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为了拉动中国的家用电脑市场的增长,进而促进pentium处理器的销售,英特尔决定大力推动中国家用电脑市场的成长。在s(奔腾)的品牌影响力,使之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家用电脑的第一品牌。让他们在心目中把家用电脑和pentium划等号。建立家用电脑的渠道,让渠道更加贴近消费者。动员oem厂商和渠道降低价格,共同拉动市场。
策略及定位:一年一度(后来在某些城市演变为一年两次甚至三次)的城市电脑节的创意,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庙会,让消费者在电脑节上有知识可学、有电脑可买、有游戏可玩,就像逛庙会一样,改变他们以往“买电脑的痛苦经验”。同时,我们动员了内外部的资源配合这个活动。我们的外部资源包括当地政府、教育部门、渠道、pc厂商、软件厂商(英特尔是第一个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把软件厂商引入的)以及当地的媒体。在公关上,我们把活动塑造成“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尽量减少“促销”的色彩。
活动的要素:英特尔和当地政府共同主持电脑节(当然,主要角色还是由英特尔来承担),在前期公关和广告上下了一番功夫,宣传的重点是突出“这个城市最大的电脑节”,并且在1996年的时候,还是当时的第一个电脑节,我们成为了领跑者。我们希望让消费者了解,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可以买到便宜的电脑,并得到免费的电脑知识教育。
同时,我们要针对当地的电脑渠道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并讲解什么样的软、硬件更适合家庭消费者,提供教育软件的演示,让渠道对教育软件(家长们最关心的东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活动主要利用当地的电子一条街,而不再另外搭建场地。力求把这些电子一条街建成“没有屋顶的电脑购物中心”,成为消费者学习和购买电脑的理想场所。
在英特尔的内部,我们整合了绝大部分可以利用的跨部门的资源,来配合电脑节的举办,包括行销部门、渠道部门、oem销售部门、软件市场部等,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团队。
在投资回报率(roi)和量化的市场目标方面,我们主要考察销售数字、来访者及购买者、公关覆盖率、渠道数目及oem厂商数目,来评估活动的效益。
◆ 电脑小博士工作室
战略目标:赋予英特尔及奔腾品牌教育的内涵,并普及电脑知识,让父母亲和小孩了解电脑的功能,并让电脑成为小孩学习的工具之一。
活动要素:挑选符合公司身份的场地,吸引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在北京,我们选了中国最大的科学博物馆—北京科技博物馆;在上海,我们选了在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上海市少年宫。当时我们选择了这两个城市推广我们的活动。现在,在全国已经有9个城市拥有了电脑小博士实验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