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45爱惜物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45爱惜物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随着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滋生孩子们任意浪费的不良习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十分齐全,而且越来越追求高档化。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来得太容易,因而不知爱惜,常常出现东西旧了或不喜欢了,就换新的或买更好的;有的随意损坏了也不在乎。

    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现在的家境不错,在物质上能满足孩子就尽量满足,不必为了一些小物品的丢失、毁坏而对孩子训斥;也有一些过于宠爱孩子的家长认为,东西是为人服务的,只要孩子开心,破费些、浪费些算得了啥;更有家长自己就是大手大脚惯了,在家庭生活中浪费现象严重,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

    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浪费,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惜。尽管这些东西看起来微不足道,花不了多少钱,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青少年培养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有以下好处:

    ———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因为只有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成果的珍贵;只有意识到了劳动成果的珍贵,才能赞赏和热爱劳动的伟大。

    ———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节俭的习惯。虽然,孩子的年龄小的时候,浪费的东西毕竟有限,但如果家长因此而放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喜新厌旧等劣习都有可能有之而产生。相反,一个节俭的人,往往能心平气和地享受生活、热爱生命。

    5岁的汤尼聪明活泼,人见人爱。但有一个乱扔东西的坏习惯怎么也纠正不过来。他有很多玩具,但没有哪一种玩具在他手中能“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汤尼的兴趣渐渐转移到了阅读上。但是,他对待图书依旧很“残暴”,一本刚刚买回来的书,没过两天就面目全非。妈妈十分希望小汤尼能改掉这个习惯,但似乎无论说什么,小汤尼都听不进去。家里的物品依然在他的手下“难逃厄运”。

    一个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孩子,也必定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善良的孩子,在我们享受父母的关心和疼爱时,别忘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做一个爱惜物品,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的孩子吧。

    写给父母:

    家长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帮他们改正呢?我们有如下建议:

    1.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