所罕见的艺术气魄,表达了我国民族的世所罕见的艺术创造力!我深深地为我国古代艺术所达到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我立在香山寺阶前,很久很久。
1985年1月16日,整理于福州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