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中,曾有过卡特尔的有钢铁(1962年-1964年、1965年-1966年、1971年-1973年、1975年-1977年卡特尔化)、汽车轮胎(1965年)、船舶制造(1979年-1982年)、照相机(1965年-1966年)和滚珠轴承(1956年-1966年)。但是,这些产业之所以具有竞争力是因为卡特尔还是与卡特尔无关?我们略微详细地研究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钢铁、汽车轮胎和照相机(摘要见附录b)。在钢铁业,卡特尔既没有因原材料而影响生产,也没有影响价格的稳定性。汽车轮胎业的所有卡特尔也没有达到限制竞争的预定目的。照相机业的大多数卡特尔是进出口卡特尔,其目标是阻止廉价的、低档的日本照相机的出口,却没有一个卡特尔对出口价格或出口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整体来看,在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很难找到卡特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只有相对很少的一部分曾建立卡特尔,但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原因,这些卡特尔并没有强大到足以有力限制竞争行为的程度。相反地,在日本不具竞争力的产业中卡特尔却很普遍。因此,合法的卡特尔不是竞争力的根源,它们实际上并不利于竞争力的形成。即将在第四章讨论的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个发现。
合作r&d与日本的竞争力
政府资助的合作r&d计划是日本政府模型的另一个得到广泛赞誉和仿效的重要措施。许多人相信r&d公会分散了r&d的固定成本,以在参与者之间分配任务的方式避免了浪费资源的重复研发。日本政府不仅组织这些项目、“鼓励”公司参与,还在融资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也许最为广泛赞誉的日本合作研究计划是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它的目的是帮助日本在半导体技术上赶超其他国家。这个计划于1975年到1985年实施,预算达1 300亿日元(以当时1美元兑换220日元的汇率计算,相当于5.91亿美元),包括了日本所有主要的半导体生产商。政府负担了22%的成本。这个计划开发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半导体生产技术,日本的半导体公司迅速获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这些事件被看做互为因果,而且人们普遍相信这个成功的故事只是许多成功故事中的一个。
其他国家仿效了“日本式的”合作研究。1984年在美国颁布了《国家合作研究法案》,放松了反垄断管制(还有许多其他措施),以鼓励建立合作投资的研究。半导体技术(sematech)是由美国14家半导体公司组成的联盟,于1987年建立,目的是联合开发半导体生产技术。1995年,sematech的总预算达到16亿美元,其中的半数是由美国政府提供的。1993年的《国家合作生产修正案》通过进一步放松反垄断法来鼓励生产中的合作。政府支持合作的努力最初在平面显示器、电动交通工具和计算机集成生产等产业发起。这些联合所得到的结果实际上是好坏混杂的。
在欧洲,协作的动力产生得更早、更强烈。为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所激励,数十亿美元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战略计划(esprit)在1984年启动,以提高欧洲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上的竞争力。从1985年至1999年,拥有26个成员的欧洲研究协调机构(eureca)已经发起了764个已经完成的和682个正在进行的从半导体到移动电话到生物技术的联合技术r&d项目。截至1999年,eureca下的累计投资达215亿美元,包括一项50亿美元的欧洲联合亚微型硅(jessi)半导体项目。在英国,于1983年开始的alvey计划旨在开发第五代计算机。这个计划有了113家公司、55所大学和工艺学校及5个国家实验室参加。政府和产业共同承担了4.7亿美元的预算。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公司在这些领域中的大部分取得的进展很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