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毕业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No one told you life was gonna be this way
    张将来,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曾打算就职于(kpmg),后收到美国蓝德公司提供的全奖培训计划,故决定赴美。

    就在本文结稿的时候,我又意外地收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美国学校的offer。sigh,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没有人知道将来会是怎样。所以我对自己说,尽人事,知天命。

    no one told you life onna be this er也都是人阿,这几天连续面试还不都累趴下了,大家都是中国人,将心比心,谁不觉得母语听着爽,况且他们更重要的是看我们的思路和逻辑,于是决定用中文。我事先已经在板书上列好了大纲,自我感觉讲得比较清晰和有条理。整个过程结束后,经理把我们一个个叫到办公室里,进行隔离审问。

    二面完了,我拿到了传说中的订书机。

    kpmg几乎给了所有申请者笔试的机会。笔试由两部分组成,中文的数学和英文的阅读理解。kp招聘开始得比其他几家晚,但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通知一面。一面中,觉得自己有以下一些亮点:比较流利地回答出一些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强调在香港大学做交流学生的有趣经历;突出自己优异的本科成绩;在回答不保研的时候,说明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当被问到下个学期有多少课时,心领神会,表明自己非常愿意来实习,显得smart(机智)。回答得不够好的,比如为什么放弃专业来做审计,虽然有所准备,但总觉得不够有说服力。最后我还问了一个比较笨的问题:当时您大学毕业的时候,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 为什么选择做审计,她可能认为涉及个人,说“it is not your business(不管你的事)”,我当时甚是尴尬,其实我也只是想请教一下过来人的经验而已。 最后一轮时见到的合伙人可能是我见到过的最tough(难对付)的面试官了。他是香港人,所以整个面试用英文进行。怎么说我也在香港呆了半年,可愣是没法适应他的香港英语,于是不断地说“pardon”, 靠着个别关键词来猜意思。最难受的是,无论我说的是什么话题,从西贡的海鲜到蓝桂坊的酒吧,从周星星他姐到李超人他妈,他都自始自终没有任何表情,搞得现场整个气氛异常压抑,问的问题也都很尖锐。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肯定没戏了,没想到后来还是给了我offer。后来才从同学那边听到所谓“压力面试”一说。

    在这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每天几乎都是笔试、面试、准备笔试、准备面试中度过的。每天强打着精神,穿梭于人群,上下于公车和地铁,往返于学校与东城的商务区,强颜欢笑去面对那些hr, manager, partner。然后拖着一身疲倦回来,路上还一直不断地回想面试的得失,以至于经常坐车坐过了站。偶尔抬起头,看见车窗上自己的倒影,真的很怀疑那个憔悴的面容竟然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