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
邵燕祥(1933~),浙江萧山人。著有诗集、杂文集多种,散文集先后有《乱花浅草》、《旧时燕子》、《梦边说梦》等出版。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四日,夜车北上过武昌,渡江时云重天低,唯见桥下水隐约东去。回首黄鹤楼失之交臂,且俟后期。信岁月不居而江山有待也。
地忆曾来,桥怜再渡。江汉间三十年凡三游:一九五五年初采访大桥工程,履冰阶,下钻探船,自旦及晚,日月双悬始去,江面轰隆声入夜不息。年少乐观,乃有“到那时黄鹤归来不找黄鹤楼,美丽的鸟将落上美丽的桁梁”之句。时并叩访高庆赐师,承导游奥略楼,楼前合影留念。一九五七年六月下浣重来,大桥已合龙,登蛇山一眺江天,以诗喻此万里长江第一桥为九孔洞箫云云,羌不知山雨之既来,更不知将与庆赐先生同作屈活之人也。一九六三年冬,又到武汉三镇,任步黄鹤楼废址者屡,苟全性命于治世,恬然竟有自安意。而诗终无一句,盖已无乐无忧。似此境界,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何如耶?
天下之楼亦多矣,天下之登楼者亦众矣,天下之登楼者之吟咏亦不胜数矣。溯自王粲《登楼》,伤离乱也;“春日凝妆”,盼远人也。万方多难,花伤孤客之心;碧树西风,目断天涯之路。诗赋中忧乐百端,莫外乎此。若夫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则太白虽有孤帆远影之名篇,终不题诗黄鹄矶头;或谓范仲淹忧乐之语一出,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每思先哲风怀,辄内愧不已。
吾不知忧乐久,自省独有一忧,所忧吾非仲淹,不知仲淹之忧乐,复不知其所言天下之忧、天下之乐为何物,是何者堪忧而须先于天下,何者宜乐而须后于天下,亦难知矣。
夫天下之人万千,天下之忧乐殊途。忧生计者以存活为乐,忧衣食者以温饱为乐,饱汉难知饿汉之饥,衣褴褛、啜粥者安知锦衣美食者衷心之忧乐。酷吏贪官敲扑百姓、搜括泉财以为乐,不克残民以逞为忧,志士仁人方以人溺己溺为忧,救国救民为乐,异趣冰炭,岂可同日而语乎!万家忧乐,一如宝塔崇楼,层次不一,方向不同,一概而论,其不若与夏虫语冰、对老牛弹琴者几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