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经典散文·励志修身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说“白”(2/2)
    至于“血白流了”或“不能让……血白流”云云,多少年来人们慨乎言之,或痛切陈词,指天罚誓,或不胜其低回太息。这是因为历来人们认为社会的进步要付出代价,流血意谓牺牲生命,自然是最高的代价,付出最高代价的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然而人们常常感到不能尽如人意,甚至大失所望者,良以期望值太高了也。其实,任何的斗争特别是激化为暴力形式的斗争都不免于流血;但斗争的目的,无论哪一方都不在于流血——准确地说,不在于自己或自己一方流血,而是要保存自己,置对方于劣势。终于流血了,有所牺牲,其意义是牺牲个体,保存集体,牺牲局部,保存全局;这样血就没有白流。而流血倘足以警人醒世,就于物质的力量外又产生精神的影响,这样,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它的作用总有一定的限度。几十年来自觉地为一个理想而牺牲的千百万先驱的血,凝结成碑,结束了一个旧政权,建立了一个新政权,进行了若干社会变革,符合人民的利益,应该说英烈的血不是白流的。至于此后的社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其成其败,系于生者的努力、奋斗和牺牲。每一次成功时,当然应该缅怀前人,感谢他们开辟了道路;而遇到挫折或失败,当然愧对先行者,但没有理由说他们的血就白流了。他们完成了历史链条正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环节上的使命,他们的贡献不容抹煞,无论这种抹煞是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出之,还是似乎无限珍惜的样子。

    也有真正是白流了的血:那属于不是自觉地为一种理想和信念而牺牲,例如当了炮灰,当了替罪羊,或者自以为忠于理想和信念,却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实际是为盗名欺世的不仅无价值而且反是有害的东西效忠,呕心沥血,流血流汗,以至付出了自己本来可以有价值的,应该节省使用的鲜血和生命,例如历史上所谓用鲜血染红官老爷的顶子之类。

    根本上是一个价值观念问题。大自人“白活”不“白活”,血“白流”不“白流”,小至“不拿白不拿”、“不说白不说”,都值得从这个角度作一番分析。有一幅漫画《白书记》,说一位书记不但白吃而且白拿;居然有当地某书记质问这家报纸编辑部,加以指责。可见这位书记虽不姓“白”,对“白”字却也很敏感,而这种敏感并不是语言学方面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