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工作和生活的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工作的意义和激情
    “激情存在于一切伟大的探索之中,它是一切创造活动和工作的动力。”

    ——尤金·史密斯

    我身边有好几位同事是世界知名的管理学者,他们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组织管理中的各种现象,发表了无数学术论文,成为学界备受敬仰的人物。闲谈时,我问及他们如此持久的工作动力是什么,他们给我的答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对探索管理现象背后之原因的内在“激情”。是这种激情,使他们在获得终身教授职位之后不放松工作,依然勤勤恳恳地教学研究;是这种激情,使他们不论身处何地都会不弃不离地思考与他们教学研究有关的问题,写下给人启迪的文字;是这种激情,使他们不关注自己的成果可能带给自己的外在奖励,而专注于追求真理带给自己的内在满足。

    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激情,也许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和身心愉快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简单地说,一个厨师应该是对食物有无穷热爱的人,一个工程师应该是对机械原理入迷的人,一个财会师应该是对数字有亲切感受的人,一个医生应该是对每一个生命有终极关怀情怀的人,一个教师应该是对启迪心灵开发智慧有浓厚好奇心的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应该是对建筑、对空间设计、对人类居住环境有许多思考和独到视角的人,一个企业领导应该是对运作企业、对带领员工实现共同目标有执著追求的人。这不是说对食物兴趣不浓的个体不能成为厨师,不喜欢孩子的人不能成为老师。但是,要成为优秀的厨师,要对厨艺有所创举,并且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倦烹饪的工作,非热爱食物的个体不成。对自己工作有激情的人,不需要任何人监督,不需要任何人催促,他们自己就会情不自禁地去钻研自己的工作,改善自己的工作,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对于他们,工作如同享受,生命的意义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比尔·盖茨(bill gates)热爱电脑,在电脑还只是大学中的稀有机器时,他曾经有半夜时分在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系实验室独自使用两个小时的经历,那时他就想,如果每个人有一台归自己独自使用的电脑该多好,这于是成为他日后创办微软的原动力;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是个书迷,从小就喜欢躲在书店(elliot bay bookstore)的一角阅读各种书籍,创建亚马逊()便是他帮助其他书迷实现读书梦的激情来源。而正是这种激情,使他们在已经功成名就之后依然一如既往地工作不止。

    从管理者的角度,如何激发员工对工作的激情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许多管理学的研究表明,光用金钱激励的方法可能唤起员工的激情,但那常常是短暂的,不能持久,而且可能导致对金钱“上瘾”的后遗症。而让员工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唤起他们对工作价值的内在认同,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持久效果。比如,一家制药厂的销售人员,每天走家串户推销公司生产的药品,时间长了难免劳累也疲倦。如果销售的动力仅仅来自超额销售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奖金),那么总有一个时候人会产生“不为臭钱”干活的念头。但是,如果管理者在鼓励销售人员多多推销药品的时候少强调这种行为的外在报酬,而多强调这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那么,在销售员疲惫不堪的时候,他就不会去想自己可能在金钱上的损失,而更多地会去想如果不推销,可能对他人健康产生的影响。因为对他人健康的关注比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关注要崇高许多倍,而人是“追求崇高”的动物,他就有可能克服心理障碍而继续努力。

    诺和诺德制药厂就是这样帮助员工挖掘工作的意义的,他们只用三个简单的问题:

    (1)全中国有多少人患糖尿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